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一路绝尘>1001.窃钩者

1001.窃钩者

人生在世,谁不曾被小偷光顾过?

有人称,我国是小偷最多的国度,当然肯定会被外交部的那位发言人严词否认的。其实根本不必这样睁着眼说瞎话,谁都知道我国是人口大国,就是多几个小偷有什么值得不好意思的?谁都知道我国是文明古国,当欧洲人还在茹毛饮血的时候,我国在商业初兴的先秦时期,小偷就已见诸于市井了。《庄子》曰:"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窃钩者就是小偷,趁着拥挤混杂,乘人不备,将他人束腰紧身的包裹偷走。此等技能,比起今日用镊子在人多的闹市寻机下手的扒手,似乎要更胜一筹。

小偷的别称又叫三只手、蟊贼、*包的,梁上君子的称呼最为文雅,当然手段也最厉害。笔者所在的塔楼有27层,百米之高,私人高档住宅,保安森严,一至四层属于商场,大理石的墙面,无攀爬的可能,唯一的破绽就是从*层天台顺排水管而下,可是排水管上早已涂上了黄油,一旦失手,可就是一命呜呼。然而即便这样,还是时而会有小偷光顾,偶尔被住户无意中看见,大呼捉贼,于是看见小偷跃出窗外,在各楼层之间空调隔板上跳跃而下,转瞬之间就不见踪影,的确配得上梁上君子的名称。

可是小偷多半不是这类的梁上君子。小偷是随着私有财产的发展而出现的特殊人群,种类很多,也有行业分工,有专门翻墙入室行窃的飞贼,也有用利刃割破他人衣服、窃取随身财物的扒手;有靠扒火车为业的铁道游击队,也有吃水路饭的。其中,有一部分因为多在繁华街市上活动,在公交车上、火车站、商场、闹市等人流拥堵的场所窃取他人财物而更易于为人所知,现在多指的小偷就是此类。

小偷里面的人很复杂,有见财起意的,也有精通此道的;有被生活所迫的,也有喜欢这一行的;有偶尔为之的,也有以此为生的;有和云游和尚似的漂浮不定,也有守着自己的地盘的;有很随意性的,也有很针对性的;有盗亦有道的,也有冷酷无情的;有十分搞笑的,也有十分讨厌的;有自己认识的,也有连个照面也没打过,自己的钱财就被他顺手牵羊的;有手段笨拙的,也有偷术之高实在是令人不可思议的,比如燕子李三。

以前,小偷多是独自行动的,明代冯梦*的《警世通言》就有:"仔细看时,袖底有一小孔,那老者赶早出门,不知在哪里遇着剪绺的剪去了。"当然也有也有拉帮结派、团体作案的,清代的《檐曝杂记》里载有一事:有人在京城的戏馆等朋友,将随身携带的二千钱放在身前的桌面上,三个穿戴整齐的小偷进来,其中一人装作与等人者相熟,一见面就躬身作揖;等人者不知是计,也起身回礼;趁他躬身的一霎那,旁边的扒手便把桌上的二千钱偷走,挂在肩上;礼毕,扒手又假装是认错了人,马上道歉。等人者愕然回到座位,发现钱已经被偷走了,赶紧追问店伙,而这时,偷了钱的扒手还假装好心,数落他不该掉以轻心,把钱放在桌面,应当像自己一样,把钱挂在肩膀上。由于没有证据,等人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扒手把自己的钱拿走。

小偷的作案工具常有刀片、镊子、钳子等等,也有徒手作案的。作案方法很多,有障眼法、试探法、割窃法、表演法、搭讪法、群堵法、冲撞法等等;小偷不仅会常用拥门的招数,还会使出、声东击西等方式;会用衣冠楚楚的白领打扮、也会在下手前用火力侦察;既能用刀片割,也能隔山取火;既能贴身偷盗,也能飞象过河,还能釜底抽薪,当然就防不胜防了。

虽然每个失者的损失不大,可是数量众多、层出不穷,自然就会破坏正常的城市秩序,危害社会治安,也破坏**社会,更可能影响到中国梦的实现,所以历代官府都将小偷作为重点打击对象。清代京城负责治安的官员就曾经承诺:"街市小窃俗号小绺者,倘被其窃,苟鸣之官厅,三日之内,无不返者。"由此可见,警察对于管区内的小偷,其实早以了然于*,不过就是睁只眼闭只眼、懒得理会罢了。广州钟南山笔记本被盗被火速找回,日本游客在江城自行车被盗被神奇找到都说明了这一点。就和影视剧一样,总有人扮演好人、也总有人扮演坏人一样。

虽然怨声载道、虽然牢骚很多,可是由于现在的警察很忙,除了**,还得创收,加上法律上调了被盗价值的上限,对首次作案者从轻处罚,再加上警察与小偷也是熟人熟面,低头不见抬头见,私下说不定还有些哥们交情,即使谈不上包庇袒护,至少办案人员对小偷采取的是一种**的态度,失窃报案十之**都会不了了之,就算是当场**,扭送公安机关,也许那个见义勇为者刚刚离开,那个小偷也大摇大摆的被放了出来,该干嘛照样干嘛。

清代的那本《清稗类钞》记载:有女郎乘车,见车旁一位年轻书生的身后,悄然跟着一个扒手,正伺机行窃,女郎嘴角轻撇以暗示书生,书生觉而斥之,扒手遂去。过了一会儿,车转入一处僻静的小巷,早已埋伏在此的扒手,竟然用刀划破女郎的嘴角,以此作为报复。而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思想的解放,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德观荡然无存,主持正义者被打被杀的比比皆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就是最好的选择,个人主义的思想和态度风行一时,加上体制腐


状态提示:1001.窃钩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