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科幻未来>儒术王座>第七十三章 虽千万人,他来了!

姜仲醍醐灌顶的那一摔不全是因为冥冥中那种神秘牵连的崩断刺痛了肝胆所致,还与他近日连续苦思陈军动向有关。当他向梁帝提出的“五策”逐一应验之后,陈国已沦为众矢之的,连暗地里的盟国姜国都不得不遣使去陈国传达姜帝的愤慨,至于三强国之外的其他小国更是悄然缔结了互助盟约,各种形式的援助已经纷纷抵达梁国。

因此按道理说,如今的陈国正处于一种极大的压力之中,侵梁之举也应该缓下来了,但姜仲从这几日得到的锦城军报来看,陈国没有任何要撤军的意思,反而攻城之势愈急。关于这点,姜仲的判断是陈帝应该是给了陈道略一个时限,命他在这个时限内必须拿下庐州,完成灭梁大计,不论成功与否,逾期必须撤军回陈,这也是姜仲感叹再撑半个月就能获胜的原因。

但,姜仲忽略了一点,那就是陈道略在看到大势已去之后,会做出怎样疯狂残忍的举动来为这次侵梁画上句号,陈道略不会是那种甘于铩羽而归的人,即便是陈帝没有明旨,他也不会就那样无功而返,成为他人笑柄,堕了“人屠”威名,他一定会做一些让梁国刻骨铭心,让自己不至于完全失掉颜面的事情,而单单屠城显然是不够的,毕竟对陈人屠来说,屠城这种小事跟家常便饭一样,没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他要做一件能在历史上留名的大事。

于是陈道略不惜以自己的大将孙放达为诱饵,也要将梁国上将石当关、梁国未来的名将王伯约诱杀。

毫无疑问,他的计划是成功的,在落石谷一战中,虽然他的大将孙放达被石当关一锤砸成了废人,但是他最终亲手斩下了石当关的人头,还捎带杀了梁国一个潜质不错的年轻将领及一位慷慨豪迈的剑客,虽然王伯约的逃走成为此次伏杀的遗憾,但他完全有自信可凭借剩下的十万精兵完成对王伯约的诛杀。

一位知命境界、战力巅峰、久经沙场、用兵如神、战功赫赫的大国元帅手握十万强兵,立志杀一个小国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将,那么那位小将的命运基本就已经注定了。

姜仲便是跌下马的那一刻猛然想清楚这一切,虽然有些晚了。

姜仲回到范府跟杨灵瑶告别之后,又去梨香园跟范老太爷谈了一会,最后找飞凰公主去借红狮,不过飞凰公主无论如何要随他一起去锦城,姜仲想了想,答应了。

因此当红玉公主赶到范府时,姜仲和飞凰公主已经走了有一段时间,她来不及跟范宝通多说,立即返回王宫,向梁帝请旨,要率一队金甲营去锦城,梁帝当然不准:“太傅此举已然有些胡闹,你还要跟着他一起发疯吗?”

梁帝与群臣得知姜仲要去刺杀陈道略时,皆感震惊,不过随后不免又对姜仲这种率性而为、未先请示圣旨的做法感到一些不满,虽然这次抗陈之战,大多数策略都是出自陈太傅之手,但每次都要经过梁帝的首肯才能践行,这次他居然完全自行其是,梁帝心中自然会有种他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错觉,这种帝王心思,也是微妙。

“陈道略若死,梁国之围便随之而解了。”

梁红玉试着从大局的角度劝服父王,不过梁帝因石当关之死受了极大震动,不可能答应红玉所请,道:“须知庐州城才是干系所在,如今最了解庐州城防的只有你与陈太傅,他自去了,你不能再离开,朕不会答应,王儿不必再请了。”

梁红玉明白父王的意思,也知道父王所言句句属实,但当她一想到陈人中是去刺杀那个恶名昭著、残暴不仁的陈人屠,就忍不住一阵心惊胆战,这种心情,前所未有。

便在这种忧心忡忡的焦躁之中,锦城很快传来第二份急报,这一份军报带来的却是好消息:锦城太守马承忠、大将军何中行巧施诈降之计,将五万陈军引入锦城,随后联合黄台、庆阳、乐宁及上阴、九安两城残兵对陈军进行围杀,五万陈军全军覆没!

梁帝及朝臣听到这个消息,心情总算好转,一定程度地冲淡了石大将军战死殉国的阴霾。

梁红玉却开心不起来,守卫庐州城的梁兵也开心不起来,当玄麟太子和红玉公主去庐州城头巡防的时候,三位年轻的将军跪在他们二人面前,神情悲切至极,恳请太子与公主放他们去锦城,杀陈道略为石将军报仇。

红玉公主知道这三位将军全是石当关的部将,曾追随石将军参加了与魔族的狼山之役,刀山火海中锤炼出来的爱戴之情、同袍之义,是何等样的刻骨铭心、山高海深,除了他们三位,无人能够体会更多。

红玉公主道:“三位将军身负守卫庐州重任,怎能便离?不妨说与三位将军所知,太子殿下与本宫已经秘密派太傅去了锦城,相信不久之后,另有捷报传回。”

三位将军道:“陈太傅去了锦城?”

“正是。”

三位将军原本就是悲伤过剧,无法自处,才一时冲动去求太子与公主放他们去锦城,实际上他们心知肚明,此时根本无法离开庐州,而且石将军临行前,也告诫过他们,必要守住大梁这最后一道防线。

即便如此,当他们得知那位神机妙算的陈太傅毅然去了锦城,去为大将军报仇雪恨,心中就难以抑制的热血上涌,对陈太傅的钦佩也更多了一层。

不过这些想法念头是无法持续许久的,等到他们稍微冷静下来之后,就会想明白,如今便是放眼整个大陆,能杀得了陈道略的人也是寥寥


状态提示:第七十三章 虽千万人,他来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