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中华古代名人录>名贤篇之王亥(前1854—前1803年)

王亥(公元前1854年—公元前1803年),河南商丘人,华夏商人、商品、商业的缔造者,华商始祖、商族先公之一。子姓,又名振,阏伯的六世孙,契之后,冥之长子,商部落族的第七任首领。甲骨卜辞中称为“高祖亥”或“高祖王亥”。王亥不仅帮助父亲冥在治水中立了大功,而且还发明了牛车,开始驯牛,促使农牧业迅速发展,使商部落得以强大。

王亥在商丘服牛驯马发展生产,用牛车拉着货物,到外部落去搞交易,开创了华夏商业贸易的先河,久而久之人们就把从事贸易活动的商部落人称为“商人”,把用于交换的物品叫“商品”,把商人从事的职业叫“商业”。

1概况

简介

王亥(公元前1854年--公元前1803年),又名振,河南商丘人,为华商始祖,是阏伯(契)的六世孙,冥之长子,继任为商族首领,商族先公之一。王甲骨卜辞中称为“高祖亥”或“高祖王亥”。

他是一位很有作为的人,他不仅帮助父亲冥在治水中立了大功,而且还发明了牛车,开始驯牛,为人使役。

《管子·轻重戊》中“立皂牢,服牛马,以为民利”的记载,就是指相土发明马车,王亥发明牛车,驯服牛马供人使役的故事。谥号“商高祖”。

《大荒东经》有困民国,勾姓而食。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潜出,为国于兽,方食之,名曰摇民。帝舜生戏,戏生摇民。

事迹

王亥的六世祖契因协助禹处理洪水完毕,被虞舜担任司徒一职,负责掌管教育人民的权力,同时封于商(今河南商丘),使商民族因此诞生。高祖父相土在夏相在位时,为了驯养马匹,而制作乘马。王亥的父亲冥担任夏少康的司空,后来在黄河而身亡。

生平

早年

夏少康十一年,冥受朝廷的命令,被派去处理黄河的问题,那时的王亥开始协助父亲。不过到夏杼十三年,父亲在黄河而身亡。使商民族的人固定在冬至时,为了歌颂冥的功德而祭祀他。也因此王亥正式成为商民族的第七任首领。

担任首领

即位之后,为了让各地的运输,而制作服牛这个运输工具,方便驯养牛群。也因此让部落的农业和畜牧业快速地发展,不过导致物品生产过剩。后来在夏芒三十三年,带领族人迁居于殷。

遭到杀害

夏泄十二年,王亥为了要解决牛、羊过剩的问题,于是跟其弟王恒讨论如何跟其他部落以物换物。决定好之后,与王恒选一些有活力的牧人,一起亲自把这些动物送至有易国(今河北省易县一带)。

而有易君姒绵臣听到此消息之后,而准备一道道丰盛的料理,迎接王亥、王恒等人的到来。后来绵臣的妻子看上了王亥,而招惹王恒的嫉妒。于是王恒联合一位卫士,准备暗杀王亥。某一天,王亥醉醺醺地回房睡觉。而刺客趁机拿着斧头从后门潜入王亥的房间,最后把他的身体切成了八块。没过多久,刺客被某位宫女发现。然后里面的士兵捉住他,给有易君处置(另据甲骨文记载,王亥是为有易君所杀,王亥之子上甲微又杀有易君复仇)。

当绵臣知道王亥的死因时,决定把王亥带来的牧人和动物,通通归自己所有;然后把其尸体和王恒赶出有易国。商朝建立之后,历任君主为了纪念祖先的功劳,而对于王亥和其子上甲微的祭祀非常慎重,另外追尊王亥的庙号为高祖。

家族

十世祖:黄帝(即轩辕)

九世祖:少昊(即玄嚣)

八世祖:蟜极

七世祖:帝喾

六世祖:契

五世祖:昭明

高祖父:相土

曾祖父:昌若

祖父:曹圉

父亲:冥

弟弟:王恒

儿子:上甲微

2世系

黄帝—少昊(又名玄嚣)—蟜极—帝喾—契(约前2096年--前?年在位)—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前?年--前1875年在位)—王亥(又名振,前1875年-前1775年在位)—上甲微(前1770年-约前1720年在位)—报乙—报丙—报丁—主壬(也作示壬)—主癸(也作示癸,前?年—前1675年在位)—商太祖成汤

3成就

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使商部落很快强大起来,他们生产的东西有了过剩,于是王亥和同部落的人就用牛车拉着货物,赶着牛羊到外部落去搞交易,外部落的人就称他们为“商人”。“商人”这一名词便源于此,一直沿袭至今。所以,王亥就成为经商做买卖的“商人”的始祖,数千年来一直被商人奉若神明。

王亥最后一次经商是到黄河以北的有易氏。据《竹书纪年》记载:帝泄“十二年,殷侯子亥宾于有易,有易杀而放”。帝泄十二年,即公元前1810年,王亥和弟弟王恒一起从商丘出发,载着货物,赶着牛羊,长途跋涉到了河北的有易氏(今河北易水一带)。有易氏的部落首领绵臣见财起歹意,杀害了王亥,赶走了王亥的随行人员,夺走了货和牛羊。王亥的弟弟王恒日夜兼程逃回商丘。王亥之子上甲微非常悲愤,欲为王亥报仇。但由于诸多原因,当时未能立即出兵,4年以后,即帝泄十六年、公元前1806年,才借助河伯之师,灭了有易氏,杀了绵臣,为父王王亥报了仇。著名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在《中国史稿》中这样写道:“传说相土作乘马,王亥作服牛,就是驯养牛马,作为运载的工


状态提示:名贤篇之王亥(前1854—前1803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