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起对这个世界的格局组成,时局变化走向,陈文强即便不是每个历史事件都记得清清楚,也能分析研究,按照大概的脉络,掌握得相差不多。
这就是穿越而来的人的好处了,每想到这点,陈文强有时候都忍不住有些得意洋洋。
所以,他才敢强硬对待澳葡。这可不是一时的义愤,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能得到更长远、优厚的利益。
即便是互相利用,也要体现出被利用的价值。如果连利用都被别人不屑,那还真是有些悲哀。
敢对澳葡强硬,敢把总督和朝廷不放在眼里,陈文强这个地方实力派的名头是越来越实至名归。在某种意义上,这比朝廷重臣还要有利用价值。
在封建**的体制下,即便是位列中枢的军机大臣,也难逃“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虽然这种情况非常少见,但权力的剥夺却只在顷刻之间。而地方实力派则宽松很多,特别是南方的省份,清廷的控制力更弱。
陈文强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才表现出强势。〔﹝﹝﹝先不说控制力稍弱的湘、鄂两省,只说广东,在拥有了琼州这个稳固基地,拥有全省警察的大权,再有逐渐掌握军队的吴禄贞的帮助,陈文强已经过了名义上的总督,成为广东难以撼动的存在。
这还不算陈文强在宪政派中拥有的社会资源,甚至某些外国人所掌握的他与西南革党的勾结和联系。
在德国人看来,陈文强是他们在中国与英法等列强展开竞争最有力的代理人,在中国南部沿海再拥有落脚点的最大借助。
在美国人看来,陈文强的反日倾向和强势行为是难能可贵,并且是值得大力扶持的。
当时美国同时面临两方面的威胁:大西洋的德国和太平洋的日本。一九零七年四月,美国海军次确认,为了保护美国的安全,美国需要一支“两洋海军”。而在近期,鉴于不得不防备来自欧洲方面的袭击。为防止舰队被各个击破,把舰队集中在大西洋仍不失为最有效的对日防御措施;在远期,当舰队扩大到两洋标准(拥有三十艘战列舰)并在太平洋沿岸修筑足够的海岸防御设施后,把舰队一分为二布置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就将变得可取。((
而关于美日战争爆的原因。海军军事学院也做出了十分接近现实的预测:日本对华政策将从渐进的经济蚕食变为公然侵略,这就要求美国为支持“门户开放”政策而采取行动。
海军军事学院提出了两种设想,其一是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国家为了阻止日本这种独霸亚洲的政策,将在东亚大6上的战争中阻止日本。但是日英同盟和日俄协定使得美国在大6上似乎找不到这样的国家。
更可能生的设想时,日本谋求打破美国的遏制政策。在控制侵略亚洲大6的海上侧翼(运兵线)的同时确保其贸易畅通,这就要求日本通过夺取菲律宾、关岛(可能还有夏威夷)来把美国势力赶出西太平洋。美军则将单独作战,迫使日本撤出中国大6。战争主要将以海战的形式进行,美国将由此取得制海权、收复失地、并以封锁迫使日本投降。
但陈文强与德国日益亲密、全面的合作,使美国对第一种设想并不完全否定。试想一下,如果中国的军力在德国的帮助下得以加强,那日本就可能陷在东亚大6的战争中,哪怕是短时间的牵制,也能为美国主力舰队从大西洋转到太平洋战场争取时间。
是的,美国海军参谋人员对美日战争进行了重新的计算和评估。起初。他们认为战列舰队从大西洋到菲律宾需要一百二十天时间,但他们现实际上这段航程可以缩短至七十五天,等巴拿马运河通航后还可进一步缩短。此外,菲律宾基地人员在对舰况的评估中现,舰队在抵达目的地后可立刻投入战斗,不必象以前预想的那样先进行必要维修。
也就是说,在这七十五天内,如果中国能牵制日本军队,那日本就可能抽调不出足够的6军占领菲律宾。这样的话,美军固守马尼拉和苏比克湾。等待来自大西洋的支援便有了可能。
只是有了这种可能,美国方面当然还很审慎,但却不妨碍美国6军部尽快完成苏比克湾的永久性防务工程,而珍珠港则将被建成美国海军在太平洋的固守和前进基地。
而陈文强对美国释放的善意(广东铁路工程)。则使更注重商业利益的美国人感到满意,并认为长久而稳固的合作将是大为有利可图的事情。
显然,德国方面早就有了这样的判断,在美国也加入进来后,与陈文强的合作是更加的积极。
“东沙岛尚未从日人手中收,且与台湾距离甚近。若贵国插手,恐引起纠纷,殊为不智。”陈文强对德国驻广州领事汉斯的提议连连摇头,说道:“贵国想要在南海有一中转港口,只能是在崖州,且对外不能称为军港或单独使用。”
东沙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台湾海峡南疆的门户,位居南海要冲。位于粤江口、海南岛、吕宋岛及高雄的中央位置,是巴士海峡进出南海船舰的必经之途,扼控巴士海峡的咽喉。
汉斯眨了眨眼睛,说道:“据我所知,前任总督张人骏大人已找到史书图册为据,又经陈大人与日本领事据理力争,彼已认为东沙岛是中国属土。已派员前往会勘,不久即可将该岛收。”
“确有此事。”陈文强坦然承认,说道:“起初日本驻广州领事强词夺理,称‘该岛原不属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