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之大谋士>第九十六章 文和北上,文优南下(1)

这天下间没有不败的人,有的只有不败的信念。

有着天下第一武将之称的温候吕奉先,不也败过不少次,不要说这失败因为很多的原因,这败就是败了,再多的借口也掩饰不了,你失败的结果。

安镇心里清楚,所以他才要求一场战争下来,他只能败一次,除此之外不能再多一次!

自从那一战张勋死在安镇手上后,纪灵手下的那些将领就没有多少愿意出去送死。

虽然荣华富贵很诱人,但这自己的小命可是更加的重要,若是自己的小命都没有的话,要那些荣华富贵做什么!

当然有这种想法的都是从军多年的老油条,这军中毕竟还是有那些气血方刚的年轻人,他们可是没有这样那样的顾忌。

这样的一个时代,在他们看来,正是给他们扬名立万,名留青史的好时代!

如同安镇这样的人,军中纵然是把安镇此人传的如何神勇,但这对于他们这些人而言,却是一个笑话。

“公蒙,外界的传闻你也莫要在意,张公何等人物,岂会被一个无名小卒给斩于马下!”

那个被人叫做公蒙的人正是张勋的儿子张晃,一个名不经传的文官!

没有听错,正是一个文官,很多人就会纳闷了,他老子是一个武将,那他儿子怎么会是一个文臣。

这还要从几十年前说起,那个时候张勋还是一个在江湖上游荡的提剑游侠,在那个时候他救了一个人,也是因为此人,从此他走上了一条他从来都没有想过的路。

不过也正是因为此人,才让张勋有了张晃后打消了让儿子从军的念头,转而成为一名文臣。

张勋未死之前,张家可以说是盛极一时,但就算如此,也不代表着张家可以如同荀家、陈家那个样子。

这一切都是因为张家的根基太过的薄弱,没有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他才让自己的大儿子张晃随着那人拜师学艺。

而那人也是天下间赫赫有名的人物,就算当今的袁术、袁绍、曹操、公孙瓒等人见到了他,被他呵斥了也只能乖乖的去应喝一声先生说的对。

诸侯的势力在怎么强大,依旧还是不敢去触动那一根天下所有读书人心中的弦。

若是说这天下的大义,对于汉室的忠心是这些读书人心中首要的位置的话,那么这张勋所救的那人不排第二,排个第三也不是不可以。

此人不是谁,正是北海人士康成公——郑玄!

说起郑玄没有一人不会竖起大拇指,没有一个人不会心生敬佩,其十四年内因党锢被禁,但却因为如此,潜心研究,终于集百家之长,创出一个新的流派——郑学!

这样的一个大儒,若是在盛世的话,那么必定被万人称颂,成为帝师也未尝不是不可以。

但这样的一个几乎媲美古之圣人的大贤,却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道德沦丧的年代中。

虽然如今汉室倾颓,但道德在无数的人的心中依旧是存在,也正是因为如此,没有多少的人敢去动郑玄。

可到了后来,史载建安五年,官渡之战,袁绍为了争取名望,让其子袁谭逼迫郑玄随军,最终让本就已经有病在身的郑玄死于行军的路上。

若是在盛世,谁敢逼迫这样一个大贤,就算是皇帝也未必敢这样!

可是在乱世中,武力终究是主流,这些大儒、大贤在这些诸侯而言,不过是他争霸天下的利器而已,若是这样的利器不能被我所用,那么就算是毁了那又如何!

袁绍未必就不是抱着这样的想法,要知道在此之前,袁绍就多次想要请郑玄出山,但却被他给推迟掉,就算后来接受,没过多久就以身体不适,辞官回家。

况且身为一个诸侯,若是想要知道自己手下一天内在干什么事情,那还不简单,更何况郑玄这样一个大儒,身患重病,这样的事情,袁绍如何不清楚,只不过有些时候,袁绍就算清楚,也会变的不清楚...

有些扯远了,回归正题!

张晃身为郑玄的弟子...应该算是记名弟子,在郑玄身上他也是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比如治国之道。

况且因为郑玄这个名字,他才可以在这里担任一个不大不小的文臣,因为身为郑玄的记名弟子,他才可以和自己身为的这些同僚融洽的交流。

对于身边同伴的话,张晃却是有些不以为然,不认为外面传那个安子正只不过是一个徒有虚名之辈。

只因为这甄城之内,有三个智冠天下的智者,他不认为,这三人会是那样目光短浅之辈。

对于这三人,张晃曾经有幸听他的老师对于这三人的评价。有些内容他已经不记得,但是他记得老师说过:这三人无论是那一个人都可以让一个小势力的诸侯成为一方霸主,更何况如今这三人相聚在一起。

虽然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但三个智者在在其一起,难道还会有什么遗漏的地方吗?

若是说有的话,张晃不信,就算是有,那也是对方留下的破绽。

不过这样话,张晃可是不敢说出来,若是说出来,那么自己的小命估计就要留在这里,不用多久,就要和自己的父亲在黄泉之下相见。

见张晃没有开口说什么,神色有些发愣的样子,这开口的年轻武将哈哈一笑,轻轻的拍了一下张晃的肩膀,有些郑重其事的开口说道:“公蒙,你发现,张公的仇,我会替你抱的!”

还未等张晃反应过来,只见此人迈着雄浑的步伐


状态提示:第九十六章 文和北上,文优南下(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