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智能工厂>第三百二十四章 记者会谈

第三百二十四章记者会谈

1931年的二月中旬,在广州的华联政府议会偏厅内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记者招待会,这是自从李万盛上台成为这片地区政权的元首以来,第一次公开向全区的人民,以及向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新闻媒介公开发表华联的施政报告傲慢与偏见之英格兰玫瑰。

为了彰显自己的政治开明理念,李万盛把横跨数省的华联领地治下的区域内部,列举了政治、民生、军事、教育、工业、商业等等各个领域的成就和现状,做一次完全的汇报总结,并在记者招待会,就一些人们感兴趣的问题做出解答。

可以说,这样的一种公开展现自己形象和实力的举动,可谓光明正大。

自从赤化理念传入中国开始,北洋军阀尚且还看顾着的面子上的民主议会制度如今已是荡然无存,军阀割据混战不休的搅扰乱腾更是纷扰这片土地数十年。

哪怕是目前的中央政府都没有能够如此堂而皇之面对世人,不管这一次说得是不是大实话,至少这种政治态度就非常值得称赞。

春节刚过,喜庆的气氛还缭绕着这里,虽然实行了以权限值为标准的配给制,普通民众的生活却并没有遭受太大的影响。

粮食的供应依旧是比较宽裕,真正受打击的是那些想要将华联的廉价粮食转售到其他势力范围的投机商人。儒家学者对商人的评价,可真是一点都没有偏颇,为了应对越来越猖獗的粮食与军火走私,权限值才成了必须的国策。

不然很有可能重现数百年前的悲剧,如同晋商因为利益和政治述求,成为了建奴入关的带路党以及军事物资供应商。好好的一个大明帝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就是毁在了这样一群无良的商人手里。

华联从原本的重商主义,到现在的严格行政管理和全社会的产业整合,可谓是让许多人大跌眼镜。

而对于这次记者招待会,各类奇怪的猜测也是纷纷出炉,感兴趣的人更是蜂拥而至。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几十个国家的媒体代表几乎挤破了这里的门槛,整个广州城都沉浸在沸腾与喧哗之中

在议会偏厅召开的政府工作报告是可以有指定的新闻媒体进行跟踪报道的,但涉及到绝对机密的东西那就绝不可能公开发表。而后为了安全起见,所谓的记者招会,其实有资格参加的人也都是经过筛淹指定的。

此时的中国,本身的有名报纸电台就不少于四五十家,若加上各国在这里的驻办机构的采访人员,那即使仅仅能来一半的人,都有一百五十人以上

获得进入资格的各路人士无疑都经过精挑细选,不是知名记者和有分量的媒体,是无缘进入的,那些人的身份也都经过严格把关验证,不能让心怀不轨的家伙们混进去。

因为这一次,元首本人可是要亲临现场,对记者们回答问题,这是在表明一种积极的态度,这样的绝佳机会,没有人会随便错过。

喧闹拥挤的会场中,十几排椅子上都坐满了人,大大小小的照相机不停的忽闪着,一张张胶片很快曝光成像,“霹雳啪啦”的声音响成一片,场面煞是壮观。

解明宏作为知名记者,被安排在第一排位子上,几乎就正对着主席台中央的位置,前面几乎没有阻挡,离着台上的人不到十米远,似乎触手可及。这里是整个会场最好的位子,能坐在这里,也证明了这人本身的地位。

他是天下日报的主编,更是有着华联“御用文人”的身份,自然能获得优厚的待遇

年迈的李万盛进入偏厅的时候,现场一片喧哗,对于这位极少接受采访,极少在大庭广众之下抛头露面的华联元首,外界有着太多的问,这一次他能直面媒体公开发言,其意义之重大毋庸讳言,所以几乎所有人都抢着要问他不少问题。

李万盛也是有着儒士风范,微笑着冲对面记们摆手示意,站在位子后面任由他们拍了几分钟的照片,然后坐下来,笑吟吟的看着那一张张充满兴奋的脸。

七嘴八舌乱哄的场面在主持人的大力控制下终于暂时平稳,第一个获得提问资格的记者几乎立刻跳起来,脑袋恨不得伸到元首大人的鼻子底下,兴奋的声音都变了调的高声:“元首阁下您好,我是中央社的记者李静芬我们都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华联似乎一直与周围的势力都没有过有好的往来,每一次交涉都是以武力说话,请问这是贵政府的政策宗旨吗?”。

这个记者出手不凡,上来就抓了极度敏感的问题现场的记者等所有人顿时安静下来,他们都想知道,这个足可形成炸弹一般威力的问题,李万盛到底会如何应对。

李万盛也不动怒,脸上依旧是宽和的面容,带着微微笑意:“李女士不愧是中央社的一支铁笔,第一个问题就如此尖锐,看来是早有准备啊”

现场响起一片善意的笑声,大家不听不出他的画外音,看他的笑容就知道,这不过是活跃现场气氛的调侃而已,真正的内涵还在后面,李万盛虽然上了年纪,但他的精气神还是非常饱满,当不会对这样的质问避而不答。

见会场安静下来,李万盛也是继续说起:“要回答这问题,我想先说一说在不久之前,刚刚结束的南华大学生辩论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即到底什么样的制度才能让中国富强起来,真正实现独立自主和民族振兴”

这件事情,在国内也曾经引起过不小的关注,当然在红


状态提示:第三百二十四章 记者会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