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宋代宣和年间临淄出土的一组春秋时期青铜器叔夷钟(作器者叔夷乃宋穆公后裔,齐灵公时任齐国正卿)有铭文追述宋人祖业说:“……隙成唐,又严在帝所,溥受天命,删伐夏司,败厥灵师,以少臣惟辅,咸有九州,处禹之堵……”也就是“威武的成汤,敬畏天帝,接受天命,讨伐有夏,打败其军。在小臣的辅佐之下,囊括九州之地,占有大禹之都。’这段铭文同西周以来文献中关于夏和殷(商)是前后承替的两个王朝、‘殷革夏命’的说法完全一致,成为两周史籍有关夏王朝记载的有力佐证”。鉴于记述夏王朝与夏商更替的文献史籍没有早到西周者,所以春秋铜器叔夷钟恐怕还是无法成为“西周以来”或“两周史籍有关夏王朝记载的有力佐证”。
2002年面世的遂公盨属西周中期,其上有“天命禹敷土,堕山浚川”的字样。铭文记述大禹采用削平一些山岗堵塞洪水和疏道河流的方法平息了水患,并划定九州,还根据各地土地条件规定各自的贡献。在洪水退后,那些逃避到丘陵山岗上的民众下山,重新定居于平原。由于有功于民众,大禹得以成为民众之王、民众之“父母”。遂公盨的发现,将大禹治水的文献记载提早了六七百年,是所知年代最早也最为详实的关于大禹的可靠文字记录。但文中并无“夏”的字样,禹似乎还具有神格而非人王,因而这篇铭文似乎并不能被看作是夏代“大禹治水传说最早的文物例证”。
定位奴隶社会
根据马克思历史理论,夏、商、周三代曾被定性为奴隶社会,此观点争论较多。奴隶社会以社会下层的广大奴隶群众为主要生产角色,然而就传统文献记载以及考古发掘工作并没有发现中国上古时期广泛实行奴隶制度的迹象。卡尔·马克思总结古希腊、古罗马和古日耳曼民族的社会历史提论,原始社会的原生形态在向文明迈进时,衍变为次生形态,奴隶或农奴制度取代原始的氏族公社,他认为原始氏族制度的消失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在古代的中国,氏族制度并没有消失,而它在很长的时期内顽强的保存着。在国家的萌芽期,原始的氏族公社制度无法承载对广大区域进行有效管理的任务,从而衍变为一种氏族封建的世袭制度。又在西周时期衍变为宗法封建制度。有效的施行奴隶制度需要一个完善的中央集权体系和一个强大的军事势力,这是夏代不具备的。中国在三代时期曾施行过小规模的奴隶制度,但始终没有达到西方文明的规模。在古希腊的城邦里奴隶人口普遍超逾自由人口,奴隶人口占古罗马意大利半岛总人口的四成以上。三代社会的主体分别是“众人”和“庶人”,尽管社会地位低下,他们还是有家有户的平民,其生产作物通过“贡”、“助”、“彻”赋交于上,而不是奴隶制下的无偿掠夺。真正的奴隶只是比例占少数的罪人和战俘,他们并没有取代庶民主体成为夏商周社会的主要劳动力,而更多的是用于人祭。
11世系
主词条:夏朝君主
帝王
战争
在位时间
都城
都城今址
黄帝(少典之子)
阪泉之战
前2495年—前2395年
涿鹿之战
昌意(黄帝次子)
未在位
颛顼(昌意之子)
前2322年—前2245年
帝喾(蟜极长子)
前2245年—前2176年
尧(帝喾次子)
前2168年—前2097年
舜(瞽瞍长子)
前2097年—前2037年
鲧(颛顼玄孙)
前2037年—前2029年
大夏
山西运城夏县
大禹(鲧之子)
讨伐三苗
前2029年—前1978年
安邑
今山西运城夏县东北
平阳
今山西临汾西南
高密
河南洛阳新安县
阳城河南登封告成镇
晋阳
今山西太原晋源镇
阳翟
今河南许昌禹州
启(禹之子)
攻益之战
前1978年—前1963年
阳翟
河南许昌禹州
甘之战
攻河西之战
太康
前1958年—前1955年
斟鄩
河南偃师二里头
中康
攻羲氏和氏之战
前1952年—前1946年
斟鄩
河南偃师二里头
相
攻东夷之战
前1943年—前1916年
帝丘
河南濮阳西南
浇灭相之战
后羿
未称后
鉏
寒浞
前1915年─前1876年
穷石
河南孟县西
少康
复国之战
前1875年—前1855年
纶
河南商丘虞城县东南
灭浇之战
予(杼)
灭豷之战
前1852年—前1836年
原
河南济源西北2公里庙街原城
灭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