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皇上将十四阿哥留在这里守护景陵,同时也将他的心腹侍卫李如柏留在了这里,名义上他也是守陵人员之一,实际上,他还肩负着看守十四贝子的责任。事实也是如此,李如柏白天严密监视十四阿哥的一举一动,晚上还要写奏折或是派密探,将十四阿哥反常的一举一动都悄悄地如实向皇上禀报,有紧急情况则是随时随地密写奏折连夜递出,如果没有紧急事项,也要每隔两天将密折发往京城一次。

一行人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于第二日的黄昏时分终于抵达了遵化景陵。

由于皇太后发病非常紧急,这两个人今晚又没有当值,自然不知道皇上为什么会连夜急召十四贝子,但是联想到皇太后连日缠绵病床的情况还是时有耳闻,皇上与太后以及十四爷之间的恩怨矛盾极深是有目共睹,难道是?两人知道这些都是皇家密闻,不是他们这些当奴才的能够背地里打探和嚼舌根的东西,尽管两人平时里全都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但也都心照不宣地咽进了肚子里,以求自保。

吴喜和朱兰太绝对是皇上的心腹之人,因此自接到皇上下达的前往遵化速召十四贝子进京的圣旨后,立即整装上马,片刻未敢耽搁,迅速集合了二十名大内侍卫,连夜出了紫禁城,快马加鞭直奔遵化。

皇上一声令下,十五阿哥立即奉命前往遵化,与此同时派去传旨并迎接十四阿哥回京的吴喜和朱兰太已经风驰电掣般地行至密云境内。

其实这是一个不需要过多思考的问题,他的目光直接落在了十五阿哥的身上。一方面十五阿哥缺少历练,独守皇陵也勉强自得上是一个机会。另外十五阿哥的养母也是皇太后,虽然没有因为近水楼台的原因成为皇上的心腹,但至少也算是出自永和宫的皇子。皇上是个出了名的大孝子,他自己因为坐镇京城而不能亲自为先皇守陵,但他仍是希望由永和宫的皇子来承担起这个重任,这也是当初他留下十四阿哥在遵化的原因之一,不完全是为了打压异己,只是绝大多数人都误会和曲解了他的这份心意。现在十四阿哥回京尽孝、承欢皇太后膝下,那么放眼望去,也只有十五阿哥是唯一的合适人选。

现在十四阿哥回京为皇太后奔丧,那么在十几个成年皇子当中,选派哪一个前去更为先适合呢?

先皇龙驭宾天之前,遵化皇陵只下葬了一位帝王,那就是先皇的父亲,顺治皇帝。由于先皇年少登基,大部分的规章礼仪都是由他的祖母孝庄皇太后确定,当然也包括遵化皇陵的所有事务。当时确定的镇守人员只是笼统地规定是皇室宗亲,现在,当先皇作为第二个帝王葬入皇陵之后,以诚孝著称并身体力行的皇上立即觉得先皇有皇子二、三十人,却没有一个皇子在陵寝尽孝,实在是大逆不道,十足的不孝子孙,于是才会下令要求十四阿哥镇守皇陵,因此他的这个决定表面上看来是对十四阿哥的惩戒,实际上却是表明了他的一颗至诚至孝的心。于是在皇上的坚持下,十四阿哥成为遵化皇陵建成以后,第一位亲自镇守皇陵的皇子。

刚才皇上下令十四阿哥进京的时候,因为皇太后情况未卜,因此不太确定十四阿哥会在京城逗留多长时间,然而现在皇太后随着的仙逝,她临终叮嘱“十四阿哥”远离八阿哥的那番话深深地触动了皇上,那颗早已经冷漠透顶的忽然间泛起了浓浓的暖意。他不是想补偿十四阿哥两次未能尽孝的遗撼吗?那就借个契机,将老十四留在京城,那么皇陵由谁来接替镇守呢?

贝子允禑乃十五阿哥,一直以来都是中立派,既不是皇上的心腹,也不是他的敌手,而皇陵因为地处偏僻的乡野、生活条件艰苦,又没有什么立功的机会同时也意味着没有什么加官进爵的机会,又是需要皇室宗亲这种有身份有脸面的人员前来镇守,因此这个差事总体而言是费力不讨好的鸡肋。十四阿哥被要求留守皇陵或多或少带有惩戒的性质,而十五阿哥既不是八党一员,也没有自立门户对抗皇上,怎么会被选中接替十四阿哥镇守皇陵呢?

“传朕的口谕,着贝子允禑往驻景陵。”

“回万岁爷,奴才在。”

“高无庸。”

虽然这个终生的遗憾难以补偿,然而皇上还是想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情,表达一番他的心意,不管十四阿哥是否领他的这份人情,也不管是否能够堵住悠悠众口,他都要这样做,才能问心无愧。

上次先皇驾崩未能赶回皇上还有理由推卸责任,这一次皇太后过世又是没能让十四阿哥见上一面,尽管他做了最大的努力,然而结果却是差强人意,不要说旁人会误会,就是皇上自己也无法原谅自己。

刚刚下发了十万火急的圣旨,命十四阿哥即刻回京,现在看来已经没有那么紧急了,不管是早一天还是晚一天,老十四注定是无法见到皇太后一面,听不到她的临终嘱托,终生的遗憾终生也得不到补偿,皇上心里觉得苦,十四阿哥心里不是更觉得苦吗?

不管有多么的伤心、悲痛与难过,皇上终究是无力回天,眼睁睁地看着他的亲生额娘撒手西归。短短半年的时间,痛失父母双亲,痛失婉然和福沛,还有那个在鬼门关转了一遭尚未完全脱离危险的冰凝,一个一个的至爱亲人,一个一个地与他渐行渐远,他的这颗心几乎要被掏空了。


状态提示:第2635章 换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