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世界演义>第十四章 《吠陀》

《吠陀》,又译为《韦达经》、《韦陀经》、《围陀经》等,所以现在有些现代资料中在婆罗门教之前存在两种宗教:吠陀教和韦陀教。这是以讹传讹,因为韦陀教实际就是吠陀教的另一种称谓。

《吠陀》是婆罗门教和现代的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经典。它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献材料,是最古老的吠陀梵文史料。主要文体是赞美诗、祈祷文和咒语,是印度人世代口口相传、长年累月结集而成的。“吠陀”的意思是“知识”、“启示”的意思。"吠陀"用古梵文(字,后来形成埃字)写成,是印度宗教﹑哲学及文学之基础。

它包括很多具体的经典,通常的说法包括“四吠陀”,分别是:

①《梨俱吠陀》(?gveda)[即“赞诵明论”],

②《娑摩吠陀》(aveda)[即“歌咏明论”],

③《夜柔吠陀》(yajurveda)[即“祭祀明论”],

④《阿达婆吠陀》(atharvaveda)[即“禳灾明论”]。

广义的吠陀除四吠陀外,还包括解释四吠陀的《薄伽梵歌》(braana)、奥义书(upanishad)、《森林书》以及经书。

此外,还包括吠陀支,也称明论支节录,即6种与学习吠陀有关的辅助学科:

①式叉论(语音学);

②阐陀论(音韵学);

③毗耶羯那论(语法学);

④尼禄多论(语源学);

⑤竖底沙论(天文学);

⑥劫波论(仪轨学)。

这6种学科散见于吠陀文献本身,也有的有专书论述。广义的吠陀也被称为“吠陀文献”

其中四吠陀加上《薄伽梵歌》、《奥义书》合称六吠陀。

四吠陀中《梨俱吠陀》最古、最原始;后三吠陀是它的派生作品,相继成书较后。后三吠陀的神曲,不是《梨俱吠陀》部分神曲的复述,便是在它基础上的发展。吠陀神曲有长有短,长曲是一曲多颂。短曲是一曲数颂或仅有一颂。多数颂由四句构成,少数由三句构成。《梨俱吠陀》10卷,1028首神曲,共有10552颂。《娑摩吠陀》2卷,基本上集《梨俱吠陀》的颂而成,它的1549颂中,除75颂外,余皆见于《梨俱吠陀》。《夜柔吠陀》分《黑夜柔吠陀》与《白夜柔吠陀》2集,“)分辨不清,“白”谓本文与释文区分清楚,此书韵文和散文混合,其散文部分开梵语散文体裁之先河。《阿闼婆吠陀》20卷,730首神曲,共6000颂。前三吠陀的神曲,绝大部分是祈神祭天的颂诗和赞歌;《阿闼婆吠陀》神曲,是《梨俱吠陀》咒语部分的发展,多是神秘巫术,吉凶咒语,间有科学思想,古印度医学,即起源于此。

《梨俱吠陀》,意即“智慧之诗”。由1000多首诗组成的总集,它们是献给雅利安诸神的。诗歌从敬畏与冥想的极致写到世俗的生活,表达了欣喜满足之情。生动而富有色彩的语言描述了因陀罗惊天动地的事迹,他是位“劈开大山之腹”,让水流奔涌而出的“舞动雷霆的人”。一首优美而率真的圣诗祈求黑天女神的保佑,因为她的光辉能“驱走黑暗”。这些上佳的诗歌形象地展现了早期吠陀时代的生活情景。从这些诗篇中,还有对雅利安人的描述。bc6005年,雅利安人部落出现在印度河中上游旁遮普,他们自称为雅利安人,意为“出身高贵的”。雅利安人说当地人是黑色的,“没有鼻子的”;并称他们为“蔑戾车”,意思是野蛮人,或称为“达萨”,意为敌人。由于在吠陀文献中有许多描述雅利安人对达萨战争的片断。

四吠陀,尤其是《梨俱吠陀》虽然绝大部分是神话和对神的赞歌,但亦含有相当丰富的人类幼年的“思维萌芽”。《梨俱吠陀》的前7卷是神话的宇宙构成论、多神论、泛神论、神人-神畜-神物同形或同质论。从第8卷开始,逐渐向一神论过渡:与此同时,吠陀哲学家开始对宇宙本原、人的本质进行哲学探究。他们各抒己见,基中有些看法,迄今仍然是带根本性的哲学问题。

本体理论:

《梨俱吠陀》后期,在神学上,多神论或泛神论向一神论、疑神论过渡;在哲学上多元论向一元论、二元论过渡。这时候,出现了许多关于宇宙本体的不同的或对立的观点。有的吠陀哲学家认为一神(生主,或婆罗那神)创造宇宙;有的认为宇宙起源于物质;有的则持“二元论”,既承认一神(生主)为宇宙的主体,又认为宇宙的本原是物质原素──水。《梨俱吠陀》第10卷第82曲《造物者颂》中的观点是这种对立的二元论的典型例子:

先于苍天,先于大地,

先于诸天,先于非天;

是何胎藏,水先承受,

复有万神,于中显现?

尔等不知,彼造群生,

另有一物,在尔身中。

……

这首神曲的作者是地有子仙人。这位仙人一方面说,造物者大神生主先于天地、先于神与非神而存在,意指宇宙本体无始无终,绝对唯一;另一方面,他又认为万有起源于水,而不是起源于抽象的造物者神,说“是何胎藏,水先承受”。此中“胎藏”即胚胎或胎。这是宇宙之胎、万神之胎、众生之胎、亦即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出生处。这个奇妙的造化之胎,最初怀在“水”里,由水孕育成熟。“水先承受”暗示水为万物本原。由于第一个见解与第二个见解矛盾,另一位吠陀哲学家生主子仙人在同卷的第121曲提出万物之主究


状态提示:第十四章 《吠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