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争宋>第二卷 扬名列国 第一百二十七章 司马劝太子

几位大人厅堂之中等候赵曙的时候,还在堂中议论朝廷上之事。韩琦也不看坐在一侧的司马光,他对坐在他对面的曾公亮说到:“通商之事怎可轻易言通,万一影响了边境的安全,非同小可。”

曾公亮不愿意跟韩琦多说,自己不如司马光那么冲,但他坚持认为通商是好事,婉转的说到:“宋辽通商几十年,虽每年大宋都给辽国些财宝布匹,但终因通商也能赚的回来。也不见边境有何不妥。”

韩琦很不服气,当年他曾带兵和西夏交手过:“党项人自然不同辽国,都是穷凶极恶之人,只怕给了台阶得寸进尺。”

曾公亮见韩琦没完没了,看了一眼司马光:“司马大人不也献策了吗,通商也不是随便通的,具体还要等皇上定夺。”他想把话题引导司马光身上。

韩琦看了一眼司马光,司马光也不接话,他根本不想和他们争辩,即使争辩料想韩琦也不是对手,再说曾公亮都六十多了,万一气个好歹还落的自己不是,司马光摇着他的扇子,似乎韩琦和曾公亮说什么和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

韩琦见司马光这副样子,觉得多说没意思,干脆也不说话安静下来。

赵仲针从内宅回到厅堂,见几位大人都沉着脸,心里嘀咕不知道状况,不过赵曙不愿意出来,仲针也只好硬着头皮拱手几位大臣客气说到:“家父近期心情烦躁,身体不适。不能见客还请各位大人见谅。”

几个人互相看了看,表情中透着奈,韩琦和新任宰相曾公亮,摇摇头率先起身告辞。

韩琦晃着发胖的身子,一边走一边嘟囔:“这只是太子,就不好见了。”欧阳修咳嗽了一声,似乎在提醒韩琦,不该说的就不要说。

曾公亮有点遗憾,自从被任命宰相以来,还极少有机会见到太子,他嘴里说着:“走吧,走吧,改日再来”催促着挡了半个走道的韩琦。

刘敞及欧阳修等人也只好跟随其后,一行人出了太子的府邸,赵仲针一路送出府门。向各位大人告辞,见各位摇头叹气该上轿的上轿,该上马的上了马离开府邸,这才松了一口气。

仲针心中也不明白,自己的父亲这是怎么了。以往慈祥的父亲,似乎变得有些不可理喻。可再怎么说那也是自己的父亲,做子女的怎么可以有怨言,他从府宅的门口垂头丧气的向厅堂走去。他刚进厅堂一抬头,赫然发现司马大人手中拿着扇子,不紧不慢的忽闪着,仍然坐在厅堂之中。

司马光不着急走,仁宗病榻之前的赵曙,拼命的去抓住每一个他能决定的机会。现在突然又成为一名皇位的等候者,眼下的赵曙就像一只受了惊吓的小麻雀,那么多人他怎么可能出来呢?

这种落差司马光似乎是可以理解的。想想自己七岁出名,少年得志,如今已过不惑之年才在谏院做了谏官,所以他已经决定了在这个太子身上压上一宝。

司马光见赵仲针送了客人折回厅堂,微微一笑说到:“烦劳公子再向太子言:司马光一人求见。”

赵仲针有些犹豫,刚刚自己立在那里,请了半天自己的父亲,他都不肯出来,现在会因为一个人求见就出来吗?“这个?……”仲针有些为难。

司马光端详着看看仲针,很显然这个孩子与他父亲性格不太相同:除了具备该有的礼貌之外,这少年很有主见,听说他与王旁做什么云轩,云摘,做的也是十分出色。

他心里很清楚,赵曙最怕的是自己根基不稳,又没有可以服众的功绩,最担心的人就是民心所向有声望的人,于是他对赵仲针说到:“公子是识大体知轻重之人,应该知道你父太子之位得之不易,若他不肯来见,请转告今日朝中有议西夏通商及急召王旁回京之事。”

仲针听到有王旁的消息,不由心中喜悦,他和王旁非亲非故,但总是觉得王旁是个让他可以信任的兄长。而且他的心里非常羡慕王旁的洒脱,更钦佩王旁的仗义。他想问王旁近况,又觉得司马光呆板,想起王旁说过,他们这些人和那些老官场,有代沟!

仲针想到代沟,便忍住了打听王旁消息的想法,他恭敬的对司马光说到:“那就再烦请司马大人稍等片刻。”说着转身二次进内宅去请自己的父亲。

他还没迈开步子,赵曙已经从屏风后面转了出来,原来他已经来了半天了。赵曙挥手退下了仲针,仲针辞别了父亲和司马大人,一溜烟的跑出了府,直奔王安石府。

司马光见赵仲针离开了,开门见山的问赵曙:“太子为何装病不上朝。莫非对皇上有意见?”司马光知道如果先问病,赵曙肯定一堆理由等着。

赵曙没想到司马光竟然直接问来,本打算问问朝堂的情况,就打发了司马光,现在既然司马光这么问了,赵曙不情愿的说到:“司马大人误会了,我对父皇没有意见?”

司马毕竟是臣子,以后还指望赵曙登基,所以换了口气温和的说到:“即是如此,朝中很多要事,您已经贵为太子,应多理朝政。”这是肺腑之言,赵曙应该可以听了吧[

赵曙最怕就是提太子两字,太子就是准皇上,准多久能不能真做,这都是没准的事,况且他心里有个结:“我不是不想理朝政,只怕我做的多反而有人暗中作梗。”

司马光闻听此言,觉得赵曙未免小气,他知道赵曙有王旁有旧怨,便说到:“君莫和臣计较,况且天下都是皇家之人,想太祖以来,不轻易处罚大臣


状态提示:第二卷 扬名列国 第一百二十七章 司马劝太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