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6日星期六)
在家乡文联的星光文创沙龙群里,认识了鲁半人。
鲁半人,是他的笔名。
之所以取了这个笔名,鲁半人的《黑河有个鲁半人》一文中写道:“主要是因为当时‘文革运动’给人们心灵上留下的创伤太重……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已经把国人运动得三分像人,七分像鬼……但终因身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那个特定的环境里,不可能跳到岁月之外生存,所以也被运动得半人半鬼,于是便取了这‘鲁半人’的笔名,一是警示自己,二是留个历史的纪念。”
于是,我便知道了他取名“鲁半人”的用意,释怀了我心中的疑团。
鲁半人,实名倪笑春,64岁。原籍sd后随长辈盲流入hlj居于家乡的团结公社,1985年,调入hh市曾是文化馆的馆。
今年的六月份,我在加入了家乡文联的沙龙群后,曾和群友聊天,倪笑春也加入了聊天之列,从此,我与他算是网上认识,但未曾磨面。
后来,偶尔又在网上聊天,他告诉我,他结集出书之事,特别提到最近出版的《倪笑春散文精选》一书,正在销售中。
最近一个月来,倪笑春让我去他的qq空间看他的散文。
盛情难却,于十月十八日,我进入他的空间《日志》,始读他的散文,到十月二十四日读了他空间的所有散文307篇。
读罢倪笑春的散文,自然地要回味一番,咀嚼一下它的余香,在自己的脑海里反馈成界定的意念。
倪笑春空间里的整个散文,给我的感觉,是使我能够不厌其烦地读下去,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这也许,是我平生以来的一口气读完这么多的一人的散文的首例吧。
倪笑春的散文,给我的感受是:
大涉国小猎家
倪笑春的散文,题材涉及广泛,大到国家,小到家里,无论巨细,均入写作的范畴之内。
从此可见,他,家事,国事,事事关心。
大的国事,像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时事动态(《强扭的瓜不甜》),小到自己儿时的童趣童真(《粘知了》)。特别是他还写到了国外的风情友谊(《俄罗斯小女孩》)。
描写的具体对象也广泛,人物,事物,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昆虫,飞禽,走兽,古迹……
凡是时空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是他写作的对象,并且,写得有滋有味,可见倪笑春的才华过人。
事无巨细含情蕴理
倪笑春散文中的大事小情,无不饱满着他的情绪,也无不蕴含着他的哲理。
这情感的抒发,哲理的阐释,有的是通过文中对人物或者事物的描绘中饱蘸着真情(《母亲的衣襟儿》、《菱角泡的哀歌》);有的却是直接的道白(《半人斋杂话》、《闲话小三》、《美的残缺》)。
这样,不同形式的抒情蕴理,可见他表白个人情绪与哲理的深厚功力。
情感真挚哲理深邃
倪笑春的散文,任何一篇,不但有抒情蕴理,而且,所抒之情,无不真挚浓烈,所蕴之理,无不深邃透彻。
抒真挚浓烈之情,表达了作者的爱憎分明;蕴深邃透彻之理,显现作者的认知水平不同凡响。
2011年10月13日,倪笑春所写的《老船》,也是感人肺腑之篇。
通过对《老船》来历及收藏,直至老船的毁灭,每一阶段的描写,简直就是倾诉,都是在抒发自己对爷爷的敬重和热爱,对旧社会那种苦难的深思与对造成苦难的鞭挞。
那情感的抒发,不仅仅是透过对人与物的描述上,还有直接的语句表白:“爷爷与老船都没了。在我心目中,天地间好像少了许多许多东西,也没了往日的蓬勃光彩。”
这平平常常的语言,却表达了作者那痛惜的深沉之情。
“爱,是温暖,是体贴,是牵念,是不舍,是心对心的一种关照。当一颗心失去另一颗心的时候,爱就成了痛,甚至成为恨。所以,往往是爱得越深切,痛得越长远。”(《半人斋杂话》二十四)
上面一段话,是作者对人类爱、痛、恨的一种诠释,它深刻而准确地阐明了爱与恨,爱与痛的辩证统一而又互相转化的关系,可谓说得确切而透彻,令人信服,显示了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概括力。
作者的哲理,除了直白之外,还含在对事物的描述中:
《四叶草》:“我知道,关于四叶草有好多美丽的传说。据说四叶草,是夏娃从天国伊甸园里历尽艰辛带到人间的。离开伊甸园,是一种无奈,是一种舍弃;将四叶草从天国带到尘世,是一种向往,更是一种追求。追求虽然不一定都属高尚,但却永远都是勇敢。没有追求的人生,一定是少有闪光的人生。”
这一段叙述兼议论的句子,饱蕴着哲理,人要有追求,要勇敢,这哲理阐释得有理有据,恰切而深刻。
空灵的高雅真切的平易
倪笑春的散文中,既有空灵的描述,又有真切的叙述。
那空灵的描述,有着高雅的情趣,那真切的叙述,有着平易的风格。
在这里所说的空灵,是指倪笑春的散文中,不是具体详尽地叙述一人一事,而是跳跃性极大的空间的跨越,实物蜻蜓点水似的描述。
《界江情絮》中,跳跃性的蜻蜓点水式的写了界江的两岸——灯——江——山雾——帆——乌鸦麻雀——日头——江风——黄昏——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