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汉骑军>第二百四十四章 三线作战
的量绝不会减少。二,一次性支付汉帝国五百万金币的损失费。

汉帝国的君臣商议之后,也同意了。他们知道要罗马人停止养蚕是不可能的,既然他们已经保证了进口量,又给了帝国一个台阶下,那么也没有必要把他们逼到绝路上去。就这样,双方签署了一份协定,战争阴云才消散。

从那以后,那个罗马商人用性命换来的产业在拜占庭城蓬勃的发展起来。拜占庭城成了汉帝国本土外世界上最大的养蚕、制丝地。这里出产的丝织品,占欧洲总需求的一半,另一半则还是控制在汉商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拜占庭城的人口越来越多,城市也不断地向外扩展。到了两百多年后的今天,它成了罗马国内的第二大城市。

罗马人也知道这块肥肉会让别国眼热,也逐渐重视起它的防御。罗马人在亚细亚一直驻有一支五万人的军队,大部分就部署在拜占庭城附近。并且罗马人还专门成立了一支舰队,来保护这个位于黑海出海口的城市。

单于国要得到拜占庭城,不仅要在陆地上打败罗马人,在海上也要打败他们。正是因此,单于王在想打开亚细亚路上门户的同时,也同时派出本国舰队从海上发起进攻。

不过他的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三万单于军队在进入色雷斯的第四天就遭遇同等数量罗马军团的迎头痛击。此战单于人有一万六千人阵亡,不少于一万人被俘,只有数千人逃回达西亚。

不甘心失败的单于王再次派遣了六万人进入色雷斯,结果又吃了败仗,损失了一半以上的人马。两次失败之后,单于王非但没有总结教训,反而恼羞成怒斩杀了数位将军后,亲率十五万人第三次杀入色雷斯。

第三次色雷斯之战,首先是以海战开始。罗马舰队与单于舰队在黑海上展开搏杀,其结果令人瞠目结舌,经过一天的战斗,单于国由一百二十艘战舰组成的舰队,被不足五十艘的罗马舰队几乎全歼,最后只有三十余艘逃离战场。

这个消息在行军途中的单于王并不知道,一路催赶着军队向色雷斯而来。他满怀信心,这次一定能打败罗马人。这次在单于军进入色雷斯的第三天,罗马军团便迎了上来。

这时的罗马军队已达到了九万人,双方进行了两天的会战,结果单于军仍比罗马人损失惨重。单于王虽没有被罗马人赶出色雷斯,但也只能据守在营垒中不敢再战,只能等待从国内再派援军来。

罗马人虽取得了会战的胜利,可凭借现有的兵力无法全歼单于军,也只能在其营垒外安营对峙,并加紧从各地调集军队。于是,北方战线陷入交织状态。

在非洲的南方战区,本来苏丹人已做好准备迎战第二批到来的罗马远征军,可是他们却失望了。罗马远征军虽然到了非洲,却一直驻扎在埃及行省内按兵不动,连庭巴克境内也没进入。

罗马人的举动令苏丹君臣疑惑不已,诱敌深入围而歼之的战术也无法再用。苏丹人也知道,只有野战才有可能打败罗马人,如果主动进攻由大批罗马正规军驻守的城池、要塞,是绝没有半点希望成功。罗马人不功,苏丹人也只好等着。

罗马人不进攻,是在执行卢古鲁斯计划。在两个月中,罗马人接连派遣了数个使节团前往马里国,每次皆是大张旗鼓的从埃及动身。马里王无意帮助罗马人,也不想加入到这场战争中去。可也不愿意得罪罗马人,于是罗马使节也表现的十分恭敬。

令马里王困惑的是,罗马使节来并没有大事与他们商量,只是转达一些罗马皇帝或是罗马元老、执政官等人的问候,再或者是为马里王族成员祝寿为名。

苏丹王在得知罗马人使节被接二连三的派出马里国,不禁起了疑心。他派人前去询问,外公给出的答案,却令他更加的怀疑。他绝不相信,罗马人只是为了这些事派使节千里迢迢的到马里国去。他得出的结论,只能是外公在撒谎。

罗马人的这个离间计很成功,疑心大作的苏丹王,把半数的军队派到靠近马里国的地区。他的本意是以防万一,不料这个举动让马里王非常惊慌。外孙突然派大兵压境,派人去询问,对方吱吱唔唔不肯明讲。

于是,马里王也为了防止意外,立即调动本国军队往边境集中。这样一来,更加刺激了苏丹王,他把北面交给一个将军指挥,自己亲自赶到苏马边境,准备指挥这里的战斗。

罗马人见他们祖孙俩摩拳擦掌,大战一触即发,不禁得意的大笑起来。这样,罗马人的南方战线也暂时无忧。

相比之下,东方战线最为不妙。为了亚细亚、叙利亚以及巴勒斯坦行省的安全,罗马人把东部各省的军队,都集中到上诉地区,其余的各地几乎失去防御力量。因此,鲜卑人的运气比单于人和苏丹人好了太多。

开战之后,鲜卑军顺利的拿下了亚美尼亚。今年一月,又出兵美索不达米亚,战事也进展的十分顺利,眼看着二月便能夺取全境。

这时,鲜卑朝廷上下开始商议下一步计划。一部分朝臣建议,不必按照同盟的划分地区出兵,应乘着罗马人拖住单于的机会,部队西进夺取亚细亚,占领拜占庭城。这个建议令老单于动了心思,拜占庭也是他梦寐以求想得到的地方,现在机会就摆在眼前,如果说不动心那是假的。

可是他也不能不考虑,一旦西进单于国和苏丹国会有什么反应。特别是单于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四章 三线作战--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