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抗战之最强战兵>第六十一章 虚虚实实(1)

“我当然有后续的作战计划,否则我们为什么要拿下济州岛。”在麦克豪森不屑跟手下的军官们解释舰队为什么要返回胶东半岛的时候,远在胶东的卓飞却在用最为简练的言语向薇薇安解释自己接下来的作战计划。“英国人已经撑不住了,根据我们目前掌握到的情报显示,德军虽说武力开辟更多的登陆点,但他们已经把目前的三处登陆点向外扩张了至少两倍,为了不让德军后续部队继续登陆,英国人遭受了难以想象的伤亡。”

“如果不是美国舰队从背后偷袭了日军派往英吉利海峡的联合舰队,并且重创了德国潜艇部队,或许我们现在已经能听到英国本土陷落的消息了。”卓飞面前的大幅地图上已经标满了箭头和圆圈,就在卓飞跟薇薇安说话的时候,从外面快步进来的一名情报参谋又送来一条最新情报,而卓飞面前的地图上被作战参谋再次添加出一个箭头。

“看看吧,日军在美国本土已经打疯了,有墨西哥人帮着领路,日军再次增兵,如果被他们拿下整个佛罗里达,我想美国人的日子也该不好过了。”情报参谋送来的情报是关于日军在美国境内的最新动向,或许是日军联合舰队在英吉利海峡的失利,使得进攻美国本土的日军开始发飙,拿下佛罗里达便意味着美国人将会失去至少三分之一建造船舶的力量。

实际对于日军联合舰队在英吉利海峡的势力,卓飞并不会感到意外,自从美国海军的太平洋舰队在日军联合舰队手里吃了大亏之后,便一直在研究日本海军的战术战法。这次日本联合舰队接到德军邀请赶去英吉利海峡助战,自然也逃不过美国军方的注意,重新组建起来的新太平洋舰队早就在等着这一天了。

为了重建太平洋舰队,美国政府调集了几乎所有的船舶工业厂商,在本土步兵苦苦支撑的同时,工作重心转移到重建太平洋舰队的事务上来。美国人知道,如果不能击败日军舰队截断日军的海上通道,即使他们的地面部队击败日军也无济于事,因为日本人可以依靠舰队源源不断的调集部队来美洲大陆继续作战。

在本土遭受日军进攻、英国本土即将遭受德军全力攻击之时、麦克阿瑟即将反攻菲律宾之际,美国政府和军方依然坚定不移的在重建太平洋舰队。此时美国强大的工业基础发挥出威力,终于在得知日军联合舰队即将赶去英吉利海峡助战之时,重建太平洋舰队并大量装备保护伞提供的新式武器和装备。

保护伞提供的机栽火箭弹武器,已经成为美军舰载机的制式武器,用过此武器的美军飞行员都说火箭弹武器要比航炮威力大,而且杀伤效果强悍。在卓飞接到美军新太平洋舰队出战的消息之时,英吉利海峡早已经战火遍布,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一向傲娇的英军飞行员们也不得不拿出吃奶的劲头来应对敌人,其中一部分英军飞行员甚至在座机负伤之后,驾驶战机与对手同归于尽。

数千架战机的对战盛况空前,英吉利海峡的海面上满是战机残骸,几乎每一分钟都会有中弹的战绩坠海,而这些中弹坠海的战机中,绝大多数都是德日战机,因为他们没有配备可以用作对战的空对空直瞄火箭弹武器。新式武器的出现令德日战机飞行员们措手不及,而且对方使用的这种新式武器似乎还有群攻效果,这也使得德日战机飞行员不敢贸然集结在一起。

老话说的好,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此时拼死一搏的英军飞行员恐怕都是些不要命的。敢死队似攻击方式也不再是日军和中国军队的专利,背水一战的英国飞行员们同样能抛开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面对疯狂如斯的英国飞行员和犀利的火箭弹武器,与之对战的德日战机并未占到便宜。

而正当双方战机几乎两败俱伤的时候,一直没有出手的美国航空部队适时出击,渔翁得利的美国飞行员们几乎用一种横扫一切的优势,将来犯的德日战机尽数赶了回去。不等戈林派出第二批战机为海军提供火力支援,美国轰炸机群便已经出现在海峡上空,密密麻麻落下的空爆炸弹几乎遮挡住整个海峡的天空,在连续不断的爆炸声中,德日海军可算是吃了大亏。

保护伞提供给美英的空爆炸弹还是第一代产品,可是架不住美国工业体系的强悍,在第一代空爆炸弹的基础上,美国军方研发出改进型空爆炸弹,一举将空爆炸弹的威力提高数倍。德日海军根本没有见过这种凌空爆炸的新型炸弹,在付出大量战机的损失之后,美英联合航空部队也给德日海军造成较大损失,其中日军联合舰队的损失也不算小。

如果德日海军认为此番战斗会就此结束,那可就是想错了答案,联手之后的美英战机群不仅仅给了德日海军迎头一击,而且重建之后的美国新太平洋舰队随后也加入战团之中。美国这次是发了狠的,如果不能借助此次机会重创或是彻底消灭日军联合舰队,美国本土就会一直处于被侵略的境地之中,为了美国的将来,美国政府和军方不介意第三次重建太平洋舰队。

德军急于借助日本海军的力量全力进攻英国本土结束欧洲战事,而背水一战的英国人则四处吃奶的劲头拼死一战,美国海军更像是打了鸡血一样亢奋,试图把日军联合舰队彻底留在英吉利海峡。欧洲战事终于爆出小**,在分析过欧洲各方兵力对比之后,卓飞只是吩咐幕僚团们留意欧洲战事,


状态提示:第六十一章 虚虚实实(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