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若修儒道>第381章 君子不重则不威

***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

看着杜若所在的考房,柳泰忍不住露出了微笑,正所谓“诗能言志”,诗情,即为志向!只要有了“晴空一鹤排云上”的奋斗精神,自然只会觉得秋空高爽,而不会感到秋景萧瑟了!别人在悲秋,可是这位圣前举人竟然要颂秋!这圣前举人,半圣王庭之的弟子,果然不简单!

写完了诗词之后,杜若拿出水葫芦喝了一口水,闭目静坐了两分钟,便打开了经义的考题。

今年州试的经义考题,题目是“君子不重则不威”。

“君子不重则不威”,语出《论语·学而》,全句是:“君子不重则不威,学而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按照杜若自己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不自重就没有尊严,这样的人即使读书,也不会有君子之威,更无威信稳固之说。君子之学,要以忠信为主导。

至于下一句“无友不如己者”,一般的解释就是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人,免得受到熏染。

而杜若却觉得,这样的解释既与《论语》的整个系统不相一致,也使得这句话在这一章中不伦不类。

因此,若是把这一句作“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人”来解释,实在是既不通顺,又难以令人觉得信服。杜若的理解是,第一,要想解释这一句,一定要将句子断开,“无,友不如己者。”如,就是似的意思。其次,友在此处,是一个名词,不能作动词讲。第三是要把此句放在整个论语的大环境中去理解。

孔子一贯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一种崇高的境界。有这种境界的人还怕没有威严学而不固么?

因此,杜若认为,“无友不如己者”的意思就并非是指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人,而是说择友如择师,必择其胜我者,自是见贤思齐,虚己向学。

而最后一句的“过则勿惮改”,就比较容易解释了:有了错误,就不要怕改正。

世界上从来没有不犯错的人,不管他有多伟大。有错能改的人不多,有错就改的人更不多,闻过则时常反省自己,不断改正自己的人就更少了。

因此,孔子在这里将此点列入君子必备的品德修养之中加以强调。人最难越过的是自己的这座高山。能越过的就是君子,人们会更加对他崇拜和敬重,他会更具威严,更使人觉得有学问有修养。

按照自己的理解,杜若将“君子不重则不威,学而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重新断句为:“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

想明白这些之后,杜若开始落笔破题: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而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破题:君子之于学,贵有其质而必尽其道也。

承题:盖质非威重,所学必不能固也。然道或未尽,亦岂能有成哉?

自从杜若破题,水蓝色的才气便开始慢慢增加,杜若写完了承题,水蓝色的才气已经达府。

接下来,杜若开始按照自己的理解继续陈述着自己的观点:

君子求学,应以立德自修为学,应以重威为先。

……

德之高,人之敬;学之厚,人之畏。而德之不深,则业之不勤;业之不勤,则学之不精。故轻乎外者,必不能坚乎内,故不厚重则无威严,而所学亦不坚固也。求学与立德,贵能齐头并进,贵能融而合一……

考场之外,负责监考的柳泰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这位杜姑娘真是才思敏捷,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写出了这样的经义,此篇经义,必定是鸣州以上的作品!

讲完了这些,杜若思索了一下,引用了朱熹夫子的话,开始讲忠信:

人不忠信,则事皆无实,为恶则易,为善则难,故学者必以是为主焉。为官者,应取信于民,为民者,应取信于人……

水蓝色的才气之中,又融进了少许的茶色才气,杜若的这一篇经义,已经成了鸣州之作,而且才气还在不断的上升中。

接下来,杜若开始讲择友:

择友如择师,必择其胜我者,自是见贤思齐,虚己向学。孔圣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若我心常能见人之胜己而友之,即能得友,又能获友之益,则何乐而不为?且觉友人之不足而自警,岂不善哉……

在杜若写下了第一句“择友如择师”的时候,圣书院文华圣殿之中的三位半圣都愣住了!这……这孩子竟然在州试的时候,对孔圣的言论作出了全新的解释!这……

就在三位半圣惊讶于杜若的大胆之时,三位半圣竟然看到了更让他们吃惊的一幕,那就是文华圣殿的孔圣圣像竟然亮了!不仅是亮了,而且是焕发出了五彩的光辉,似是在对杜若的解释表示着肯定!

三位半圣之中,王庭之最先反应了过来,他大手一挥,屏蔽了杜若考房的才气。

看到杜若考房内的才气一路攀升,柳泰的脸上忍不住露出了笑意,可是恍惚之间,他再去看杜若的考房之时,却只能看到一片茫茫的白雾,柳泰一愣,将嘴角勾得更深了几分,杜若那个小姑娘必定是写出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让圣书院的半圣们出手了!

孔圣的圣像越来越亮,最后,竟然发出了仙乐一般的声音!文华圣殿之中的三位半圣忍不住面露喜色,圣道之音,这是


状态提示:第381章 君子不重则不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