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瞒不过堂兄,确实如此,”在曹越面前,曹越也没遮掩什么,直接承认了,“小弟并不是同情流寇,流寇是导致北京沦陷,先皇自杀殉国的罪魁祸首,必须要被消灭。但要是听任流寇被建奴消灭,那原本流寇所占之地全都落入建奴之手,建奴的势力范围将迅速扩大,会有更多像吴三桂、唐通之流的汉奸投降建奴,替他们卖命。所以,小弟认为,现在流寇还有存在的必要,他们可以牵制建奴,替我汉人保住一片河山。现在流寇卷土重来,反攻建奴,此正是小弟所期望的。要是流寇攻击得力,那多尔衮又得头疼了。堂兄刚才所言,正合小弟之意,小弟也是觉得,并不需要急着与建奴决战,我们可以稳扎稳打,待机会合适了,再与建奴决战。”
曹越并不认为一定要冬天才能与建奴决战,毕竟冬天对火器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运河结了冰,也失去了运输及屏障功能,海路的运输也不好走。但曹变蛟所说,要以稳步的推进给建奴以压力,同时给已方准备军需的时间,也给流寇以反击的机会。
暂缓进攻,最不愿意看到的肯定是建奴,这一点不需要怀疑。
其实现在大明军队的情况也不容许马上再度进攻,因为这段时间的战事损耗的弹药数量惊人,因为各种原因损坏的火枪和火炮也很多,继续再发动战事,火炮及火枪射击的密集程度肯定不如前面,并且损坏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弹药也会接济不上。
虽然说南京兵工厂及其他兵器作坊以最高负荷运转制造火枪、火炮及炸药,但受制于技术问题及产能,每天制造的数量有限,远不能满足战争所需。现在大明近卫军中,还有一半多的人马未装备火枪,火炮的数量也是严重不足。如果先暂缓进攻几个月,那这几个月生产的火枪、火炮及弹药就可以积存下来。几个月的产量会非常可观,全部运到前方,足够使用好长一段时间了。
综合各种因素,曹越都认为。曹越并不适合再打一次大战,因此他在攻占临清及德州后,也就放慢了进攻的步伐,改进慢慢往北推进,选择合适地点构筑防线。提防建奴的反扑。
曹变蛟也这样提议,曹越更加对自己的策略有了信心。
兄弟两人就如何采取后续行动方面,继续探讨了一番,最终决定,大军缓慢北上,寻找机会再与建奴决战。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稳固山东,消灭山东境内的建奴仆从人马,并囤积军需物资,训练军士,改编红娘子和曹变蛟带过来的人马。
兄弟两人商量后。曹越也就做出了决定,将红娘子和曹变蛟带来的人马混编,编成五个近卫师,番号分别是十一至十五近卫师,近卫师的主官----参将的由原来两军中的高级将领担任。这五个近卫师当作全军的预备队,抓紧时间训练,并熟悉火器为主的战争模式。
最后曹越还是和曹变蛟说,他要向朝廷提议,委曹变蛟以高职,大都督的副手----大都督府同知。曹变蛟在犹豫了一会后。最终接受了曹越的提议。
曹变蛟是清楚,如今大明朝堂上,所有事务都是曹越和孙传庭说了算,而且孙传庭也是听曹越的。虽然具体内情他不是很清楚。但曹越是现在掌握大明实权的人物这一点他还是清楚的,因此他绝对不敢也不会和曹越争权,至少现在是这样。
曹越既然提议让他担任大都督府同知之职,助其料理军务,指挥征战,这倒正合他的意。因此曹变蛟也没推拒。他也清楚,曹越现在虽然大权在握,但根基依然不稳,军中亲信虽然很多,有能力者却很少。他这个堂兄,能力与战功都不错,曹越当然想重用。
而曹越从曹变蛟推辞他提议任大都督府大都督,转尔接受大都督府同知职务这一点上,还有主动提出改编其部,新编几个近卫师这事上,清楚了曹变蛟的心思,那就是认可了他这个堂弟的掌权,而且会积极配合。这是他最乐意接受的一点,因此原本有的担心全都消除了。
曹越也就正式提议委曹变蛟为大都督府同知的奏议急送南京,并给孙传庭写了封密信。再将接下来的安排,告诉了军中的高级将领。
只不过曹越的安排多多少少让将领们有点失望,刚刚大胜的他们,最期盼的事就是趁胜追击,再次痛击建奴,甚至将建奴赶出关去。现在倒好,他们满腔热情想继续打仗的时候,曹越却下达了暂缓攻击,缓慢北上,大军进入休整状态的命令。
只不过对曹越的命令,没有人敢明确反对和不执行,一个个都依令去执行了。
不过从海路行进的水师的行动却并未中止,他们继续北上,准备攻打天津卫。
原本他们应该比曹越所领从陆路行进的主力大军行进速度快的,但夏天时候,海上连续刮了几次风暴,延缓了他们的行进速度,还差点造成了重大损失。数次风暴过后,海上风浪依旧很大,直到曹越率军攻下聊城后,他们才有机会继续北上。
天津卫的战事打响的时间,还要往后推移。不过曹越并不担心什么,现在建奴还没发现从海路进军的大明水师战船,天津卫的防守力量也没明显的加强。只要不出意外,天津卫肯定能被最终攻取,沧州和北京之间通过运河的联络能被截断。
在与曹变蛟商量好这些事后,曹越也将随他一道回到聊城的红娘子介绍给了曹变蛟。
曹变蛟早就听说曹越和红娘子之间的一些事了,现在看到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