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士林之人之所以会反对侯爷,无非是因为侯爷出师无名罢了。大将军号施令则名正言顺,而侯爷稍有逾越都会很是牵强。所以,侯爷更应该结好后宫和朝廷,凡事,侯爷是没有必要势必亲为的。
南已说服老师不再弹劾侯爷,同时,其他的一些大臣也都没有异议。当然,士林之人的要求是侯爷必须要搞倒何进。因为我们共同的敌人,所以,侯爷和士林之人是可以合作的。”
张让笑道:“子扬非百里之才啊。想不到子扬竟对朝中之事有如此深刻的认识,真奇才也。”
随即张让又道:“如此合作,对我来说又有什么好处呢?”
林南道:“侯爷请听在下细言:
其一,侯爷如果不反对在下出任晋阳太守,那么,何进也无所作为,而我的出任也是众望所归。所以,洛阳太守空缺之事便会圆满解决,如此一来,即显出了侯爷的大度,也体现了侯爷为圣上分忧之心。圣上必会更赏识侯爷,更会对侯爷宠信有加。
其二,侯爷对在下的支持,必定会换来士林之人对侯爷的好感,再加上我的劝说,为了共同的利益,士林之人必定会倒向侯爷一边。如此一来,朝堂之上便真正是侯爷的天下了。大将军何进,无非是一个摆设而已。
其三,侯爷所支持的曹操,论声望和地位都不及我,再加上士林之人的反对,所以,曹操不可能成为晋阳太守。而如果侯爷支持了我,我便可以顺理成章的成为太守,我便和侯爷同坐在了同一条船上,福祸相依,荣辱与共。如此一来,我人虽在并州,心却在侯爷这里。侯爷这里若是出了什么变故,我等恐怕也要受牵连。而我等在边地,必会克尽职守,有所作为。他日若有所成,便可与侯爷内外相呼应,而在朝堂之外,侯爷也多了一份助力。
如此一来,上有皇上宠信,后宫眷顾,下有百官呼应,众臣支持,在外又有吾等相衬,则天下之事,就任由侯爷主宰了。”
听完了林南的一番话,张让的表情却沉静如水,没有丝毫的变化,无奈,林南也不好说话,只好干等着。
半晌过后,张让说道:“子扬虑事,果然周详,真令人叹服啊。既然子扬有如此才华,为何又要去并州那种苦寒之地吃苦呢,不如留在朝中。只要有咱家的支持,子扬还怕没有作为吗?”
林南道:“侯爷美意,南感激不尽。然南是一个洒脱放浪的人,行事不拘小节,又不喜礼数,留在朝中,恐怕会让侯爷失望。”
张让笑道:“到底是年轻人啊,管束不住自己。也好,你还太年轻,也应该去边地锻炼一下。他日再回京,可就是不同凡响了。”
接着,二人又谈了一些其他的事情,见天色已晚,林南便告辞了,张让也没有挽留。
而林南走后,张让也没有立即去休息,而是歪在塌上思考着。
诚然,林南带给他的震撼是很大的,因为林南太过聪明,对朝中局势也了解得很透彻,但这样的人,同样很危险,所以,张让必须想办法把林南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绝不能让他倒向何进一边。不过,在张让的眼中,林南还算识时务,所以,对于林南这样的一个人,张让自然是不会放过的了。
想了一会儿,张让便满意的笑了起来“林子扬啊林子扬,你还太年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