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汉骑军>第八十章 同乐驾崩

第八十章同乐驾崩

汉元797年7月10日,汉帝国宁州西江地区,在经过连月的大雨过后,洪水泛滥成灾。 [游梧州段决口,江水改道向南奔涌而去。泛滥的洪水流量,为西江正常水量的750倍以上。咆哮奔腾的洪水如下山的猛兽,所到之处人畜皆被吞噬殆尽。百年难遇的洪灾造成了至少数万人直接丧生,还有十余万幸存者流离失所。

在同一天里,汉帝国西部的益州、云州、雍州、番州的一部分地区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天昏地暗、山崩地裂,无数的房屋被毁,无数的人在瞬间失去了性命。地震之后,数州内至少二三十万人无家可回。

也是在这一天,汉帝国北方的北州、玄州、滨海州的人,看到了一幕终身难以忘怀的场面。午后的天空突然变得一片暗红色,仿佛天空在燃烧一般。随后不久,大量拖着火尾的流星从天空划过,像是降落了一场火雨。火雨朝着更北方的地区落去,虽然没有直接造成人员伤亡,但看到此情此景的人们,都以为老天爷发怒了要惩罚众生。惊恐之下,众人都携家带口、四散逃难。

一场场看似孤立的灾难,似乎预示着更大的灾祸即将降临。不久之后,重大的变故果然来了。因为,这一天,汉帝国历史上的第三十七位皇帝龙驭归天了。

汉元797年7月10日下午3点,同乐皇帝于上都城养徳斋寝宫内驾崩了,享年四十一岁。同乐帝自汉元773年登基至今共在位24年,在位时间在所有大汉皇帝中属于中等。

同乐帝性格刚烈,好强,对待臣子既严厉又不失宽厚。在位的24年里,他凡事亲历亲为、兢兢业业,其勤勉的作风在圣祖以后的皇帝中当数第一,甚至从大汉国开创以来算起,他也算得上是个勤勉的好皇帝。

同时,他也是汉帝国历史上嫔妃最少的皇帝。自登基以来,除皇后以外被他册封过的嫔妃只有六人,偶尔宠幸过的后宫侍妃,也不超过百人。与前汉的武帝相比,他简直算得上清心寡欲的圣人。而且他的功绩也不比武帝差,他也是汉帝国历史上,少有几个出动出兵攻打外国,并夺下外国国都的皇帝。

不过,同乐在位的这24年,也是大汉国自圣祖开创新汉以来最艰苦的24年。在这24年里,同乐帝几乎没有舒舒服服地睡过多少安稳觉,灾难和叛乱此起彼伏,从没有消停过。大多数大汉国人都明白,如果不是同乐亲政勤勉,大汉国可能早就四分五裂了。

现在,这位汉帝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终于走完了其鞠躬尽瘁的一生。他的死,引起了汉帝国臣民们的莫名恐慌。尤其是在上都城的人,从他驾崩的那天起,就陷入混乱之中。

汉元797年7月10日一早,同乐帝病情危急,内阁大臣和在京的主要世袭家族的家主们都到养徳斋寝宫探望,朝中四品以上的官员也汇集到永和殿外静等消息。

下午3点后,哭声最先从养徳斋寝宫响起,首先传到了永和殿。文武百官们都明白皇帝驾崩了,于是捶胸顿足、怆然落泪。不到下午4点,整个上都城都的人都知道了这一噩耗,哭的哭,嚎的嚎,仿佛世界末日已经来临。

有的人是真心哀痛失去了一位好皇帝,有的是为了表演给别人看,有的是为了随大流洒几滴泪,更多的是忧虑即将会出现的动荡局势。( 骚乱,已经让大家担惊受怕了一场,同乐之死或将引发更大的骚乱。

果然不出所料,同乐刚刚驾崩,养徳斋掌印太监杜衡便拿出传说中的那份诏书,向在养徳斋的内阁大臣和世袭家主们宣读起来。诏书的内容也与传说的一样,传位五皇子福常。

本来跪领接旨的太子党人,听到这个消息后立马鼓噪起来。其中东王刘耀更是起身质问杜衡,大有一副要追究杜衡伪造诏书之罪。杜衡也毫不畏惧,一口咬定诏书是同乐帝所立。

两人争执了一番后,都把目光转向了太尉杨坚。在这个关键时刻,杨坚朝着手执诏书的杜衡三拜,言道:“臣遵旨。”

太尉表明了态度后,内阁大臣虞士基、宇文苞、冼孜,世袭家主卫公陆晴、鄂公庞颜等人,也都磕头领旨。东王刘耀见状愤然离去,刘昉、薛胄、曹臻,卢公卢悦、晋公郭凯之等人也随之拂袖而去。

离去的大臣和家主们,在东王府集中,共商对策。东王的首席家臣唐浩明建议道:“主公,为今之计只有除去杨坚、虞士基两人,才能使朝局得以平复。属下建议先下手为强,现在就集中城内忠于我们的护军缉拿杨坚、虞士基等人。”

刘昉、卢悦等人皆赞同,内阁大臣薛胄却反对道:“京畿三护军将领中,誓死效忠太子的只占了三分,三分是站在杨坚一边,剩下的都随高颖、贺若弼等人倒台。就单算兵力,也是五五之分,一旦用强缉拿杨坚、虞士基必然会引发战事。依下官之见,还是用计将杨坚骗来,然后杀之。只要杨坚一死,虞士基之徒不足为惧!”

东王微微点头,似乎同意这个建议。但曹臻又反对道:“不可!杨坚只是轻信了伪诏。依下官之见,还是对他多加劝说,说不定此事还有回旋的余地。一旦我们刺杀了杨坚,对方就找到了适当的理由,并会以此为由向各地家主和军团发出征讨令来讨伐我们,形势会变得对我们不利。”

东王家臣唐浩明此刻正在心里埋怨主子。前几日,如果东王肯听他的劝告,暂时不要急着除去高颖、贺若弼等人,现在无论是在内阁


状态提示:第八十章 同乐驾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