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血路妖刀>第三十六节 功亏一篑

(一)

在思考如何拖住日军十天的时候,彭小文就想到了“租界藏兵”这个办法,这个如同老蒋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中,把日本放着不管也要先剿共的思路类似。

老蒋的理论是,明朝末年,内有闯贼祸乱,外有八旗抢关,结果明朝的决定是先抵御外侮,结果的确是把清兵挡在了山海关,结果北京被李自成攻陷,最终难道亡国之患!因此老蒋始终担心自己和日本人打起来,被共军抄了后路。

现在彭小文放到租界的这支军队,看起来是陷入了日军的重重包围,但是实际上却是一手妙棋,4000士兵,说少不少,说多不多,但是四万八千多亩的租界是日本人的禁地!这就等于日本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对苏嘉线的进攻作战。

这支军队可以选择从西路打出租界,与昆山方向的第一军合围这个方向的日军进攻部队,也可以选择从南线出击,打击日军的后勤运输线。

如果日军将大部分兵力推进到苏嘉线,他们还可以选择从东线出击,去打击日军的基地码头。

最后他们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向英美法租界军队缴械,由租界部队将没有枪的中**人送回来!

打又不能打,防也不知道该防哪个方向,这就让日军陷入了几乎崩溃的状态!

7个半师团,将近30万的兵力,由于金山卫受挫,现在损失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剩下20万兵力,目前长江登陆部队两个多师团又在长江被水雷围困,四万多人中一万多在陆地上正在苦战,三万多在长江里进也进不去,出也出不来,剩下的16万人,被这区区4000士兵折腾的,要分出一个师团在占领区防御登陆场,要分出一个师团防御交通线,还要分出一个半师团的兵力对这支部队可能出击的地点进行封锁,真正能够投入到苏嘉线作战的兵力,只有全部兵力的三分之一左右,八格牙鲁太可恨了,这支小部队居然牵制了日军兵力将近10万!

苏嘉线中国守军虽然只有三四万人的兵力,但是凭借坚固的工事对抗日军五六万人的攻击,还是可以一战的!

撤退到昆山的那1000多伤兵都是胡宗南第一军的部下,他们要求撤回昆山与本部会合的要求也是合理的,六十七军进入租界之后,每天都会传出有人向各国部队缴械的消息,那些伤势严重的伤兵正好进入租界医院治疗,这些伤兵“上缴”武器之后自然就成为了中立区受保护的“平民”,借助这个机会休息和整编,正是机会!

法肯豪森意外地没有跟随第一军撤退,而是以特殊身份进入了租界区,作为德国人,他在租界的特权有很多,各国代表也因此没有与中**队特别为难。

我军三天休整,对日军三天牵制,苏嘉线的战斗我军并没有感受到特别大的压力,时间到了11月20日,我军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二的部队进入了吴福线和锡澄线,白茆口和浒浦口的登陆作战也已经基本结束,日军登陆部队总计被围歼了七千多人,其余部队又悻悻地退回了上海,至此,日军两翼包抄的计划全部破灭!

日军指示,对凇沪计划作出修改和调整,彻底消灭或驱逐租界区的中**队,全部占领上海,在全面占领大上海之后喘一口气,等待半个月之后日军增援的部队到达,再对国防线进行冲击!

现在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就变成了第六十七军如何返回,彭小文也在思考完成牵制任务之后如何突破日军的包围。

(二)

可正在这个时候,苏嘉线上传出了一条消息,11月21日早晨,谷寿夫率领第六师团一个多联队从南侧突破嘉兴!东方马其诺第一道防线,苏嘉线南线崩溃!

怎么可能?那里是苏州嘉兴线和乍浦嘉善线的交接之处,金山卫大水未消,那里根本没有理由能够通过日军,那里几乎是最不可能被日军突破的一个位置,可为什么偏偏还是那里率先崩溃!

11月21日白天,日军突破嘉兴要点之后,一路向南,几乎一天之内,乍浦到嘉善一线全线崩溃,天那!怎么和金山卫登陆的历史如此惊人的相似!那里的大水根本没有退去,为什么最不可能重演历史的地方,偏偏重演了历史!

嘉兴一旦突破,日军从这个点上沿太湖南岸一路冲击湖州、长兴,然后打进皖南,从宣城再北上马鞍山,历史上第六师团就是沿着这条线直接打到雨花台的!可是现在的防线,为什么还能被日军打穿,没有理由!绝对没有理由!

东方马其诺,吴福线、锡澄线以及常州后方防线,那后面的所有防御,前提是日军从太湖以北长江以南进攻,防御要点都是沿着宁沪公路和宁沪铁路展开,11月21日,从撤退到现在,几乎70个师的兵力都已经到位,还有那10个师的预备队和川军北上的6个师!

但是如果日军放弃宁沪铁路和宁沪公路,放弃依托两条公路与长江上的海军突击配合,向现在这样,从太湖以北一路攻击湖州、长兴,从广德进入安徽,然后一路从宣城沿山路北上,从芜湖打到当涂和马鞍山,那么东方马其诺三道防线形同虚设,南京危在旦夕!

可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这么多天的努力功亏一篑!

(三)

你说什么?什么,那个***跟我发生矛盾的杭州警备团的朱团长从镇江潜逃,率领残部投降日军作为内应!就因为大水淹没了他家,就因为这样他就觉得民国政府对他不起?

日本人打下嘉兴、嘉


状态提示:第三十六节 功亏一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