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满城风雨
林雨虹偷鸡不成蚀把米,把益城两位位高权重的领导无形之中给得罪了,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当然,林雨虹在政治上要求进步的路也暂时被堵死了。而她自己还不知道,满以为顺风猛进呢。
很快苏大彪失踪的事就在益城上下传扬开来了,这么大的爆炸性的新闻,能不传得沸沸扬扬的吗?说什么的也有,说谋杀的,说绑架的,说被救走的,说被软禁的,还有说早已经死了的,五花八门,每个版本都演绎地头头是道,就像真的一样,如同亲见亲历一般。
流言满大街地流淌,肆无忌惮地生长,如同雨季的雨水一般泛滥,充斥着大街小巷,益城的角角落落都在议论,你想呀,普通小老百姓都知道了,益城的头头面面、大大小小的官场、商场人物能不知道吗?叹息惋惜的有之,着急上火的有之,漠不关心的有之,背地里偷笑的有之,当然也有幸灾乐祸的,甚至落井下石的也有。
人就是这么一种复杂的动物,是个多维多面的综合体,时间地点不同、场景不同、心境不同、阅历和认知不同等等都会影响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所以有时候仅凭一个人一时的举动并不能对其作出准确的判断,更不能简单地谓之“好人”、“坏人”。如果这样做出判读,或许偶尔蒙对,但多数时候得出的结论是很偏颇的。
但也不能否认确实是有那么一小部分人要么心理阴暗,要么气量狭小,要么心怀叵测,这部分人见不得别人比他好、比他强,一旦别人遭难,他心里就高兴了、就舒畅了。这样的人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冠冕堂皇,在人前表现的非常阳光、负责,他们的内心其实是非常自卑,心理阴暗且封闭的。只有踩着别人的短处或不幸或过错才能睡得着觉,才能笑得出来。不要责怪他们,也不要过高要求他们,他们的人格是有缺陷的,他们的精神是非常值得同情和可怜的。幸好这个世界总是不那么太平,总是会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正好作为他们的养料,否则真难想象他们怎么一天天地活下去。
世界之大,总是纷繁复杂,千篇一律总显单调,如果世界上只有美好,那还是“美好”吗?差异化和不同的声音,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种选择,是“美好”显现的基因。因此,人生一世,总要悲欢离合,总要曲曲折折,总要风风雨雨,装下彩虹,就要接纳风雨,享受幸福,就要忍耐琐碎……
罗万象,没有谁可以一直单纯单一,理想都不可能一成不变,况乎你我起伏不定的平凡生活。原谅那些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伤害、中伤、诅咒、卑鄙你的人吧,包容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淡然地生存之道。宽容他们就是你的一种福报。
流言并非一无是处,相当多的时候,它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因为谣言中隐藏着事实。因此我们要感谢那些为传播谣言乐此不疲的人。正是有了他们的劳作,我们才得以快速地得到各类信息。当然,面对这样的信息,我们要用我们的智慧、头脑去辨别、去筛选、去过滤,剥丝抽茧、去伪存真,只保留和吸收那些与事实的有关的部分,很多时候这需要借助推理,毫不犹豫地去除那些明显荒诞、夸大、臆造、扭曲、歪曲、谬误甚至黑白颠倒的部分。
苏大彪昏迷不醒的事情原本大家早就知晓并议论纷纷,现在又突然失踪,流言更加插上了添油加醋的翅膀。任何流言都有它的土壤和缘由,关于苏大彪的流言一方面是由于他是名人,是益城首屈一指的富豪,这样的谈资多有趣;另一方面是由于事情本身的蹊跷,你想一向健康的苏大彪怎么忽然之间就得了这么重的病呢,昏迷不醒,是谋害还是意外,还是宿命,或者是谋害?谁都想知道,但谁都弄不明白。
议论的热度还没等平复下来,紧接着苏大彪就又神秘失踪了,大家的好奇心能不又被一下子吊了起来吗?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人言可畏。当流言要盖过事实,蒙蔽群众的时候,真相就有责任站出来。但真相不会自己站出来,不会自己去批驳谣言。真相需要发掘,需要引导,需要公之于众。苏大彪的事情,目前就欠一个真相,需要权威的部门出面,去做一个解释。
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米锡泉请示乌大华要不要查一查?毕竟苏大彪是一个公众人物,还是市政协副主席,虽然只是挂名,但也关系着政府的声誉,岂能儿戏。
乌大华回复:密切注意事态发展,随时汇报。暂不行动,等待指示。乌大华对苏大彪非常了解,两个人打交道不是一年两年了,在杨玉胜还没做益城做市委书记之前,苏大彪就和杨玉胜、乌大华非常熟识,经常在一块娱乐。对于眼前这件事,乌大华觉得非常蹊跷,其实早就安排人去调查了,但收获不大。但乌大华的直觉告诉他,苏大彪应该没什么事,但内幕一定不简单,而且他断定此事肯定与林雨虹有关。
“盯着事态的发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很难了。好在这样的事情,根本不用他亲自上阵,交给手下人去办就可以了。
“丁副局长,上面交代下来一件很重要的任务,你找几个能干的人给我盯着。”米锡泉给丁力打电话道。
“好勒,你说吧,是什么事情,这么重要?”丁力声音洪亮地说道。
“这个相信你已经知道了,就是苏大彪昏迷和失踪的事情。”米锡泉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