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一夜时间,就告别了温暖的金秋,迎来了北风呼啸的寒冬。人们换下轻便的秋装,穿上厚厚地冬装,个个都跟笨熊一样,行动极为不便。
清宁宫内早早的就烧起了地龙,整个大殿温暖如春,以至于林月音除非必要,都不会出殿门一步。
今年老天开眼,风调雨顺,没有天灾没有人祸,边关也很平静。就连这个冬天,也没听说哪里遭了雪灾需要赈灾的。天下太平,朝堂上的事情自然就少了许多,孝昌帝也随之清闲下来。孝昌帝一清闲,那注意力自然就转移到了后宫。
先是叫来几个皇子考校功课,不出意外,二皇子刘洗拔得头筹。孝昌帝夸赞了一番,又奖励了一个笔筒。笔筒不贵重,难得的是孝昌帝的常用物件,这份体面才是让人羡慕嫉妒恨的。
四皇子和五皇子对于二皇子刘洗虽然嫉妒,却并不嫉恨。反观太子刘湛,几乎变了脸色,拳头一会松一会紧,好不容易才将暴躁的性子压制下去。
孝昌帝似乎对此视而不见,他只是有些失望的瞥了眼太子。太子刘湛的学问不差,可是以他的身份,加上二皇子刘洗的衬托,就显得极为普通,实在是当不起孝昌帝违心的夸奖。更让孝昌帝不满的是,太子刘湛心胸狭窄。二皇子刘洗拔得头筹,身为兄弟理应上前恭贺,就算是虚情假意好歹也在帝王面前表达了兄友弟恭。可是太子刘湛并没有上前恭贺刘洗,只是站在一旁冷眼旁观,甚至还会出言讥讽。
心胸如此狭窄,实在不是一个上位者该有的样子。身为男子,身为上位者,可以短视,可以急躁,可以骄傲,可以纨绔,可以才能平庸,甚至可以作奸犯科,唯独不能心胸狭窄。心胸狭窄之人,就算有天大的抱负和才华,最终也不过是一场笑话而已。
孝昌帝暗自叹气,却并没有出言斥责太子刘湛。不仅没有斥责,还勉励了他几句,只希望太子刘湛能够听进去。
对于孝昌帝的话,太子刘湛是左耳进右耳出。只等出了思政殿,就冷言冷语的冲二皇子刘洗而去。二皇子刘洗表现得很君子,做足了长兄的样子,丝毫不在意太子刘湛的态度,如此言行自然赢得了众人的称赞。将太子刘湛衬托得越发心胸狭窄,难当大任。
太子刘湛异常恼怒,兄弟二人不欢而散。四皇子和五皇子见好戏唱完,左右看看,最后各自散去。
康福将这一幕原原本本的禀报给孝昌帝知晓。
孝昌帝听了后,好半天才说道:“次子难当大任啊!”
康福低眉顺眼,事关皇储,他可不敢随意开口。无论说什么,那都是罪。
孝昌帝叹气,明眼人都看得出孝昌帝眼中的失望之色,可是孝昌帝并没有对太子刘湛的言行有过多的表示。不仅如此,以往在人前还会对太子刘湛多加维护。
皇宫没有秘密,再说太子刘湛同二皇子刘洗之间的争论并不隐秘,于是此事很快在后宫和朝堂传扬开来。
萧修媛很得意,跑到寿宁宫替自己儿子请功,“母后,不是我自夸,几个皇子里面,还是咱们二皇子最为出色。就连朝中大儒都说他学问好,性子谦虚谨慎。在六部观政近一年,六部堂官们也对他极为满意。反观太子,学问平常,于政事上也无丝毫独特的见解,只会人云亦云。就因为他生来是嫡子,天生就比咱们二皇子高贵,想一想真不服气。”
萧太后呵呵一笑,“不服气是对的。你且看着吧,朝堂上该变天了。”
萧修媛顿时激动起来,“母后,可是咱们萧家要动作了。”
萧太后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这些事情同你说了,你也不懂。你身边的人口风不密,哀家岂能容你坏事。所以你还是继续安分守己,二皇子的事情自有哀家和萧家替他打算。”
萧修媛有些不甘心,“母后,我毕竟是二皇子的生母,他的事情我岂能不关心。母后就行行好,同我说说,好歹让我有个准备。”
萧太后犹豫了一下,“经过这一年的观政,二皇子同太子之间的差距,朝臣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加之贾家逐渐衰弱,太子却不长进,皇后那里只怕也是有心无力。这个时候只需有人站出来带头一呼,只怕朝中就会生出废太子的风声。不过此事重大,不可操之过急,加之陛下疑心重,这个时候若是漏出废太子的风声,难免引起陛下猜忌,最后得不偿失。所以咱们要戒急戒躁,最好的办法是让二皇子继续表现,同时坐视太子不停犯错。等到陛下对太子忍无可忍的时候,便是水到渠成之时。届时无需萧家出面,自会有人主动站出来请陛下废太子。”
萧太后喝了一口茶,见萧修媛若有所思,于是继续说道:“所以你需要继续安分守己,切不可闹出是非来给二皇子抹黑,让陛下恨屋及乌。更不可张狂得将这番心思表现出来。有的事情可以做却不可以说,你啊,坏事就坏在一张嘴巴上。”
萧修媛尴尬一笑,她也知道自己的脾气,一急躁起来,什么话都敢往外冒。以前她掌管后宫权柄,所有人都要看她脸色,那时候自然没事。如今她落难,为了不牵连二皇子,再大的委屈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万万不敢再像以前一样跋扈嚣张。
“母后的意思我都明白。你看我现在,哪有往日的风光。安分守己四个字,我可是半点没打折扣。”萧修媛有些委屈的说道。想想这半年多来过的日子,还真是心酸。
萧太后拍拍她的手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