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赤唐>第十章 金阙(四)第二更

来,最是一轮魂销处,唯有狂歌哉!

这等豪情万丈的诗句,在长安城是不可能存在的。

正月既过,又是一年矣。步入天宝盛世的第十个年头,长安城一切都似原先的模样,不复改变。街头兜售羊羹的小贩仍自用心的叫卖着,只不过光顾摊贩的力棒、脚男换成了另一拨陌生的面孔。巷尾的老槐树旁,仍有阿哥小娘相约黄昏后,只不过那双面孔更显水灵稚嫩。

该笙歌的笙歌、该起舞的起舞,朱门依然酒肉臭、路边也不乏冻死骨。

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略微慵懒的气息,如果可以选择,相信绝大多数的长安人会选择继续生活在这样一种氤氲靡靡的氛围中。

早晨击鼓时起床,梳洗梳洗、收置收置便扛了讨生活的家伙什上街开工,望着头顶的太阳懒洋洋的升到正中,再懒洋洋望着它落下去,随后欣然归家。

因为太习惯了,稍稍的改变便会打破这种微妙的平衡,让表面上的东西看上去不那么和谐,挑逗着每一个普通百姓的神经。

促成这种改变,最明显的便是战争。

近些时ri接连的大捷让长安城的百姓长出了一口气,不必再去担心吐蕃人的袭掠,也不必为突厥人的奇袭忧心。他们生活在一个战无不胜的国度,这个国度可以给他们十足的安全感。不论真假虚幻,在长安百姓眼中,任何蛮族夷狄都不会不自量力的挑衅大唐的天威。

不过,相较边关战事,他们更关心的倒是谁家小郎君新娶了俏娇-娘,谁家小子获得了私塾先生的一句称赞。至于谁家门前被人泼了脏水结成了一串冰溜子,谁家馆子的牌楼上被人悬挂了一只剥了皮的死猫更是为人所津津乐道。

他们总会追本溯源,逐条分析,演绎出那么一个看似非常合理的假设。他们会美其名曰--热心肠。

不过,你可别指望他们的热心肠能够用在正途上。

若是有谁家老妪买菜时被人捅了身子、抢了银钱,冷眼旁观的一定是他们;若是有哪家大户的惊马踏了摊贩,上前抢拿散落小物件的一定还是他们。

无论如何,这些都是这座长安城的一部分。

你也许会恨这样的一个长安城,恨这个横横竖竖规规矩矩方方正正的棋盘子,恨那些隐藏其中的,猥琐幽曲yin暗的心理,还恨那些木然枯黄犹如丧爹死娘的馕饼脸。

但这就是长安城,真真实实不加官府美化修饰的长安城。

只要你生活在这个长安城中,就只能去忍受,去适应,去被同化。

......

......

杜景甜无疑有些厌倦这样的生活,尤其当生活失去了她最爱的人,那个自己口中不停“咒骂”着的死小七。

她本盼着这次回京的安西军中会有丈夫的身影,待在城门口等了一晌午,遍数了骏马上的人头,也没发现那张有些欠扁的脸。

那个家伙竟然不借着献俘的机会回来看看自己,看看娘亲,当真是一个白眼狼。

小娘心中郁结自然不会好受,和丽娘、李卢氏三人凑了一桌,又唤了府中粗使老妈子去临街酒楼叫了一桌酒席,这才在大年夜勉强吃了桌并不团圆的团圆饭。

李卢氏到底是过来人,见过的世面多,非但没有因此伤心,反而安慰起了杜景甜。小娘不忍见李卢氏如此,遂口头应承下不再寻思这事,只是心里深处终归是痛的。

现在的杜景甜真气恼自己幼时没认真习字。女子虽然不用参加科举,但识得几个字到底是方便的。至少,此时自己可以不用为而纠结。

你说请丽娘帮着手书?她们虽然处的还算不错,却也没到能够畅谈心事的地步......

挨至过了十五,杜景甜终是沉不住气了。她先是借着拜亲戚的机会寻到李家三哥李子固,托他的口寻到高适的关系,联系到了安西军掌书记岑参。

岑书记和高适可是挚友,听闻李夫人来访立时从安西进奏院迎了出来,一番唏嘘客套下二人便进了内厅。

“岑书记,外子常居边关,身边没有人照拂,还望岑书记能够稍加照应。”(注1)

杜景甜忽然变得如此矜持,竟是连自己都一时不适,只反绞着双手,抿着嘴唇低下了头。

起初杜景甜还不好意思直接向岑参打听夫君的消息,待一番拐磨后岑参早已看出了她的心思,索xing将话挑了明。

“李夫人不必多虑,李郎只至安西一载矣,便立下赫赫战功,如此人才ri后定会飞黄腾达。”

岑参捋着胡须,微微笑道。

小娘得知夫君在安西无恙,仅仅是因为高仙芝之命留守疏勒,心中对其的担忧和气恨也就降了几分。有心从岑参口中了解更多安西的消息,小娘自然便客套的与岑书记聊了开。

从岑参的口中,小娘得知大唐帝国的西北边疆并不太平,而安西军要以四五万人的兵力驻守三四个京畿道大小的区域。

此外,小娘了解道,真实的大食军队并不像朝廷向民众宣扬的那般不堪一击,甚至某方面的实力超过了大唐。小娘甚至还了解道,安西唐军在河中并不十分的得人心,天可汗的威名也远没有到让胡酋闻之即涕泪纵横,跪倒叩首的地步。

渐渐的,岑参的声音变得模糊,微弱,杜景甜只觉脑中一阵嗡郁。

这些她从小到大听到的、看到的所谓真实的东西,一ri间就被岑参判为假者,心情自然很失落。

一切朝廷宣扬的东西,就像蒲昌海中沙丘的一面,光


状态提示:第十章 金阙(四)第二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