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从内阁拿到了废太子的圣旨。
几位内阁老臣似是有所感,其中不乏经历过上一代的帝王更替的人,深知其中凶险。
特别是他们的皇上还特特的要在将死之际废掉之际的太子,而去执行废太子的人也是大有文章。
就是眼前这位秦王殿下。
王瓒和薛谦两人相互对视了一眼,其实两个人都只是顾着同殿称臣的面子情。
薛谦不想和王瓒这样的三朝元老扯上关系,觉得他不外是沽名钓誉。
而王瓒也不想和薛谦这般的外戚家族牵扯,哗啦啦眼见他起高楼,哗啦啦只见他高楼倒,一朝天子一朝臣,还是洁身自好的好。
眼见又是新朝将至,他们或许都将成为新帝倚重的老臣,亦或是想要拔出的眼中钉。
两人都想从对方的眼神中判断出须臾,只是,什么都没有!
这一点上,秦王做的非常干净利落。
他所重用之人,几乎都是凉州军营一脉。
饶是他的外家韩氏家族,也没有得到太大的利益。
于大周天下来说,这是好事,但是于臣子们来说,这便是危机。
习惯了掌权的人,要从门庭若市变成门可罗雀。
估计,没多少人能受得住。
秦王拿了内阁拟出的圣旨之后,想着自己的十八弟,便是对薛谦说道:“薛大人红光满面,看来最近家中要有喜事啊!”
内阁中的其他几人具是垂首,仿佛没听见这话一般。
实际上,心中早就百转千回。
秦王会执掌大权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他说出这话,可绝不是笑谈。
薛谦也极其给秦王面子,笑道:“王爷抬爱了,家中最近的确是添了个孙子,只是皇上龙体欠安,老臣觉得不宜大张旗鼓,所以满月和白日都没摆酒。”
明显就是一番说辞,可没有人会傻到去拆穿薛谦的场面话。
重要的是,秦王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而薛谦也接受了秦王的示好。
至于其他人,有的是机会。
秦王想的是先给薛谦一个警醒,免得到时候他高兴疯了。
皇十八子一旦继位,明妃就是圣母皇太后,薛谦一跃成为国丈。
这样的事情,怕他一时高兴笑死了,皇权更替,最要紧的就是别处乱子,这些个老臣便是定海神针。
有他们看着,不止现在不会有事,将来十八弟继位无法亲政,他们的作用更大。
至于将来,再说吧!
秦王的眼睛再内务五位大臣的身上巡视了一圈,朝着东宫去了。
余下诸位权臣,心思各异。
最忐忑者,莫过于薛谦。
当初秦王和薛氏不对盘,想来是因为太过年轻,不明白朝政之所谓。
以为权臣都是该死,殊不知这治大国如烹小鲜,君子小人都要有。
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不是每一个掌权者都懂的。
皇贵妃养了十八皇子后,薛谦便是明白,薛家和秦王是说不清了的。
好在最后赢的,是秦王。
将来,想必有更大的荣耀等着薛氏一门去博取。
废太子五日后,帝崩。
秦王召集内阁五位大臣养心殿议事,先皇临终授命传位与尚在襁褓中的十八皇子,封秦王为摄政王,代理超纲。
在场者有皇后、皇贵妃、宸妃、荣亲王、秦王、礼亲王、史官和五位内阁辅臣。
言毕,皇帝死不瞑目,似有言未尽。
秦王伤心欲绝不能自己,跪哭于龙床之前。
说起最震撼的人,莫过于后妃们,后妃之中最惊讶的,莫过于怀里抱着十八皇子的皇贵妃。
她睁着一双无法相信的眼睛看着自己的儿子,秦王回以当是如此的眼神。
一切尘埃落定。
空有其位的皇后被尊为皇太后,十八皇子养母皇贵妃尊为西太后,追尊十八皇子生母明妃为圣母皇太后。
宸妃和荣亲王对着一切都是抗拒的,虽然亲自听皇帝说出了遗命,但是他们母子依旧是不肯相信。
宸妃于先皇驾崩后在养心殿内大哭大闹,辱骂先皇冷酷无情,竟是如此对待他们母子,秦王无可奈何,将他们母子关押进了宗人府。
至于李贵妃,尚在禁足之中,内阁便是建议,暂时先关着,到底是废太子的母亲,在皇上灵前闹出什么丑事来那是有辱先皇。
送走了两宫太后之后,便由从前的秦王如今的摄政王代理超纲。
眼下第一要紧的,便是发丧。
李仓在养心殿外边等候了整整一日,摄政王才得空给他一句话。
让他回秦王府传令,封府,不准任何人进出。
李仓才急忙赶了回去。
眼下王爷是抽不开身的,因此府里最怕乱了。
有些人急着抱大腿的,怕是要去秦王府给王妃报喜了,只怕这王妃拎不清。
到时候出了乱子,丢人的还是王爷。
李仓马不停蹄的回到了秦王府。
首先就去长史那边发了话,不止要封府,内院外院也是不准随意走动。
这边厢李仓发号施令得意洋洋,头一回体会了一把一把手的感觉,那边后宅中的女主人王妃柏惜若便是心里发了慌,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个情况,只是派了丫鬟过来传话,要他过去回话。
李仓听了给丫鬟躬身打了个哈哈,说一会儿就过去。
可他说的一会儿,可是一下午。
王爷说了,今日他就不比回宫里伺候,先在家里看着。
特别是应新堂那边,他不在,可不能让王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