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诞,字仲将,曹魏时人,京都地区人,太仆的儿子,为官任到侍中。

韦诞师张芝,兼学邯郸淳的书法。

他能书各种书法,尤其精通题署匾额。

魏明帝筑成凌云台,诏令韦诞题台名,有一点写得上下的位置不得当,因此,将韦诞用粗绳系身吊到台上悬放匾额的地方,就地点正。

韦诞感到很危险,恐惧异常。

事后他告诫子孙,再不要习练大字楷法。

袁昂说:“韦诞的书法如龙拿虎据、剑拔弩张。”

张茂先说:“京都地区的韦诞、韦诞的儿子韦熊、颍川钟繇、钟繇的儿子钟会,都擅长隶书。”

魏明帝青龙年间,洛阳、许昌、邺三都,宫殿,亭观刚刚落成。

明帝传下诏书,命令韦诞题署匾额,做为永久的法度。

发给他御用的笔墨,他都不使用。

启奏明帝说:“蔡邕认为自己能书,兼收斯、喜的书法精妙,不是细绢不随便下笔。这就是想做好一件事,必须先准备好做这件事情的用品,工具。如果发给我张芝制的笔,左伯制的纸,和臣下自己制的墨,再加上臣下握笔的手,我就可以姿意书写一丈那么大的字,也可以在方寸小的地方写下千言小字。然而写出的文字的精妙程度,完全可以跟索靖相比美。”

韦诞死于魏齐王嘉平五年,享年七十五岁。

韦诞书写隶书、章草、飞白笔法精妙,也能书小篆。

他的哥哥韦康也工习书法。

他的儿子韦熊也擅长书法。

当时人们说:名书法家的儿子,不会有第二种事业的。

世人都赞美他们父子。

又有一种说法:“魏明帝修造成凌云台后,错误地先将匾额钉上,而没有题写“凌云台”三个字。

发现后,用一只大笼盛着韦诞,再用辘轳将笼吊上楼顶匾额处,让他在上面题写匾额,离地面有二十多丈高。

韦诞惊惧万分地题写完匾额,回到家里后,告诫他的儿、孙们,从此之后不要

再练**楷。

【原文】魏韦诞字仲将,京兆人,太仆之子,官至侍中。伏膺于张伯英,兼邯郸淳之法。诸书并善,题署尤精。明帝凌云台初成,令仲将题榜。高下异好,宜就点正之。因危惧,以戒子孙,无为大字楷法。袁昂云:“如龙拿虎据,剑拔弩张。”张茂先云:“京兆韦诞、诞子熊、颍川钟繇、繇子会、并善隶书。”初、青龙中,洛阳许邺三都,宫观始就。诏令仲将大为题署,以为永制。给御笔墨,皆不任用。因奏:“蔡邕自矜能书,兼斯、喜之法,非绔素不妄下笔。夫欲善其事,必利其器。若用张芝笔、左伯纸、及臣墨,兼此三者,又得臣手,然后可以逞径丈之势,方寸千言。然草迹之妙,亚乎索靖也。”嘉平五年卒,年七十五。仲将八分、隶书、章草、飞白入妙,小篆入能。兄康字元将。工书。子熊字少李(明抄本李作季。)亦善书。时人云,名父之子,克有二事。世所美焉。(出《书断》)

又云,魏明帝凌云台成,误先订榜,未题署。以笼成诞,辘轳长絙引上,使就榜题。去地二十五丈,诞危惧,诫子孙,绝此楷法。(出《书法录》)

签到功能上线啦!累积签到次数就能兑换神秘大礼,点此签到!


状态提示:韦诞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