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一路绝尘>1204.举手之劳

1204.举手之劳

不过在所有宣传活动中,反响最大、效果最好的无疑还是汤涌的那个交警中队开始的街头对往捐款箱塞钱的那些路人敬礼表示致敬的举动。"请让我来帮助你"的捐款箱就放在繁华街头十字路口人行横道斑马线的几个遮阳篷下,来来往往的路人只要往捐款箱里面扔钱,都会有执勤的警察敬礼表示感谢,自然效果好得惊人。段聪聪在报上发表的一篇评论中高度评价了交警和市民的"举手之劳"。

"举手之劳无须付出多大的代价,也无须多多的成本,简简单单,一举手,一抬足;一元钱、一个敬礼就可以做好,却能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意料不到的好的效果。举手之劳有的是一种传统习惯,看似简单,但却反映出一种内心的美德。"那个女记者写的很温馨:"与惊天动地的奇迹相比,举手之劳微不足道,但由小见大,细微之处见精神。一个人要想成功,不仅要干大事,还要从小事做起;不仅要做好份内的事,而且还得做好份外的事,细节决定成败。只有注意细节的人,才能全心投入,对待工作严谨认真;习惯举手之劳之人,才是*怀宽大,能替他人所想,把他人放在心上的人。社会需要温暖,人与人之间需要真诚,如果我们人人在路过捐款箱时都献出一点爱,羊城的每一个警察都向那个交警中队的同行们所做的那样,都来点举手之劳,社会发展将更加美好。"

电视台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个宣传**社会、警民关系融洽的机会,就会在街头躲在车里进行**,结果却拍到了非常感人的一幕:每一辆路过那个街口的车辆在捐款箱前面都会放慢车速,和出入无人值守的停车场时一样,自觉自愿的往箱里投币,正在执勤的警察就会向他们举手敬礼,奇怪的是,没有人着急,也没有人闯红灯,更没有造成交通堵塞,秩序井然,依次通过。记者随即找到一个投过币的挂外地牌照的车主进行采访,那人回答的非常好:"举手之劳的事情为什么不去做?以往遇见警察向我敬礼,不是罚款就是扣驾照,现在是表示感谢,这才是人民警察的形象,这才是共同营造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良好氛围。"

因为汤队领导的那个交警中队负责的是正是人民北路、海珠北路和解放北路这样的老城区的中心地段,车多人多,往往没过多久,那些有机玻璃的捐款箱很快就被装满了,打个电话就有银行的金融押运车赶过来,各家银行都在争相表示免除点钞的所有费用,也在用实际行动表现自己的一份爱心。

可是这样的表现还没有扛过两天,汤涌就在叫苦不迭,说是如果自己想到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就绝不会同意我的所谓创意。他在电话里抱怨道:"敬个礼既可以对有爱心的市民表示感谢,又可以让大家改变对警察形象的认识,说得对,也说得简单,你来做做试试?一个可以,十个八个也可以,上百个也可以坚持,可是一天上万个敬礼就是个铁人也会吃不消的!"

"看看人家赖广大,往出租车前面贴一标识,就可以爱心无限;看看人家严小楼,往货车上刷一标语,就邮件蜂拥而来;阮红旗把他的人往街上一撒,人人挎一肩带,就成了爱心大使;张永仁搞了个大小姐的宣传广告,就名利双收,业务多得要命!"那个交警中队长在说着:"刚刚听说,程根球向所有的房企发出呼吁,每售出一套房,向这个活动捐赠一千元的爱心,结果他那两栋刚刚拿到预售证的楼盘没到半天就被抢光了!"

"那是因为程哥的楼盘的位置好,又是最时髦的学区房,当然就销售火爆!你见过皇帝的女儿有嫁不出去的吗?"我在安慰他:"那个漂亮的户籍科的女警难道没有对你进行通报吗?汤哥的光辉形象如今已经上了《羊城晚报》的头版!人家电视台的主持人是怎么说的?爱心传递,重塑人民警察的爱民形象!"

"说得对极了,爱心传递!谁***给我出的这种馊主意?谁又来接过我手里的这个烫手的土豆?说得对极了,重塑形象!可谁直到现在是三伏天?谁来关心过我们晒成黑人的形象?"那个一脸严肃的交警在骂着:"你***和区家大少吃肉,我们可连口汤也没喝到,再这样下去,我可要躺倒不干了!"

"千万别那样做!"我在给他报告最新消息:"你们交警总队的中队长和政委刚刚离开中联保险,对你们中队率先采用这样的形式加入这个中联保险倡导的公益活动大为赞扬,据说已经决定在全市的交警里面推广你们的做法,加强警*系,改善警民关系,他们还将动员机关的人员到你们那里进行支援,到你们的值勤点去参加现场捐赠呢!"

"哪又能怎么样?"汤涌的声音已经是筋疲力尽了:"我现在连抬起胳膊敬个礼、说一声首长好也无能为力了!"

"知道蒲松龄吗?人家曾先后参加过四次科举,却从未及第,但他并未因此颓废,在镇纸上刻着这样一幅对联: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以此自警自勉,最终,凭着自己坚持不懈的精神,完成了那部《聊斋志异》。"我在电话里给他鼓劲:"不管承不承认,大家都知道邓公是不太读书和学习的,连毛爷爷也曾经批评过他这一点。可邓公就是偏偏喜欢这部书,叫人将书拆成活页形式,看一页一个鬼怪故事,蒲松龄地下有灵,也会感激不尽的。"

"对不起。"他


状态提示:1204.举手之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