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重生三国之白马奇兵>第七十二章 结盟匈奴,重订方略

田靖之所以没有继续劝于扶罗,而是直接问“不知单于是否准备好了”,是因为他已经猜到了于扶罗愿意跟他结盟的真正理由了。那就是鲜卑单于蒲头真的领兵南下了,不是他们派去的疑兵,而是真正的鲜卑铁骑。

于扶罗见田靖有此一问,也不隐瞒,回答道:“一片草原上不可能同时飞翔两支雄鹰,鲜卑人曾经是匈奴王的奴仆。如今仆人爬到主人头上作威作福。匈奴和鲜卑早晚有一战,这是我们的宿命,却不是你们的。汉人,你们可想好了,同我们结盟将让你们面对最强大的敌人。”

田靖听完于扶罗照实回答,便也不绕弯子了。对于扶罗说,“当年单于抱着对大汉的信任选择内附,结果差点失去了继承权和领地,您对我们汉人不信任我能够理解。但是如今不同,我之所以提出和单于合作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利益,匈奴的出路在草原而不是内陆,而我河东的发展需要打通从北地到幽州的通路。单于的敌人是鲜卑,如果匈奴战败,只怕鲜卑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我河东了,如今真所谓唇亡齿寒,所以我们结盟的诚意请单于放心。”

于扶罗点头同意,问到:“不知道征北将军觉得我们当如何合作呢?”

田靖道:“据我所知,匈奴如今所确定额不只是盐铁,更主要是人口。否则两万骑兵就是匈奴发展的上线。”田靖见于扶罗没有反驳,继续说道,“靠匈奴人自己生儿育女,就算草场广阔,没有天灾,增加一代人口至少也要十几年的时间。匈奴以前增加人口的方式是劫掠汉人以及比匈奴弱小的草原民族部落,把他们变成匈奴的奴隶,如今只怕很困难。目前来看,增加人口要把目标放在鲜卑和它的附属部落之上了。”

于扶罗:“征北将军说得容易,如今我不打鲜卑的主意,他们都要打到家门口了。我们自保尚且有难度,又谈何打败鲜卑增加人口呢?”

田靖接道,“单于莫急,如今我说的和单于所担心的看似是两件事,实则是一件事。我知道单于目前只有两万人,蒲头单于同样知道,这正是他敢南下的原因。当年鲜卑檀石槐单于麾下号称控弦之士十万,但是到了和连之后,至少有一半部落背叛离开,蒲头单于固然有一统鲜卑之心,只怕比起檀石槐的雄才伟略还要差上许多。此次鲜卑倾巢南下,最多不过五六万人马。如果单于麾下突然多出三万兵马,这一战胜负之数只怕就不一定了。而且蒲头并不知道我河东军参与到了这一战,这就是奇兵也是变数。我们与鲜卑一战,不仅要打,还要把他打疼,打得他十年不敢南下。到时候大片的草场,以及草原上的弱小部落都是将是匈奴的领地。”

于扶罗听完也是很激动,问到,“听闻征北将军在河东不过五万兵马,前一段河东败给曹操,连半个河东郡都丢了,如今将军能派出三万兵马支援我们吗?”

田靖笑道,“河东之战我军先败后胜,实力并未受到大的影响。当年黑山张燕十万兵马尽归我和河东,如今我军实力绝不止表面看到的规模。”

于扶罗听罢一喜一忧,喜的是河东实力雄厚可以依仗,忧的是河东实力太强未来受制于河东。便问道:“然则此次合作以谁为主?”

田靖听出了于扶罗的顾虑,说道“草原作战,匈奴比我们汉人更有经验,自然以单于为主。此次大战相信有两个主战场,一个是如今的美稷王庭已经建城,只怕鲜卑一定是要攻打的。鲜卑族不善攻城,我愿意派北军一营七千兵马助单于守城。另一个战场就是草原骑兵的真正对决之战,我河东骑兵一军约一万三千人愿意全部进入草原帮助单于作战。”

于扶罗一听,“这样将军出兵两万,也不少了,只是刚才说到三万人马,不知道其它人马何来?”

田靖道:“这就是我前面说的帮助单于增加兵马的关键。我河东百姓身处边地,大多有骑射的基础,只是缺少马匹,缺少像匈奴骑兵一样的作战经验。我愿意从民壮中选出一万人,交给单于。希望单于将其与匈奴兵马混编,这样能在短时间内增加匈奴骑兵的人数和战力。这一万兵马日此战之后也交给单于管理,十年之后单于强大之时,再还我一万骑兵便可,单于觉得如何?”

于扶罗一听颇为意动,这一万人可是交给自己的,这可是迅速壮大实力的办法。于扶罗想来想田靖给自己的好处太多了,总觉得有些不踏实,便又问到:“将军只要北地到幽州的通路这么简单?”

田靖道,“北地到幽州的通路是河东的生命线,一旦河东有事,我幽州的兵马可以西进支援河东,万一河东守不住,我可以把河东的的实力全部撤到幽州。这么一条生命线不可谓不重要,只有在盟友手里我才能真正放心。不知单于可愿意与我河东结盟?”

于扶罗听罢,终于下了决心,左贤王安排下去,我要与征北将军歃血为盟。不一会儿,一应物品准备完全,匈奴单于于扶罗,左贤王呼厨泉,征北将军田靖,安汉将军徐晃四人分别代表匈奴与河东歃血为盟,共同进退。

田靖留下安汉将军徐晃与主簿杨修和呼厨泉商议后续双方如何配合军事行动以及如何征调民夫加入匈奴军队的事宜,自己则领了亲兵快马加鞭赶回平阳去了。

田靖回到平阳之后,首先命人请张燕、徐庶、胡才、赵俨、魏延五人过府,把与匈奴结盟之事说了。四人听罢大喜,徐庶


状态提示:第七十二章 结盟匈奴,重订方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