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缱绻江山>第十四章 娓娓道来
价格就可在其中选一个,根据地方不同可以有不同的价格,但是必须在这个价格段内,不得低于和超过。

另外,商贾收购农民手中的余粮,同样的。价格也在这个之内,不得低于和超过。

如果擅自超出这个价格段来收购,就是触犯了法律,就要依fǎ_lùn罪。第二,朝廷平时可以向商贾提供粮食,让他们根据市场来制定粮食的价格,满足社会的日常粮食需求。

如果朝廷收购粮食的价格和商贾收购的价格相差无几,农民肯定会优先选择卖给朝廷,当然了付给农民的钱一定要及时,如果有人拖欠或者强行压价。一律重罪处置,万不能因此败坏了朝廷的信誉。

如此这般到了大灾年头,国家就可以有足够的粮食赈灾。一来可以避免商贾的哄抬物价,二来也可凸显朝廷的爱民之心,一举两得。

然后,粮食成为了国家的物资,农民在农忙的时候照顾农田。其他的时间就可以用来做些其他的事情,像是去做工,或者自己做些东西拿去集市卖,这样手中就有了更多的银钱来缴税, 由于国家有了海外的经济来源,就可以向国内的民众少收取一些赋税。如此一来,万民归心,国家必可稳固长久。

如果这些都能够落实。那么农民不会担心饥荒,商贾们可以从贸易中赚取更多的利润,将士们有足够的粮食来保家卫国,更多的劳力投入市肆,必会刺激社会的发展。这样一来,粮食与金银争贵贱。虽不会完全消失,但是肯定会缓和许多。”

终于将心中所想说了出来,朱祐樘不及喘气,目光炯炯的望着朱见深,静静等待他的反应。

万没想到儿子竟会提出这半前所未有的观点,朱见深双眉紧蹙,脑海中反复回想着儿子的话,心中深思。

时间的脚步好似停滞了一般,好久都没有等到朱见深的回答,朱祐樘心思浮动,不会惹怒了父皇吧,可仍旧身姿昂扬,伫立在殿中,等待父亲的回答。

终于,朱见深缓缓的抬起了头,深沉无底的黑眸盯着眼前佯装镇定的儿子,心头轻叹,还是需要锻炼呢,语气对比之前更加深沉,“你的观点倒也新奇,那朕且问你,太祖和成祖都曾发行了宝钞,也是全国推行,却为何没有流通起来?”

“儿臣认为,宝钞虽然便捷,可是却无法久存,加之朝廷只管发钞,没有将宝钞制定使用年限,而且也不管回收,所以社会中流通的宝钞越来越多,它的购买价值一低再低,试问手中那么多的宝钞却买不来一个包子,还会有谁用呢?所以才会造成宝钞的无法通行。”

“哦?说的倒也有理,那换成白银的话就不会产生这样的情形么?”朱见深追问。

“父皇,儿臣觉得,可以将白银的形制从开始订立之初就确定下来,像是一两白银的成分,十两的成分,最大为百两,任何人不得私铸银两,违者严惩,白银的发行要掌握在朝廷的手中,关于银两的如何合理发放、流通和回收就是另一件事情了,儿臣还未想好,待想好之后再向您禀报。”

“好,父皇就等着你的后来,还有你说的国家收购粮食,可是如今农民自己的粮食都不够养活家人,如何会将粮食发卖呢?”朱见深提出这个最关心的问题。

“父皇,儿臣认为,解决此问题的最终方法不在国内。”朱祐樘沉吟片刻才回答。

“怎么说?难道在海外不成?”朱见深挑眉,没想到竟会是这么个答案。

“父皇,我朝疆域广阔,可是粮食产量却并不多,为什么呢,因为可以食用的粮食就那么几样,甚至这几种粮食换个地方就不能很好的生长,我们国内也没有再开发出更多的粮食品种,神农尝百草的精神已经荒芜了多年,既然如此,我们就要从海外引进更多的粮食品种,看能否在我朝大地上种植,如果出现一种粮食在任何地方都能够生长的很好,像是辽北的苦寒之地都能够丰产,那么农民就能够吃饱饭的同时也有了余粮,国家收购粮食也就不再是问题,所以儿臣才会说,解决的方法在海外。”


状态提示:第十四章 娓娓道来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