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十七年闰八月,皇上终于做出了决定,任命十四阿哥为抚远大将军,并由固山贝子超授五爵,并特意降旨“用正黄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样”。
这道圣旨很费了皇上的一番脑筋,其中隐含的深义更是耐人寻味。首先,十四阿哥并没有借此难得的机会而被正式册封为亲王,甚至连郡王都不是,封号更是没有;其次,“超授王爵”,即授予亲王待遇,意即比照、参照;第三,抚远大将军只是临时军衔,而非固定制度。
(尽管后来十四阿哥被众人尊称为“大将军王”,而他在向皇上启写的奏折上也自称“大将军王臣”,但是这些都不是源于皇上的赐予,而是他一厢情愿的自封,对此,皇上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
而皇上之所以选择十四阿哥,既是慎重之选,也是无耐之举。经过了将近一个月痛苦难熬的反复斟酌,令皇上不禁连连哀叹:朕空有二十几个阿哥,可是真正需要派上用场的时候,怎么竟会是这般的捉襟见肘、窘迫不已?
也难怪皇上会如此大发感慨,现实情形确实如此:大阿哥被圈禁,二阿哥被废,也被圈禁;五阿哥资质平平,且刚刚经历了抢办皇太后丧仪之事,皇上余怒未消,忌惮之心更是有增无减;七阿哥身有残疾,不事政务;八、九、十这三个阿哥同是八阿哥一党,争储之心昭然若揭,哪一个都不能委以如此重任;十二阿哥的能力和水平都有限,且无论是文是武,竟然没有一样出挑;十三阿哥则是早早就被弃用,远离了朝堂,此时若是起用,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皇上又不是只有他这么一个儿子;十五、十六阿哥才刚刚二十出头,无论是经验、资历、履历还是威望都不足以服众,领兵打仗,威望格外重要。
那么三阿哥和四阿哥呢?对于这两个人,皇上在第一时间就将他们排除在外。
遥想当年,皇上正值壮年之际,曾经三度亲征葛尔丹,都是将当时的太子二阿哥留守京城,不就是以备他在前线身遭不测之需吗?现在的皇上已经是垂暮之年的老者,他更是要对身后之事做好妥当周全的安排。
虽然皇上对于哪位皇子继承大统仍是没有下定最后的决心,但是对于京城不能没有主持大局之人的观点却是异常坚定,因此在他的潜意识里,三阿哥和四阿哥这两个人哪一个他都舍不得派往前线。
这些年来,皇上每每遇到重大事项,都是吩咐给这两位阿哥共同办理,似乎已经成了不成文的规矩和惯例,就连临幸两位阿哥的园林府邸的次数也远高于其它皇子,令这两位阿哥的关系仿佛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一般。
实际上,这样的结果,完全是由于皇上自己根本就没有考虑清楚将来将皇位传给哪一位皇子,仍在举棋未定阶段。因此他不想让文武百官们看出来他的个人倾向,毕竟两位阿哥的办事能力有目共睹,皇上希望在迷底揭晓之前,力图一碗水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