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重生之超级砼帝国>第四百三十六章 协调的重要性

万跃林说完,李若禹又让秦海娟接着道:“再说交付验收,混凝土首次进场前,乙方根据施工方具体的生产技术要求,向甲方提交资料,内容包括混凝土配合比报告、混凝土原材料出厂质量证明书和原材料复检报告等技术资料,由甲方技术负责人或指定人员审核签收。混凝土运抵现场时,甲方应有专人及时对对混凝土标号进行确认,并对坍落度、粘聚性及保水性等质量指标进行检查,合格后签收。若坍落度过甲方应要求乙方用二掺专用减水剂调整合格后浇筑;若坍落度过大或存在其它质量问题时,甲方应拒收并退货,不得将有质量问题的混凝土浇筑入模。严禁向混凝土随意加水或其它物料。”

“混凝土现场交货检验的取样试验工作应由甲方有资质的专业人员承担,甲方应配置包括坍落度测试、试件成型等完备的实验器具,混凝土标准养护条件必须符合温度20±2c、相对湿度≧95。当甲方不具备试验条件时,可委托甲乙双方共同认可的有试验资质的试验单位承担。混凝土交货检验的试样应随机从同一车中抽取,混凝土试样应在卸料过程中卸料量的1/4至3/4之间采取。每批混凝土试件的总组数,应满足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和结构实体检验评定以及构件施工所必需的组数。”

这时候又轮到王玲玲的了,只听她道:“甲方应在每次砼浇筑期间内指派专人对乙方送货小票逐一进行签字验收,以避免质量及经济纠纷,因甲方管理上的原因带来的一切后果由甲方自行负责。用户可以随机根据资质单位出具的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单的混凝土容重对某车混凝土之方量进行过磅抽验。规范允许误差不大于±2,若超出±2时,该次混凝土按抽检过磅实际数量计算。在对混凝土车进行过磅抽检时,需方必须通知供方派代表到场共同签证,否则不予承认。由于工地现场情况复杂,我公司一般情况下不进行现场量方。甲方在结算时期应积极配合乙方结算人员及时办理相关结算事宜,如因甲方原因未能及时办理结算,后果由甲方负责。”

李若禹笑道:“各位,我们公司也准备了三份交底资料,同时还有我公司的资质证书复印件等资料,请甲方还有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的负责人在每份交底纪要上签字确认,刚才所说的内容,上面都有,大家可以回去读一读,以便我们开展生产协作。”

说罢,王玲玲便把准备好的资料送到金小雅等对方的负责人手中签字。

完子之后,李若禹又道:“下面我来说一下生产协作当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吧!先说施工准备,下面所说的甲方,包括施工单位。甲方应在浇筑砼前提供给乙方砼施工场地及水电相关设施。甲方应积极配合乙方作好浇筑砼前期准备工作。预拌混凝土由于流动性较大,凝结时间较长因而对模板侧压力较大,模板及其支架的安全稳定对混凝土的成型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甲方应确保模板及其支架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尤其是模板稳固对拉牢固,尽量避免模板移位或爆模,导致不能正常浇筑。”

喝了口水,李若禹继续道:“甲方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平面形状和几何尺寸、混凝土供应和泵送能力、组织好劳动力和管理配备,以及周围场地大小等条件,预先划分好流水作业段、布料浇筑顺序、作业进度计划等。甲方应预先将混凝土分项工程的工程技术及施工技术向乙方进行技术交底。这个就是我们今天做的工作,当然今后有变化还要做。”

“施工现场的行驶道路必须确保行车安全,满足重车行驶要求,并保证道路平整畅顺,通行高度须有4.5净空;车辆出入口,宜设置交通安全指挥人员;夜间施工时,在交通出入口和运输道路上,应有良好的照明,危险区域,应设警示标志。施工区域出口处还应设置车辆冲洗设施,避免车辆带泥上路。”

“施工浇筑及配合,混凝土到达工地后,甲方应设置专人对进场验收合格的混凝土进行统一指挥和调度,组织好劳动力及机具设备,确保混凝土能够及时浇筑入模,并宜在1h内卸料浇筑完毕,避免混凝土在现场滞留时间过长致使混凝土质量变异,给施工浇捣带来困难,进而引发混凝土施工质量等问题。用户在浇筑混凝土时应布料均匀,避免混凝土长距离由一端流向另一端的情况,使混凝土均匀密实不发生离析。”

“甲方应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设置专人与乙方前场调度紧密联络,尽可能使前场混凝土不积压也不脱节,保持混凝土施工浇筑进度与乙方生产供应节奏保持基本平衡。一旦出现生产供应或施工浇筑因故需要间歇时,均应及时通知对方,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质量隐患。”

“我公司混凝土生产调度24小时轮班,协助生产经理负责混凝土生产、运输、泵送等全过程的计划、组织、控制与协调,确保生产秩序正常。”

“灌注桩基础的混凝土封底与浇筑,如基坑渗水量上升速度小于或等于6/in,可按普通混凝土浇筑方法进行封底和浇筑;如渗水量大于前述规定时,宜按水下混凝土灌注方法进行封底和浇筑,灌注水下混凝土应采用直径为200至250的钢制导管,其内壁表面应光滑,管段接头应密封良好并便于装拆。虽然这些是施工单位的事情,但我方也


状态提示:第四百三十六章 协调的重要性--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