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丘蒙,复姓咸丘,名蒙。齐国人,祖上鲁国人。咸丘本是地名(原在鲁国)。鲁大夫食邑咸丘,因以为氏。“齐之隐士。尝问舜之臣父臣尧于孟子”(明《邹志》)。咸丘蒙好读《诗》、《书》,曾向孟子请教尧舜孝道之故事。他引用《诗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请教如何看待舜和父亲之间的君臣、父子关系。孟子认为,解释诗的人不能拘泥于文字而妨害诗的本意,不能因诗句而妨害写诗的根本目的。只有认真去反复体会,才能真正理解诗的意义(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从而形成孟子读书不能“断章取义”“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治学观点。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位设西庑。其封爵为须城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儒咸丘氏。《孟子·万章》【四】原文:咸丘蒙问曰:“语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舜南面而立,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舜见瞽瞍,其容有蹙。’孔子曰:‘於斯时也,天下殆哉岌岌乎!’不识此语诚然乎哉?”
孟子曰:“否。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尧老而舜摄也。《尧典》曰:‘二十有八载,放勋乃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孔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哉,是二天子矣!”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
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於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馀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诗》曰:‘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此之谓也。书曰:‘袛载见瞽瞍,夔夔齐栗,瞽瞍亦允若。’是为父不得而子也。”译文:
咸丘蒙问道:“俗话说,‘道德最高的人,君主不能以他为臣,父亲不能以他为子。’舜(就是这种人)做了天子,尧便率领诸侯向北面朝见他,其父瞽瞍也向北朝见他。舜见到瞽瞍,容貌局促不安。孔子说:‘这个时候,天下非常危险啊。’不知此话是否当真。”
孟子答道:“不,这不是君子的言语,是齐东野人的话。尧活着的时候,舜并未做天子)尧到了老年,叫舜代行天子之职罢了。《尧典》上说:‘二十八年后,尧去世了,群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服丧三年,民间也停止一切乐器演奏。’孔子说过:‘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人世没有两个天子’。假若舜真在尧死以前做了天子,同时又率领天下诸侯为尧服丧三年,这便是同时有两个天子了。”
咸丘蒙说:“舜不以尧为臣,我已经领受您的教诲了。《诗经》说过,‘普天之下没有土地不是属于王的,环绕国土四周,每一个人不是王的臣民。’舜既然做了天子,请问瞽瞍却不是臣民,又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说:“《北山》这首诗,不是你所说的意思,而是说作者本人勤劳国事不能奉养父母。他说:‘这些事都是天子的事啊,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做得多呢?’所以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诗人的本意。要通过自己读作品的感受去推测诗人的本意,这样才能真正读懂诗。如果拘于词句,那《云汉》这首诗说;“周朝剩余的百姓,没有一个留存。”相信这句话,那就会认为周朝真是一个人也没有了。孝子孝到极点,没有超过尊敬双亲的;尊敬双亲的极点,没有超过用天下奉养父母的。瞽瞍做了天子的父亲,可以说是尊贵到极点了;舜以天下奉养他,可以说是奉养的极点了。《诗经》说‘永远地讲究孝道,孝道是天下的法则。’正是这个意思。《尚书》说,“舜恭敬小心地来朝见瞽瞍,态度谨慎惶恐,瞽瞍也因此真正顺理而行了。这难道是‘父亲不能以他为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