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太后脸色不悦:“难道就不能是因为地方上一些农民拥有的土地太多,耕种不完,所以才贱价变卖?又或者是有人为避税,故意把价格定这么低……听说民间很多举人、进士家里的田宅也有很多,但其实这些土地并不归他们所有,只是挂在名下规避税赋罢了!”
沈溪不由对张太后刮目相看,这女人知道的事情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多,不由暗忖:“看来你做过功课,今天不好应付。”
沈溪道:“有些事,的确可以拿太后的话来解释,但有些事却如何也说不清楚……田地确实存在诸多猫腻,但宅子呢?光是两位侯爷所住庭院,自陛下登基后便扩了数倍有余,从五进院到如今十几进,有人甚至拿来跟皇宫相比……虽然无从比起,但太后想一想,原本侯府周边那些人家,为何要把祖上传下来的宅子变卖?”
张太后嘴上嘟哝:“原来还扩宅子了,真是过分,也不跟哀家说说!”
“太后说什么?”沈溪问道。
张太后咳嗽一声,道:“哀家没说什么,只是对沈卿家说的这些事保持一定怀疑……如果只是田宅之事,哀家不会如此关心,实在是有人攻击建昌侯奸淫掳掠,还说他私自调遣京营兵作恶,这件事若坐实,影响可不小……哀家怕民间舆论被狄夷引导,故意引起我朝中上下猜忌,那些上疏弹劾之人用心不良,不可不防!”
沈溪听这话,觉得很耳熟,好像什么事都可以归拢到敌寇身上,就比如张延龄强抢民女和侵占田宅的借口,也是这些人家跟鞑靼人私通。沈溪正色道:“臣正在调查,既不会让好人蒙受不白之冤,也不会让阴谋家得逞!”
张太后目光如电,扫过沈溪的脸,显然怀疑这话有几分诚意。她现在需要的是一个承诺,当即道:
“如果到最后也没有找到确凿证据,沈卿家务必定将那些没事找事的御史言官绳之以法,我张氏一门为保大明江山社稷可说兢兢业业,哀家只有这两个弟弟,不能让他们受委屈……哀家在宫中无法为他们申冤,事情就拜托沈卿家了!”
沈溪心想:“怎么就成了申冤?难道就不能是查证有罪?”当即拱手行礼:“微臣必定尽心竭力。”
张太后摇头:“哀家知道办案的难度,沈卿家肩负多项重要使命,不一定每一件事都要查清楚,如果遇到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去见见寿宁侯和建昌侯。沈卿家虽年少,却南征北讨为朝廷建功无数,相信哀家两个弟弟对你也恭敬有加……”
沈溪听了不知该怎么接话,心里琢磨,我没被你两个兄弟生吞活剥就算不错了,还说什么恭敬有加,他们眼里几时有过我?之前我在家中被人刺杀的事情还没找到正主,或许就是他兄弟指使呢?
张太后道:“沈卿家,你应该知道是哪些人参劾寿宁侯和建昌侯,可否把名字告知哀家?”
沈溪道:“太后见谅,在案子最终盖棺定论前,上奏人名字一律需要保密,以免案情有变。”
张太后皱着眉头,道:“沈卿家可真是谨小慎微,你认为哀家会打击报复,是吗?何其缪也!这江山是皇上的,哀家身为皇上的母亲,岂能拆儿子的台?哀家只是想知道,这些人中间是否有张氏的仇人,居然如此不遗余力攻击我张家人,不过也对……有沈卿家查案,哀家尽可放心,相信一定会还我们张家人一个清白!”
张太后可不认为她的两个弟弟会做出多么无法无天的事情,就算有,朝廷也要尽可能帮她两个弟弟开脱。
沈溪面对这样一个帮亲不帮理的太后,没说什么,想改变这样一个久居深宫的女人的思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跟张太后讲道理一点作用都没有,反倒会引发不可预料的后果……他更愿意跟朱厚照或者谢迁说这些。
正所谓对症下药,无论他多有道理,在这样强势的女人面前就是没法讲理,他不愿就此把这女人得罪死,至少此时此刻不会,他还想顺顺利利出宫。
张太后之后说的话,基本都是数落那些状告张氏一门的言官,提到弘治皇帝对张氏一门的优待和信任,最后张太后望着沈溪道:
“沈卿家,你是先皇精心培养出来辅佐皇儿的得力帮手,这么多年来,你为皇家立下汗马功劳,哀家和皇儿不会负你……哀家恳求你,谨慎处理案子,不能让大明朝廷出现任何变乱!”
沈溪恭敬行礼,到这个地步他已不需要再说什么,反正张太后说来说去就是一件事,帮张氏一门遮掩罪行。
最后张太后道:“沈卿家近来为朝廷做事必定非常辛苦,哀家想留你在宫里吃顿便饭……来人啊,请沈卿家去东庑用膳!”
沈溪没想到张太后居然还管饭,而且没给他拒绝的机会。
随即帘子后面走出两名宫女,俏生生往这边行来,神色拘谨,走路缓慢,等她们到沈溪跟前时,张太后吩咐:“好好侍候沈尚书用膳,做得好,回来重重有赏!”
“是,娘娘。”
两名宫女说话娇怯脆嫩,宛若黄莺初啼,极为悦耳动听,让人听了心里很舒服。
沈溪行礼:“微臣告退。”
“沈卿家用过膳再走,便当是哀家的一片心意!”
说完,张太后不再挽留,让宫女带沈溪去永寿宫东边的偏殿用膳。
沈溪退出殿门,有心告退,两名宫女已然在前引路,想了想只好跟上,毕竟公然拒绝太后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