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科幻未来>民国大文豪>第二百五十四章 你究竟给多少女孩子写过诗?

这首《远和近》可以有多种解读,这是朦胧诗的特点之一。

林子轩选择这首诗,一来是符合眼下的情景,可以理解为写的是凌淑华为他作画的场景。

另一个意思是表明他和凌淑华的距离感,两人并不熟悉。

我和你面面相对的时候感觉很遥远,这是指心的遥远,而看到云朵的时候感觉很亲近。

当然,也可以解释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戒备以及对和谐、融洽的理想人际关系的追求。

或者表达了人类的孤独和对自然的向往。

每个人根据自身的阅历都会有各自的解读,这正是诗歌的魅力所在。

凌淑华作为燕京大学的才女,文学造诣不低,看得出林子轩对她的疏离,知道自己的小聪明或许引起了对方的反感。

不过她出身名门,骄傲惯了,在北平文坛受人追捧,否则也不会和林徽茵争一时之气。

从她的角度理解,林子轩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她的不满。

而且,诗作太短,和林子轩送给林徽茵的那首《再见康桥》根本无法相比,她便不太高兴,只是没有发作而已。

其他人围拢过来,看了后觉得太过简单,可随后一品味,又觉得隐含深意。

这是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典型特征。

朦胧诗采用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以意象作为诗歌的主要语言,通过摘取意象,并以诗人独特的思想感情逻辑对诗歌意象进行编辑,形成诗的语言形象、精致的特点。

或者说这是中国的象征主义诗歌。

林子轩以前写过不少类似的诗歌,比如《一代人》,《断章》,《有的人》等等。

这些诗歌和民国时代的诗歌略有不同,这是较为成熟的诗歌形式,而徐至摩的新月社还在新诗的格律上做着尝试和努力。

在座的都是在国外留学的精英,懂得文学。对这首诗都有自己的看法。

等到他们各自说出来,却发现很多观点不尽相同,有人从爱情上解释,有人从人生的角度阐述。还有从人和自然的视角,甚至是从空间宇宙的相对距离来解说。

远和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客观和主观之分。

客观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主观则是指心灵之间的距离。

凌淑华听了众人的分析,觉得自己似乎小看了这首诗歌。原来是一首蕴含哲理的诗作,需要慢慢的品味。

她有点对号入座,庸人自扰了。

众人品了一会诗作,又谈论起其他事情来。

在北平,每日都会发生无数的事情,除了政治上段祺睿和孙仲山之争,文坛更为热闹。

等到只剩下林子轩和徐至摩的时候,徐至摩告诉林子轩他要到欧洲旅游了。

因为泰戈尔正在欧洲讲学,给他写了信来,邀他前去。

这其实只是借口。实际情况是他和陆小蔓之间的恋情被王庚知道了,他怕王庚找他麻烦,便到欧洲避避风头。

徐至摩和王庚都是梁启朝的弟子,在北平都是出名的人物,平时也有往来,这场三角闹剧已经在小圈子里传开。

王庚自然要阻止徐至摩和陆小蔓交往。

林子轩对徐至摩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当初,徐至摩追求林徽茵的时候那是死去活来,恨不得掏出心来,表明心迹。

然而,林徽茵刚出国。一扭头他就和凌淑华交往甚密,成为知己,这还没过两个月,又和陆小蔓陷入热恋之中。

这就是才子的人生啊!

他在鄙视徐至摩。殊不知也有人在鄙视他。

第二日,有关林子轩赠诗给凌淑华的事情就上了报纸,还有那首《远和近》。

这些文人没事就传播这种所谓的文坛趣事,什么才子佳人之类的话题最受欢迎,在这时的文坛算是时尚。

其实,在后世这种八卦消息传播的更快。

陆小蔓自然看到了报纸。也看到了那首《远和近》,她便想起以前林子轩送给她的那首叫做《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的诗作。

从表达的意思上看,两首诗歌竟然有着惊人的相似。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写的是爱情,描写两个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的痛苦,《远和近》也可以理解为爱情,只是更加富有哲理。

你究竟给多少女孩子写过诗?

陆小蔓自嘲的笑了笑。

她知道林子轩给林徽茵写过诗歌,给冯程程写过诗歌,现在又给凌淑华写诗,其他不知道的还有多少呢,这就是诗人和才子。

徐至摩同样给她写了很多热情似火的诗歌,正是这些诗歌打动了她的心。

因为她和徐至摩的恋情曝光,和王庚的关系极为僵硬。

徐至摩要跑到欧洲躲避,暂时离开北平这个圈子,王庚也要调到哈尔滨当警察局局长,要求陆小蔓同行,换个环境,从而断绝和徐至摩的关系。

陆小蔓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她不由得想起当初和林子轩的那段往事。

那时候她还是对感情懵懂的十八岁少女,任凭家里的安排,不懂的反抗,虽然对林子轩有好感,却没有去争取。

或者说知道争取也不会有结果,便干脆放弃了。

然而,经过三年多的婚姻生活,她更为成熟了,这时候她遇到了徐至摩,一个同样有才气的男子,她不想就此放手。

对她来说,林子轩是朦胧的初恋,只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徐至摩则是她最终的选择,这一次,她要争取自己的幸福。

陆小蔓把和


状态提示:第二百五十四章 你究竟给多少女孩子写过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