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明舰队>第一百七十六章 凤阳之战之一

上海枪炮厂的拉膛线车间内,蒸汽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一支支滑膛枪被工人们拆卸开来,枪管放在炉子上加热之后,再仿制在机床上,由蒸汽机带动的机床转动,在枪管内拉出了膛线。米尼弹车间、后装线膛枪车间和后装纸质子弹车间内也是忙忙碌碌,崭新的枪支弹药走下流水线。新生产出的米尼弹、后装线膛枪、后装纸质子弹和刚刚拉出膛线的线膛枪,被暂时存放在工厂的仓库内,等到积累到一定数量的时候,这些新式武器将会被送往前线。除了生产新式火枪和改造老式火枪之外,枪炮厂还在生产大量的终极前装滑膛炮。……凤阳珠镇,这是一座因为产河蚌采珍珠而命名的小镇,淮河从这里流过。宋朝时期的黄河夺淮入海,使得淮河下游河道被泥沙填平。到了明朝,黄河回到原来的河道,但是淮河下游河道被泥沙填平,淮河水只能灌入洪泽湖,再通过多条小河流入大海。珠镇,就是后来的蚌埠市区所在地,这时候只是淮河边一座小集镇。清军探子早就探明了,琼州军修筑的铁路线终点就在这座小镇。经过清廷官员和清军将领的分析,一旦铁路线贯通,明军的水师就能乘坐火车抵达淮河,再把大小战船放入淮河中,即可顺流而下,攻占洪泽湖,先解除地上悬湖的威胁,然后打通运河通道。一旦运河被打通之日,就是琼州军大规模北伐之日。小小的珠镇,成为清军重兵集结地,五万多绿营清兵和十多万民壮集结在此地,被用来阻拦南方来的铁路线抵达此地。清军兵营大门口,刚刚用过午饭的清兵走出营门,前往河堤树林乘凉。地处副热带高压区的两淮,夏季天气异常炎热,大中午的时候,闷热的帐篷内根本无法住人,用过午餐的清兵只能去河边的树林子中乘凉。淮河边上,河堤上长着茂密的参天大树,清兵坐在树荫下交头接耳。“明狗的陆上战舰实在厉害!若是让明狗的陆上战舰来到这里,我们能挡得住?”一名看起来二十五六岁的清兵说道。边上一名满脸络腮胡的清兵道:“明狗的陆上战舰是厉害,可是离开了铁路,陆上战舰就跑不动了!只要我们阻拦住明狗修路,不让他们把铁路线修到这里,明狗的陆上战舰自然就无法过来。”“对!”一名什长模样的清兵说道,“通往我们这里的道路都被我们挖得坑坑洼洼了,到处都是壕沟土墙,明狗的铁路怎么可能过得来?”“若是明狗集结大军,全力进攻,我们能守得住吗?”刚才的一个说话的那个年轻的清兵战战兢兢的问了句。清军什长一巴掌拍在年轻清兵的后脑勺上:“你没长头脑啊?天气那么热,明狗会来打吗?等到明狗秋后出征,我们的援军也就到了!”秋季之前,将会有一批入驻朝鲜的满蒙汉八旗兵,朝鲜八旗和朝鲜绿营调来凤阳。不久前入关的驻朝鲜清军回到京城之后,图海进行了新的布置,他把主力调往保定,用来阻拦吴三桂北伐,再调遣一部分兵力,连同山东绿营来凤阳阻拦明军。珠镇以南十里内,清军挖掘了五道二十余里长,宽一丈,深六尺的壕沟,每一条壕沟的后面还有一堵土墙,土墙是用挖掘壕沟挖出来的泥土堆成的,土墙高六尺,宽一丈,上面还扎了木栅栏。土墙上面,每隔百步搭建了一座木头塔台。壕沟和土墙,构成了防御工事,用来阻拦明军把铁路线修到这里。距离清军大营十五里外,琼州军铁道兵已经把铁路线修建到此处了,但是前面的地面都被清兵挖掘得坑坑洼洼的,密密麻麻打下了梅花桩、鹿砦、拒马,再往前一点就是清军挖掘的壕沟,修建的土城,有五万多绿营清军和十多万民壮驻守此地。“前面的鞑子把防线修建得固若金汤的,我们铁道兵都没事可干了!”铁道兵士兵年遐龄抬起头来,看了一眼前面的清军防线。年遐龄虽然曾经是一名汉八旗兵,但他被俘两年多之后,经过洗脑教育和劳动改造,已经完全融入到铁道兵这个大队伍中。铁道兵也有放假的,在假期的时候,他乘坐火车来到浦口,又渡江去了南京,见到自己的父亲年仲隆。沿着铁路线,年遐龄所见所闻,对他感触极深,铁路线两边天翻地覆的变化,使得他感受到工业机器的无穷威力。休假结束,回到队伍之后,年遐龄就开始真正的反思自己,对北方的清廷,他从原来还抱着希望变成了鄙夷,他认为,北面的鞑子朝廷必败,最后得天下的肯定是王羽!虽然铁道兵的大营距离清军防线只有一线之隔,但明军的铁甲火龙就停在铁道兵大营中,清军惧怕这辆陆地战舰的强大威力,不敢来进攻铁道兵大营,更加上铁道兵大营外围有壕沟木栅栏,大营内有塔台工事,清军根本就攻不下。铁道兵把总看了一眼前面的清军防线:“鞑子是把防线修筑得固若金汤,不过我们的主力大军若是抵达,这防线也不过是不堪一击!”“两淮提督到!”正在此时,铁道兵的兵营外面传来一声长喝。王[辅]臣在一群亲兵簇拥下走了过来,走进铁道兵大营内,大营内的军官士兵们纷纷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各位弟兄们!大家不用着急,前面的鞑子堵住了我们的去路,但是我们的大帅执意要打通同吴军之间的联系,北伐之日已经为期不远!只要我们的主力大军到,对面的鞑子不过是土j瓦犬尓!”王[辅]臣拉开嗓门大吼道。王[辅]臣说完,转头对亲兵下令:“把发给铁道兵的新武器分发下去!”“诺!”亲兵拱手行了个礼。王[辅]臣


状态提示:第一百七十六章 凤阳之战之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