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抗战之最强战兵>第七十八章 战线南移

隶属保护伞的荡寇军紧守南部战线,与日军形成对峙状态,而北部的朝鲜独立军却使出游击战术连续出击,对南下日军造成较大伤亡。如此诡异的战事,令日本内阁和天皇顿感压力,就连已经返回日本本土的近卫文磨都感觉帝国可能即将失去对朝鲜半岛的掌控。怎么办?日本内阁再次召开紧急会议,可是商量来商量去,也没能拿出一个好办法来,最后不得不决定下令南线日军对荡寇军实施一次试探性的进攻。

朝鲜半岛南部地势还算平坦,虽说并不很能满足装甲部队大规模作战的需求,但至少南线日军已经能把装甲部队用于进攻作战中。战斗打响的有些突然,起初只是双方士兵之间的冷枪对射,之后的几分钟里,已经陆续有机枪和迫击炮加入战斗,半个小时之后,双方间的交火已经演变成为一场正式的阵地战。

在没有真正摸清楚对方的实力之前,南线的日军恨狡猾的实施了火力侦察的手段,但与之对峙的荡寇军也不是吃素的,自始至终都没有动用太多的重火力武器或者暴露出自己的实力。“既然他们不听话,那就教教他们应该如何做一个听话的孩子好了。”卓飞的命令随后被下达到前线作战部队手里,接到可以随意出击的命令,荡寇军指挥层随即拿出早就制定好的作战计划,准备向对面的日军防线实施一次穿透性打击。

穿透性打击是荡寇军指挥层根据现有装备制定出来的一个强击作战战术,战术展开之前,先在对方防线上寻找出一处薄弱点,之后用覆盖性炮火为装甲部队开路,最后用装甲部队为前锋对敌军防线实施强火力突击,已达到彻底击穿敌军防线的战术目的。依照荡寇军目标所装备的武器装备规模,自然是有这种底气的,而且荡寇军这边已经准备好了多达十几个火箭炮营备战。

荡寇军的指挥层并没有把行动的时间安排在夜间,相较于一直试探性进攻的日军,荡寇军更愿意在白天堂堂正正的击穿对手的阵地和防线。就在双方混战的第二天清晨,早已经集结完毕的荡寇军主力部队,对与之对峙的日军发动突袭,担任此次突袭前锋的便是荡寇军的独立装甲师。十几个火箭炮营同时开火,在日军最意想不到的时刻,将过千枚火箭弹砸向日军阵地和防线上。

已经经过多次改进的新型火箭弹不管是在装药量还是在威力上,都远胜犹太独立军装备过的第一代火箭弹,而处在火箭弹覆盖性打击范围之内的日军官兵们,则成为这种新型火箭弹的初次登场的体验对象。过千枚呼啸而去的火箭弹在空中留下满目烟迹,就在下一秒,日军阵地和防线上却已经腾起连续的烟火,数千平米范围的日军阵地早已经被这些腾起的烟火彻底覆盖。

覆盖性打击的效果是极其惊人的,虽说其中会出现些许的漏网之鱼,但随后出发的装甲部队却会彻底断绝掉这些漏网之鱼的逃生之路。更换好火箭弹的火箭炮部队对日军阵地实施递进式打击,而配合装甲部队作战的大批步兵已经呼啸着冲进日军阵地里,并顺着已经被突破的日军阵地向两侧扩张开来。

只是一次强火力覆盖性打击和装甲强突,就击破对方的防线,这对于荡寇军的指挥官们而言根本不算什么,可对于日军而言,这可就是个不亚于天崩地裂般的噩耗。自己这边费心巴力构筑起来的防线根本没能抵挡住对手的突击进攻,而且人家这还是一次性进攻便突破了阵地,曾经痛斥过东北日军无能的朝鲜驻屯军军官们这下可算是真正领教到了保护伞的本事。

枪炮声、喊杀声混成一片,在这段长约2公里的日军防线上,已经被荡寇军同时凿出两处突破点,不管驻防在这里的日军如何补救,杀进日进阵地里的荡寇军士兵却已经是越来越多。率先攻破日军阵地的独立装甲师没有丝毫的迟疑,也根本没有跟左右阵地上的日军进行纠缠,而是按照作战计划携带部分步兵直接越过忠州直奔大田而去。

大田的归属对于保护伞而言,远比拿下日军在忠州一线的全部防线重要,一旦被荡寇军拿下大田,保护伞便可以对大田左近的朝鲜半岛西海岸实施全面控制。屯兵仁川的卓飞早就已经做好了通过海路向大田方向运送兵力和物资的准备,一旦独立装甲师拿下大田,保护伞集结在仁川的部队便会马上南下在朝鲜半岛西南海岸登陆,对大田南面的光州实施合击。

在卓飞看来,日军绝不可能允许保护伞进占光州,所以朝鲜日军就必须要调派足够多的兵力对西南海岸实施固守,而这恰恰是卓飞最希望看到的事情。日本人急于扩大在美洲大陆的战事,不仅仅从远东地区抽调大批关东军去美洲大陆,还抽调了很多原本驻守在朝鲜半岛的驻军。目前日军驻守朝鲜半岛的部队在兵力规模上要优于保护伞和朝鲜复国党联手之后的21万兵力,但朝鲜日军中却大多充斥着从本土调来的后备新兵,有的日军部队中甚至有大半兵力都是从未真正上过战场的新兵。

如此一来,占据兵力优势的朝鲜日军根本不被卓飞看在眼里,况且保护伞还在南亚五国源源不断的征召后备土著仆从军。“你们不要去在意仆从军的伤亡率,只要我们的荡寇军和侦查部队没有出现较大伤亡,你们就只需要记住一件事情,那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我这边会为你们装备好物资补给。”得知独立装甲师已经越过忠州杀奔大田,卓飞马上命令在


状态提示:第七十八章 战线南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