北京卷
在课堂上,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随后,他拿出一个装满石块的玻璃广口瓶,放在讲台上,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答:“满了!”“真的?”老师从桌下拿出一小桶沙子,慢慢倒进去,填满石块的间隙。“满了吗?”学生若有所思。老师又拿过一壶水倒了进去,直到水面与瓶口持平。“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老师问道。课堂活跃起来。
一个学生说:“很多事情看起来达到了极限,实际上还存在很大空间。”
一个学生说:“顺序很重要,先放这桶沙子,有些石块肯定就放不进去了。”
一个学生说:“对,得先放石块。有些分量重的东西就得优先安排。”
一个学生说:“也不一定,先放沙子和水就一定不行么?”
……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xxxxxxxxxxxxxxx看到这个题目,安如山想笑。但笑过后,还是写一文,名曰:没有意义的【“满”与“没满”】文/安如山成稿于2008年6月13日看了这个材料和这个题目,我竟一时不知所措,看不懂材料想反映什么内容和思想,看了好一会儿才想起这个有点哲理化的题目没有意义的《“满”和“没满”》。注:字符防过滤请用汉字输入e擺渡壹下即可观看最新章節
一个玻璃杯子的空间是固定的,一块石头的外形不可能和玻璃杯子的空间重合,因此,这块石头放进杯子,总要留下一定的缝隙,便还可以在缝隙里挤进一些沙子。这个时候的老师问玻璃杯子有没有“满”纯属有病式思维。
更可气的是,在这个时候,竟然还有一个学生自作聪明地回答:“没满,还可以放进沙子。”安如山怀疑这个学生肯定事先与无病也呻.吟的这个儒腐的老先生有过通谋,他怎么知道还可以放沙子,这个老先生也就照他说的去放沙子,为什么他在这个时候不放水呢?因为这个时候是明的没满。所有的同学都透过玻璃看到了有间隙,就这个同学知道还可以放沙子,不是放水和其他。所以,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都要擦亮眼睛,不要被一些玩手段的人钻了空子,不要被一些表面的东西蒙蔽了眼睛。
玻璃杯子里被安排好放进沙子后,这个无耻的老师又一次问杯子里“满没满”,材料还无耻地说,我们都说“满”了,只有一个男同学说“没满”。
写这个材料的人真可笑,我们今天都是来参加国家选拔人才的全国统一高考的,我们都是有知识的现代高中毕业生,不可能连这样的物理化学常识也不知道,固体的排列中存在间隙,一切液体都还可以进入。材料还不知耻地说我们只有一个男同学知道还可以加入水。我说写材料的人你是严重的“脑残”。我严重地告诉你这个傻b,在这个时候,无论是什么流体都还可以放进去,不仅仅是水。
那个男同学答了还可以放水后,你这个儒腐的老先生还厚着脸皮笑了。你为什么笑,我们都心知肚明。因为这个愚蠢的男同学说的正中你的下怀,他跟你走了同一条愚蠢的路线,所以你暗暗高兴。殊不知你们在一群眼睛明亮的群众面前下暗招,建同盟是多么的可耻!
试问老先生,我们不知道你问的“满”与“没满”的意义是什么。你认为玻璃怀子在没放进石头之前是空的,而我们认为那个时候也是“满”的。因为杯子里装满了空气。我们当时都在心里暗笑你这个大傻冒,竟认为杯子是空的。我们都一致认为,你只配教语文,只配在这儿无病呻.吟,你不配讲授哲学,你不知道“有”与“无”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体的道理,这叫“有”中有“无”,“无”中亦有“有”的哲理,这也叫“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的基本道理。真是滑稽,您说说在这个时候问“满”与“没满”的问题,难道有这个必要吗?
更可笑的是,玻璃杯子里放入水后,竟然你就认为这个杯子已经是“满”的了。这更见证了您的愚昧不堪。稍微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时的玻璃杯子仍然没满。不然的话,你回家去认真再同样做一个实验,这时的杯子里还可以加入可以溶解的物质,例如氯化纳、硫酸铜。氯化纳可以以带一个正电荷的纳离子和带一个负电荷的氯离子的方式存在于水分子的间隙中。连这个你都不知道,你还配在这儿出题目来考我们,真是无耻至极。
敬爱的出题先生,我还告诉你,这个玻璃杯子里放进适量的氯化纳后,仍然没有“满”,也永远没有“满”的时候。第一,物质都是运动的,这个玻璃杯子的空间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因此,这个玻璃杯子的体积是随时变化的,而不是固定的。第二,从这个玻璃杯子放在大自然中开始的那一刻起,这个玻璃杯子就处在太阳光能的照射下并处于水分不断蒸发的过程之中。因此,这只玻璃杯子随时都因为水分不断蒸发而处于“没满”的状况。第三,一个玻璃杯子那怕在仅仅是装入溶液在真空无任何外来因素干扰的条件下,也永远不可能“完全满”。因为我们这个社会没有绝对的事物,玻璃杯子的边口,不可能绝对的整齐,这就是有名的“木桶理论”。“水满自溢”,一个玻璃杯子存在理论上的“缺口”,哪能“满”呢?
您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