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一路绝尘>198.小叫化

198.小叫化

二十一年前的那个时候还没有全民经商,竞争也还没有很**,为人处世还在和为贵。火车站前的小吃店也就只有两家,利润很高,生意也比现在好做多了。因为列车都是夜晚和凌晨开出,那些旅客都属于一种住店睡觉划不来、不睡觉又很无聊、等来等去就会饿的状态,就会走进二嗲嗲的小吃店,炒上两个菜,吃上一碗饭,喝上一些酒消磨时光的。

尤其是那些从武陵大山深处走出来的等车赶路的山民,在慈利县城更是无处可去,到了夜半三更天气还是有些冷的,能够走进暖和的小棚,买上几个白面馒头,要上一碗热腾腾的米粉,那些烈性的汉子就可以一边把一瓶烈性的白酒喝得一滴不剩,就可以三五成群的坐在小桌前抽抽香烟、打打扑克、玩玩花牌来打发时间。

那天就是这样。凌晨两三点钟的时候,二嗲嗲的小吃店里一下子来了六个准备乘火车去修铁路的民工,都是大包小包的带着铺盖行李,加上原来的几个,一下子就把小棚的四张桌子给挤满了。那是那年的冬天,从两天前就开始下雪,雪下的不大,可是慢悠悠的一直没停,就把慈利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北国风光。那样的天气、那样的凌晨没有人会呆在外面,不是躲在被窝里睡觉,就是找地方喝酒。那几个民工也正是如此,要了一堆馒头包子,一人一碗面条,还有散装白酒,就大呼小叫的说起话来。

一个人忙前忙后,还是忙得不可开交,不过酒在酒坛里装着,馒头包子在蒸笼里热着,只要帮他们下几碗面就行了。二嗲嗲掀开小棚门上遮着的厚厚的棉帘出去把炉灶的火打开的时候,就看见炉灶口站着一个小叫化在烤火取暖。

这样的情况不仅当时很常见,现在也会看见。谁都知道那些乞丐最难熬的季节就是冬天,尤其是天上飘雪、滴水成冰的三九天。因为缺衣少食,也因为居无住所,不像现在到处都有救助站,只要一个电话就可以被送进去,热水热饭热被窝,还保证去留随意,给一张回家的免费车票,可还是有绝大多数乞讨者不愿意。原因很简单,原来的乞讨者真的是饥寒交迫,现在的那些人更多的是一种职业,通过作秀来赚取同情的同时也赚取金钱。报载,羊城的一些职业乞讨者不愿意去救助站,因为吃饭没有酒喝,睡觉没有女人陪。是不是有些新旧两重天的感觉?

那个小叫化头发长长的、眼睛大大的,瘦得皮包骨,脸上是厚厚的一层煤灰,一看就是从那些北煤南运的煤车上下来的;不知在外面流浪了多长时间,也不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二嗲嗲只是知道这么冷的天,那个才十来岁的孩子的身上居然没有穿棉衣,有一条不知从哪里偷来的红色绒裤套在腿上显得很刺眼。小脚丫光着,用麻袋片包着脚,可不知鞋到什么地方去了。脖子上围了一条女人的围巾,肮脏的已经辨认不出原来的颜色了。天气实在太冷,那个小男孩脸上冻成了青色,飘到头上的雪片融化了,头发湿漉漉的,就一声不响的站在炉灶口取暖。

看见正在倾听她的回忆的那两个漂亮女子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二嗲嗲就在对她们解释说:"这样的事很平常,到了冬天,封了火的炉灶口是那些叫化取暖最喜欢的地方。看习惯了也就是那么回事,谁不都有自己的命吗?"

二嗲嗲信命也信神,有空的时候还会到庙里拜菩萨。一转身进去就拿了两个热馒头塞到那个冻得瑟瑟发抖的小叫化的手里。一边打开封住的炉灶口,一边往炉膛里添煤,一边对那个小叫化说话:"快点吃,吃完了换个地方烤火,别妨碍我做生意。"

那个小叫化不知嘴里咕噜了一句什么,声音太小,二嗲嗲没听清,她正忙着呢,掀开门帘就进去了。不过马上又出来了,她得把洗好备用的大白菜拿进去当面条的配菜。时间太快,那个小叫化还没来得及走。二嗲嗲没有催促他,随意望了一眼就愣住了:那个时候的馒头不是像现在这样小得和窝窝头似的袖珍得很,而是又白又大、二两重的一个,而两个这样的大馒头仅仅只是转瞬之间就没了,被那个小叫化给吞进肚里去了,而他的小嘴边连一点馒头沫也看不见,二嗲嗲就知道他饥饿到什么程度了。

二嗲嗲望了一眼四周的冰天雪地,望了一眼连绵不断飘落的雪片,望了一眼那个骨瘦如柴的小叫化脚上包着的麻袋片全都被雪水湿透,叹了一口气,就把那个小男孩拉进了自己的那座很暖和的小棚。给他找了一条毛巾,用力的将他头上的湿发搓干,找了一双大人的解放鞋让他把脚上的麻袋片解开,拿了一件副站长忘在这里的厚厚的棉背心给他套上,把那个小叫化领到热气腾腾蒸着馒头包子的炉灶前的小板凳上坐下,叹了一口气:"嫩伢子(武陵话:小孩子的意思),几天没吃饭了?饿极了不能一次吃太多。等我帮客人下了面条也给你吃一碗。"

那个被二嗲嗲叫做嫩伢子乍一下从寒冷中来到暖和的小棚里,神情还有些呆滞,可是小叫化的眼睛里就有了些泪水流出来。二嗲嗲二十一年后对来寻找嫩伢子的那四个人解释说:"我也是个女人,虽然没有孩子,也有母性的慈爱。"

嫩伢子就坐在炉灶前的那个小板凳上慢慢的把那一碗烫嘴的面汤给喝了下去,就能感觉到被冻僵的身体慢慢的变得暖和起来,血液又开始可以正常的流动、心脏也恢复了正常的脉动。他是


状态提示:198.小叫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