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汉末文丑>第八十一章 杨定出兵

面对校尉杨定的决定,军司马不禁劝道:“校尉,这么好的机会……。”

杨定游移不定:“且再等等,反正最多后天胡将军的援兵应该就能到了。”

军司马提出了侧面劝道:“可胡将军不遣援兵呢?”

是有这种可能,不过杨定认为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他说道:“我营如失,则文武猛就可直抵伊阙关下,想来胡将军应是不会不来援我的。”

军司马见状,知道劝之无用,也只得罢了。

但是杨定还是不怎么困,因听了文丑扎营简陋,他索性又带着军司马去了辕门,登高远眺,只见十来里外,隐有些许不多的火光,星月之下,大多的地方漆黑一团,——时近三更,想来文丑、孙坚等部的军士都已睡了,所以看不到太过光亮。

他远望对面远处,心想:“若对面之敌非是文丑之亲带,今夜月明,倒是个极好的奔袭机会。”杨定部皆为老卒,不少人有过夜战的经历,今晚月光明亮,更是锦上添花。

不过其马上又无奈想到:“只可惜对面是文丑之亲在,我却是大意不得。”

他望了好一会儿,才下了望楼,回去帐中,刚走到半路,忽听得身后远处隐约传来一阵喧闹。

杨定赶回辕门,复又登高望之,见前边远处的夜色下,本来火亮不多的文阵三营中先是右边骤然火光大作,紧接着不多时,中阵、左阵两处的营中就像被传染了也似,也火光点点亮起。

那喧哗声就是从文阵三营传来,初时声音并不太大,只隐约耳闻而已,但随着三阵营中的火光越来越多,这喧哗声也是越来越大,不多时,传到耳中时已几乎是清晰可听了。这喧哗声中。有人声,也有马嘶,颇为繁杂。

那军司马跟在杨定的身边,见之狂喜。双目一亮,言道:“文营夜惊了!”

杨定闻言,自是又惊又喜,紧攥着腰中的剑柄,踮起脚尖。睁大了眼,仔细地远远眺望。

军司马接着言道:“校尉,文营夜惊了,我部当速点兵马袭之。”

杨定却依旧疑虑言道:“……,这是真惊,还是假惊?”

军司马恨不得握拳捶手,说道:“文武猛扎营简陋,或可疑之,如今夜惊,复又何疑?文武猛统兵东来。入我境内,是客军,前有我营,后有梁县和注城,他怎敢以‘夜惊’为诱我之计?他就不怕假夜惊变成真夜惊?……校尉,此我部出兵疾袭之时也。”

营中夜惊向来是兵家最害怕的事情,大半夜的,夜深人静,伸手不见五指,营中忽然自乱。如无敌人在前倒也罢了,最要命的是如还有敌营在前,那差不多就是必亡之局。

“文武猛极善治兵,怎会无缘无故地夜惊?”

“那中阵是文武猛之营。左为孙侯之营,右边据报说是颍川兵掾周路之营。文、孙二侯固皆名将,可这周路却是名不见闻,既不闻有何战功,亦不闻有何名声,料来断非良将。而他所统之颍川兵也多年都未曾有战,前些时,轘辕关中我军遣部袭阳城,竟不但轻松功成,而且还能轻松退回,已足可见周路与颍川兵之无能也。适才远观之,文营之夜惊就是先从周路营中起的,文武猛、孙侯是受其影响,而方才哗乱。……校尉,此必为真惊无疑。”

周路的确是至今名声不响,可阳城被袭一事,错却不在他,而是在那时的颍川太守,是颍川太守无胆,不敢去迎战,也不敢追击。只是,杨定与这个军司马却不知此节。

杨定同意军司马的分析,心道:“文丑之虽善战有谋,可也正如司马所言,前有我营,后有梁县、注城之兵,一着不慎,他便是全军覆灭之局,想来他应也不敢胆大到以‘夜惊’为诱。”

可是想虽如此想,却仍有些许犹豫。

他又说道:“文武猛主阵的营西五里处是他的主力大营,据报,其营中有两万余步骑,他主阵所乱,然我观之,他的主力大营那里却并无纷乱迹象。如我袭之,他主力来救,如何是好?”

“他那‘主力大营’里都是新卒,要是白天尚好,现下夜半,他那‘主力营中’的主将又怎敢带着新卒出营,去救文武猛?如真的带了新卒出来救援,不等我部去击,怕他们就自乱了。”

夜战这种事情不是什么部队都行的,半夜三更,视线不良,本来就看东西不清楚,又有那有眼盲症的,更是如个睁眼瞎,旗帜看不到、敌我分不明,如再加上是新卒,没有战斗经验,越是雪上加霜,确如这军司马这言,也许不等杨定去击,他们就自相践踏,惊乱而逃了。可惜的是这这军司马对于文丑之军情了解并不深,并不知道文丑之兵非是‘新卒’居多,而是老兵居多!

军司马又道:“校尉如有虑,可不用倾营往袭,留些守在营中,为我后援。文武猛轻我,扎营的地方离我营只有十里地,万一有事,我营中兵尽可急速援之,如此,即使此真为文武猛之计,我亦可在营中兵的接应下从容退也。文武猛身在客地,又值夜昏,我部一退,他定然不敢追我。”

杨定做出了决定,说道:“就依卿言!”

他当即回到帐中,传召诸曲军候、别部司马,亲点了四千步骑,自带之出营往袭,留下了军司马统率余众坐镇营中,为他后援。

杨定尽管只是个部校尉,可他”智勇兼备”,与胡轸又是同郡,早就相识,所以颇得胡轸重用,统带的乃是一个“大部”,原本足有六七千步骑之众,在颍川


状态提示:第八十一章 杨定出兵--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