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科幻未来>超科技狂潮>0274 帕勒丝的创生,既然是真爱就不要在意性别了

“引力波在不断变化,曲线是脉冲式的,再结合散逸的光子和射线来看,它内部正在黑洞化。真想进去看看,它到底是怎么把内部的物质压缩到史瓦西半径之内的。”

徐教授将科学院的观测结果告诉了夏鸣,同时发出了作为一个科学家的惊叹。

“更可怕的是,它内部已经有一个巨大的黑洞了,超马特鞭到底是怎么把黑洞当成出口穿透到我们这个高维时空的?除非那个黑洞有我们不清楚的高维属性……”

徐教授还在以学术研究的心态看这个问题,夏鸣蹙眉道:“两个黑洞?是准备让黑洞聚合后把入口撕得更大,放进来更可怕的东西吗?”

“黑洞聚合?不像”,徐教授否定了夏鸣的推测:“如果开始聚合的话,引力波会不断增长,但现在却是脉冲式的变化。我觉得更像是想用两个黑洞之间的其他关联做什么文章,这种关联超出了我们人类现有科学能够解释的范畴……”

“两个黑洞之间?”夏鸣隐有猜测:“把黑洞当作宏观尺度上的电子,它们之间最明显的相互作用是库仑力,库仑力扩展到宏观尺度会是什么样子?”

徐教授沉默了片刻,才用沉肃的语气说:“这样的扩展模型,必须引入暗物质才能在理论上成立,这么一来,眼前的变化就说得通了,超马特鞭正在构建一个用黑洞催化暗物质,凭空制造奇点的反应炉。”

“这个反应炉把我们所在的高维时空当作了反应炉的炉壁和反应材料,失去暗物质,创生奇点,都是在对高维时空进行降维。”

“看来超马特鞭背后的存在一直搞不明白我们这个高维时空的存在机制,他们已经失去了耐性,想直接把这个活体干掉。”

徐教授话里的几个推论,夏鸣不是很清楚过程细节,不过结果却是很清楚的,他冷笑道:“也不一定是失去了耐性,说不定他们有通过低维标本推导高维结构的能力,所以也不在乎这个高维时空是死是活。”

这就是力量的差距,夏鸣他们依靠千忆,已经可以做到给均衡宇宙下的低维宇宙升维降维,但超马特鞭背后的存在,却拥有对高维时空进行降维的能力。

一旦反应炉成型,千忆将像人体不断失去碳元素一样,不断弱化,而连续不断的奇点爆炸,又会一层层瓦解千忆的维度屏障,这样的攻击要怎么防御?

徐教授的语气相当凝重:“如果这个推论正确的话,我们需要先建立理论模型进行推导,再找到遏制乃至终止这个反应炉的途径。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从引力波的脉冲变化来看,我们还有时间。”

看来奥尔特星云的降维要马上着手去做了……

夏鸣有些无奈的低叹,这事真是赶鸭子上架啊。

对安姆宇宙的升维是试手,而且安姆宇宙已经不存在原生高等智慧,升维前也将所有人都迁了出来,在思维弦子运动的层面上没有任何干扰。

就“维度编辑”这个概念领域来说,升维比降维要难,每多一个维度,质量、能量以及信息上就是几何数级的增长,这些东西不可能凭空变出来,要么用奇点推倒重来,要么进行两个低维宇宙的合并,后者更是极度复杂和精密的工作。毕竟目的是节省时间,必须在这种增长中维持物质和能量原有的基本运动结构。

降维的难点有三个,一个是排除其他思维弦子运动的干扰,另一个是找准可以抽掉的维度,第三个是具体操作的时候,误差要控制在可容许的范围内。相对升维的加法来说,都是减法,考验的无非是智能的计算力和人类的意志力,以及二者的契合。

此时科学家已经认识到,“维度”并非以前所认识的那样,仅仅只是物理上的数学概念,变化也并非数学计算那样可以随意发挥。

就像现实世界是由各种基本粒子构成的,而这些基本粒子又是弦子的不同呈现,但这不等于世界就是一团沙砾。对世界的认识,除了“粒子”之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结构”。

一般人都只懂得基本粒子,懂得四大作用力,甚至懂得结构就是作用力的结果,却不懂得结构是这个世界上更本质的概念。

借用特修斯之船的概念来描述,结构是从宏观到微观,各级体系里的基本粒子遵循相互作用力的法则,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集合。这个集合相对于这一级基本粒子的上一级宏观尺度呈现出自有的,独一无二的运动状态。

原子核加电子形成原子,原子按照化学键形成分子,分子按照宏观力学和理化原则形成宏观尺度的无机物或者有机物。有机物里,再由生命进化法则形成植物和动物,最终形成的人,需要呼吸,需要食物,进行新陈代谢,拥有可以靠高级思维碰触思维弦子的大脑。

粒子是万物之元,作用力是万物之魂,结构就是万物。

越是复杂的结构越精密,不如此难以维持稳定,就像人体,不管是用什么方式,只要破坏了维持人这个生命结构继续存在的结构,那就是死亡。尸体通过腐烂、降解等方式崩解为微观层面的亿万细小结构,进入自然的物质循环中。

结构这个概念在维度里同样存在,空间尺度的长宽高,再加上时间,也就是运动状态,这样的四维是一个最基本的结构。除了创生和湮灭的奇点,四维是多维世界以及泡沫宇宙里,物质和能量得以存在的最基本的维度。

基于这个前提,制造出可以把


状态提示:0274 帕勒丝的创生,既然是真爱就不要在意性别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