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顺皇朝>第八百零九章:飞马急报

,。

繁华的长安,在盛夏中,一如既往地人来人往。商铺鳞次栉比,脚店多如牛毛。

来往商贾小贩,叫卖声此起彼伏。城内绝无车马横行,只有铁轨马车,随着铜铃声,由远到近……

街道两旁店肆林立,哪怕炙热的阳光明媚地普洒在红砖绿瓦或者那眼色鲜艳的楼阁飞檐之上,给眼前这一片繁盛的长安城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文人骚客行走在长安大街上,诗意的笔下,写尽了车马粼粼,,人流如织,还有不远处隐隐传来商贩颇具穿透力的吆喝声,……而达官贵人,也出没在高楼茶肆之间,高谈阔论,好不惬意。

无论是城中车水马龙的闹市,还是城外高山流水的庄园,都带着梦一样的神采,带着诗人笔走龙蛇的余香,带着酒客们畅饮流连的欢笑。此时的京都长安,被诗人们写进了诗句里,写进了梦里,塞在了一个酒坛里或者一个箱子里,或孤饮,或聚会,或行走。

一城繁华半城烟,多少世人醉里仙。这便是长安的味道.

不论是谁,都能随意走进了路旁的一家酒肆,喝几壶寡淡的酒,吃了一盘让长安人久吃不厌的羹汤,花费也不贵,十余文钱,量多还顶饱。耳边聆听着酒肆中酒客们那带些市井游手的调戏声,还有那些下等歌姬趺坐在席上的俗不可耐的唱腔,眼望着酒肆敞开的大门外那悠闲而来又悠闲而去的行人,好一派悠闲自得的生活画卷……

在喧闹和悠闲中,迎来了长安的暮色。薄暮的夕阳余晖淡淡地普洒在红砖绿瓦,楼阁飞檐之上,给眼前这一片繁盛的长安城晚景增添了几分朦胧和诗意。血红的残阳,挂在西边的城墙上,久久不肯落下。

就在一片安详中,突如其来的马嘶声,打破了宁静。

“让开,快让开!”

马背上的骑手,背后插着两杆小旗,上书“飞马急报”四个楷字。

除了初次到长安的“土包子”以外,长安城内的百姓都条件反射一样,躲到了路两旁。那匹快马,如同旋风一样,从大街上掠过。躲在大街两旁的行人,等到马蹄声远去之后,才拍了拍身上沾染的尘土,若无其事一样继续脚下的步伐。

“这位兄台,敢问适才那匹马为何能在城中驰骋?”一个书生模样的外地人,彬彬有礼地作揖问道。

一个农夫模样大叔笑道:“后生,你是第一次到长安城吧?”

那书生挠了挠后脑勺,尴尬地笑道:“确为首次到长安……”

“后生啊,这是飞马急报,也就是勾栏瓦舍里演的八百里边关急报……”

听了这话,那书生脸色倏变:“要打仗了?”

那农夫意味深长地看了这书生一眼,淡淡地说道:“这算甚么!以往年景,一日八次飞马急报都算少了!唯有新皇登基后,飞马急报每次都传来打胜仗的消息……”

那书生明白了,深深作揖道:“受教了!”

“后生,不是我说,在长安,绝不同其他地方,你可得好生看仔细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道理我省的……”

农夫笑了笑,不再攀谈,继续赶路了。那书生思索了好久,才蓦然醒悟:“对了,都忘记问国子监从何处去了!”

不得已,只能再拦住一个行人,问了国子监所在,才匆匆而去……

陆承启正襟危坐在垂拱殿上,突然停下手中朱笔,回头望着后面的世界地图,喃喃自语道:“都过了半个多月,怎么那个胖子没有半点声息?难道说那些越、南人,有这么厉害,把我五万精兵,都吞下肚子里去了?”

正郁闷的时候,

突闻殿外传来一阵马蹄声。

“这是说曹操,曹操到?”陆承启神色怪异,他知道,除了飞马急报和他本人外,没有任何人能在皇宫中策马奔驰。他本人在垂拱殿坐着,自然不会是他了。

“报!钦州大捷!钦州大捷!”

飞马急报的喊声,满殿可闻。陆承启自然也听到了,激动地从龙椅上猛地站起来,向前走了两步。

恰在此时,飞马急报也闯进了垂拱殿内,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个密封的木盒:“启禀陛下,钦州大捷,杀敌六千,俘虏七万余,折克行将军已领军西去安南!”

“好!好!好!”陆承启激动地连说了三个好字,兴奋地在垂拱殿中来回踱步,显得很不淡定。

“你下去领赏罢!”

挥退了这飞马急报,陆承启才小心翼翼地拆开了木盒上的火漆,拿出了油布包着的,折克行的亲笔奏折。

“末将折克行,恭请圣安再拜顿首:今我禁军,于钦州城外设伏,大败安南大军十万余,(#46;uukn)伤敌大将侬宗亶,斩落敌太保李常杰,唯走了敌先锋将陈改,主帅郭擎日。是役,杀敌七千余,俘虏七万余,可谓大捷。末将谨遵圣旨,连夜调兵西进,预计六日后到达安南升龙城下,末将定当竭尽全力,配合卢将军,邹教习,再大破安南,为陛下,为大顺收复安南州……”

整篇奏折,没有一个华丽的词藻,陆承启却看得赏心悦目,连声叫好。

想到后世那些越、南人的嚣张做派,陆承启就非常不爽。弹丸小国,有什么资格上蹿下跳,拨弄是非?安南人的性子,现在和后世都没有改变过,都是夜郎自大,嚣张得不可一世。不给他们一个狠狠的教训,他们都不长记性!

当然,在陆承启看来,安南已经没有机会了。在他亲自拟定,准备实行


状态提示:第八百零九章:飞马急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