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鲁大夫后恶(即郈昭伯)。
1郈昭伯与斗鸡台
据传,村东南的土台,是春秋时鲁国季氏与郈氏斗鸡之处。
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载: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鲁大夫季孙意如(即季平子)与鲁大夫后恶(即郈昭伯)在此斗鸡,为了取胜,各自都耍了点儿鬼花招。季平子将芥茉面、洒在鸡翅上,欲以辣坏郈昭伯鸡的眼而取胜;郈昭伯则在鸡爪上暗缚铜钩,欲以利爪斗赢。结果季平子鸡大败,季氏甚为恼火,侵入郈昭伯之宫地欲自缢。郈昭伯联合臧昭伯到鲁昭公处告季氏,鲁昭公讨伐季平子,季氏请囚、请亡皆不许,季平子遂联合叔孙氏、孟孙氏,三家共伐鲁昭公,鲁昭公败而失国出亡,郈被孟孙氏所杀。
关于季、郈斗鸡台,鹂道元的《水经注》亦有记载;“浯水经平昌城北,城之东有台……,名为斗鸡台。”现在的都吉台村就是因斗鸡台而名,后人因“斗鸡台”不雅,遂取其谐音改为“都吉台”。
2季、郈氏斗鸡风波
春秋末年,政治权力下移,先是周天子已无力号令诸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而各诸侯国内的大夫的力量也越来越大,出现了“政在大夫”的局面。这种大夫专权的现象在鲁国尤其明显,鲁国的大权落在“三桓”的手中。所谓“三桓”就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庆父、叔牙、季友的后代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贵族。这三家贵族在鲁国世代相传、历任卿相,出现“三分公室”的局面。到了春秋末年,季孙(平子)氏的势力越见膨胀,鲁国的军政大事,皆由季平子专权。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季氏与郈氏的“斗鸡风波”,将鲁国上层的政治权力的斗争推向顶点。
斗鸡是当时鲁国贵族的一种娱乐和赌博活动。赌博的双方各放出一只勇敢好斗的公鸡,在场地上互相残酷厮杀,获得胜利一方的公鸡,其主人可以赢钱,这种娱乐在鲁都曲阜城内很是流行。恰好季平子在鲁都曲阜的寓所与鲁国另一家贵族郈昭伯为邻,这两家常以斗鸡为乐。季平子放出的公鸡,在鸡翅膀上偷偷撒上了芥子粉,郈昭伯家的公鸡无论多么雄壮、凶猛总是被弄瞎眼睛,连连失败。后来郈昭伯发现季平子氏斗鸡取胜的秘密,便也在鸡爪上装上锋利的小铜钩,于是反过来季平子的鸡又总被抓瞎了眼睛,而以失败告终。这件事又被季家发现,于是矛盾扩大,双方彼此指责攻击起来。
季平子在鲁国专权已久,他要郈昭伯让步,郈昭伯不肯退让,季平子怒而侵郈氏,一举占领了郈昭伯的封地。另外季平子与臧昭伯也有矛盾,还将臧氏的家臣囚禁了起来。因此,郈氏与臧氏一起诉冤于鲁昭公。鲁昭公对季平子的专权早已不满,一直想搞倒季平子,以恢复公室的权力,于是鲁昭公支持郈氏、臧氏,出兵包围了季平子。季平子看看四周是军队,已无法逃命,表示愿意搬出曲阜,归还从郈氏抢来的封地。鲁昭公不允许,季平子又表示愿意赔偿财产,囚禁自己,以示惩罚。鲁昭公仍不允许,郈、臧二家一定要杀掉季平子。在这场斗争中,叔孙氏和孟孙氏感到季孙氏一倒,他们也会先后垮台,于是一起去救季平子,并将鲁昭公派来联络他们的郈昭伯杀死。反抗三桓的这场斗争就在一天之内失败了。鲁昭公逃亡到齐国。当孔子得知鲁昭公逃到齐国的消息后,孔子也追随鲁昭公赶到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