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血路妖刀>第二十七节 左勾拳

(一)

彭小文从一开始就确定了整个战斗的调子,全力配合薛县闪击战的完成,池峰城心领神会,对于具体的战术彭小文和池峰城把日军攻取运河大桥、切断津浦线以及中途回援薛县的意图全部分析出来了,派过来的是最能打防御作战的两只部队进行配合,这就是所谓的“知己知彼”。

池峰城不仅知道如何把握时机,知道日军应该会在什么时间出动援兵,大致在什么地方会接触和发生战斗,他还知道如何运用“地势”,这个“地势”就是指远近深浅对各个部队心理的影响,可谓是“知天知地”。

陈新林听了池峰城的点拨之后,专司防御左翼,在池峰城团与日军交火的一瞬间就迅速确定了自己的防御重点在何处,并且率先抢占有利地形,这个无名高地的价值在此处凸显,上上下下的配合如此默契和完美,是整个阻击战顺利进行的前提。

当日军开始调整进攻方向的时候,战斗才真正进入了白热化程度,别看一上来就是白刃战,那他娘的才是热身!

一个连120多人守卫无名高地,要挡住日军一个大队的冲击,这才是整个大战的重头戏!

日军丝毫不会想到**会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做出这样的部署和安排,日军指挥官在接到执行第二套方案,向津浦线执行切断的时候,指着地图上的无名高地,命令日军先头部队迅速攻取之!

“不要着急,现在天色刚蒙蒙亮,小鬼子没有察觉,把***放近了再打!”陈新林向各个部队下达着命令。

所有的一切都是静悄悄的,日军先头一个小队气喘吁吁地往无名高地上跑,占据这个高地挡住后面的中**队,其它部队才能实现摆脱,安全到达津浦线。

山头指挥作战的一连长是陈新林陆军军官学校的校友,两人从南京保卫战一直并肩战斗,陈新林全面指挥,只能摆下一个连的山头阵地自然由他来负责。

战士们一动不动,一直等到几乎都能听到日军粗重的喘息声,一连长才大喊一声:“开火!”

手榴弹投掷班分成两组,间隔扔出冒着青烟的手榴弹,五枚手榴弹组成的一道爆炸墙,把只有30多米的阵地正面封杀的严严实实,一道爆炸墙刚结束,第二道爆炸墙又到,每组两次投掷,冲到山腰的日军被手榴弹炸的魂不附体!

**的手榴弹标准基数是每人四枚,陈新林的营之所以称为“铁卫营”,是因为在标准弹药基数中他们能防御时间最长,杀伤敌军最多!

10个人的投掷组每人3枚手榴弹,阵地上的步枪一排点射,日军第一次进攻就被挫败,60多人的小队只剩下20几个残兵拖着几个重伤哀号的鬼子,退到山脚,而此时的轻重机枪根本就没有使用!

这等于是日军一转头,被一记左勾拳狠狠地揍在下巴上!

(二)

只有手榴弹和步枪,日军判断这个是中**队的小部队,迫击炮还没有来得及调过来,日军指挥官命令士兵在两挺轻机枪的掩护下,绕开正面,攻击侧翼!

向侧翼迂回的是日军的密集队形,他们试图一次性冲过去,然后从两面向无名高地攻击,密集队形,咱们有密集火力!

无名高地的选点正确,正好卡在日军的咽喉位置,虽然时间短无法做更加充分的准备,但是阵地部署同样合理,两挺重机枪在高地之上,高地左右的两个阵地也各摆了一挺重机枪,四挺重机枪组成交叉火网,主要就是破坏日军从侧翼攻击无名高地的意图。

***,想迂回侧翼,没门,要想通过,那就用尸体堆满这座无名高地!

两次进攻折损将近一个整编小队,日军这才意识过来,这个无名高地上不是什么小部队,而是做好充分准备,专门等他们到来的!

“铁卫营”的密集火力只给日军留出一个不足30米宽的攻击正面,别说你一个大队,就是你一个师团想要冲上无名高地,也只有这个30米宽的攻击正面!

陈新林指挥一个营,其中一个连依托无名高地的地形优势,但是他们抵御的了是日军一个大队的攻势啊!工兵出身,理论与实战经验均丰富,陈新林的指挥到位,作为“铁卫营”来说,打这样的仗才能体现他们的实力!

日军指挥官不禁佩服这个对手对要点的把握能力,如果再向右翼迂回,那要兜一个大圈子才能败退高地上重机枪的射击!另一个方向,中**队又死死地咬住,现在要想尽快到达津浦线,那就只能迅速拿下无名高地!

一方拼死要守,一方拼死要攻!无名高地成了整个战斗的重中之重!

日军调来全部6门迫击炮,第三次进攻前炮火准备,不管是炮火延伸还是弹幕徐进,死活就是攻不上去!无名高地上的重机枪被打哑了,但是手榴弹向雨点一样向下面砸,日军第三次进攻又被打退!

疯狂的日军指挥官命令,把携带的迫击炮弹几乎全部倾泻到无名高地之上,说是无名高地,就是一个几十米高的小土包而已,工事都是一边打一边建,这里的阻击打了半个钟头时间,高地上面挨了上百发炮弹!

上百发炮弹是什么概念啊!日军一个大队配属6门迫击炮,每门迫击炮携带量30发,等于说日军在半个钟头之内把携带炮弹一大半以上都打到了无名高地之上!

就是在池峰城与日军交手那短短20分钟时间里,又要确认阵地位置又要构筑工事,铁卫营的实力果然了得,就是这么简易的阵地,死


状态提示:第二十七节 左勾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