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汉末三国志>第012章 困难重重的另立

袁绍决定放弃献帝另立刘虞为帝,为此他首先是寻求了其他人的支持,比较重点的是他的好基友曹操和他的弟弟后将军袁术。

但结果都是很不顺利。

袁绍一开始把另立的事情和曹操说了,但遭到了曹操的拒绝,后来袁绍又得到了一个玉印,可能是以前归属皇帝的,于是袁绍又在席中推曹操的胳膊让他看,希望曹操和他一起拥立刘虞,曹操笑了笑,没有回应,但心中却十分的厌恶。

根据《魏书》记载,曹操对袁绍回道:“董卓是因为他的罪恶暴露于四海之下,我们联合各地诸侯、到处兴起义兵,远近没有不响应,这是因为我们的行动是正义。但现在皇帝幼弱,虽然被奸臣控制,但也没有昌邑亡国的过错,而一旦改变,天下靠谁来安定维护?各位向北面称臣吧,我哪怕一个人都会向西归附皇帝。”

袁绍后来再次拉拢曹操,结果曹操大笑的说到:“我就是不听你的(不支持另立)。”

袁绍不甘心,又派人劝谏曹操,其使者说到:“如今我家主公袁绍势力强盛军队强大,两个儿子已经长大,纵观全国群英,谁能比的上?”

曹操收到了使者的威胁,没有回应他,但因此越看袁绍越不顺眼,甚至有了消灭他的心思。(注1)

直到最后,袁绍还是没能成功的拉拢到曹操。

而另一方面,袁绍也没拉拢到自己的弟弟袁术,本来袁绍以为自己虽然和弟弟以前有些嫌隙,但已经过了这么久,亲兄弟之间又有什么事情不能放下呢?兄弟齐心,合力断金,所以在这方面袁绍是非常希望得到自己的弟弟袁术支持的。

尤其当时袁术的声望在联军几乎仅次于袁绍本人,可以搞定了袁术,其他的诸侯不在话下。

结果是袁术狠狠的打了袁绍的脸,袁绍在被袁术初步拒绝以后,并没有放弃,而是写了一封书信给袁术,以为家族复仇和献帝得位不正为理由劝袁术支持其另立刘虞,袁术则回了一封信,逐一反驳袁绍的观点,还大义凛然的把袁绍批评了一顿,要袁绍把重心放回到讨伐董卓方面上来,不要想太多。

袁绍因此对于袁术深恨之,两人后来彻底翻脸就由此而起。

根据《吴书》记录,韩馥写信给袁术说献帝不是灵帝的儿子,准备要依周勃、灌婴废黜少主,迎立代王的先例,另立天子;韩馥称赞刘虞的功德政绩,整个华夏都没有第二个人可以比,如今的皇室宗族当中更是无人能及。

韩馥后面又说:“从前汉光武帝刘秀距离有王爵封号的先祖汉定王正好五世,被更始帝刘玄派往河北招抚时,官拜大司马领河北,后来耿弁、冯异劝其称帝,最终取代更始。而刘虞距离有王爵的先祖汉恭王也正好是五世,被汉灵帝派往幽州,担任大司马领幽州牧,与刘秀相同。”

当时有四颗星正好在箕尾,韩馥因此认为谶说的神人将出现在燕国的分野。又有人传言济阴男子王定得到玉印,上面写着“舜为天子”。又看见两个太阳出现在代郡,这些都正好应对着刘虞当代天子而立。

袁绍后来也写信给袁术这么说,但当时袁术自己已经怀有不臣之心,不希望国家出现一个英明成熟的帝王,所以他假借已经有了正统的大义拒绝袁绍和韩馥。

虽然没能成功的拉拢到曹操和袁术,但袁绍没有放弃,他和其他关东诸侯商议之后以献帝年幼,而且被董卓控制,相隔关塞,不知献帝是否平安为由,拥护刘虞为帝,并且派出使者征求刘虞的意见。

当时的使者是原乐浪太守张岐,看到张岐准备给自己加封皇帝的称号,刘虞是惊恐异常,他严厉的斥责张岐到:“如今天下动乱,士上遭难。我受朝廷大恩,不能洗雪国耻。诸位各自统领一方州郡,应当共同努力,为王室尽心,却反而想出叛逆的主意,来玷污坑害我吗!”

刘虞坚决拒绝了袁绍、韩馥等人的要求,不愿意做皇帝。

于是袁绍、韩馥退而求次要求又请刘虞兼尚书事务,以皇帝名义封官拜爵,刘虞依然不答应,甚至还把使者给杀死了(一说刘虞是准备逃到匈奴哪里)。

由于刘虞的态度非常坚决,袁绍、韩馥等人也没有办法,另立大计最终破产。

历史上袁绍的另立计划是具有可行性的,但要在当时的环境下成功,光靠袁绍、韩馥等人的力量还是有所不及。

袁绍在寻求另立的支持时,曹操、袁术都以大义之名拒绝了袁绍,这两个人说的都是正气凛然,但是不是真心的呢?后来其中一个把献帝当傀儡用,另一个干脆自己当了皇帝,说好的振兴汉室呢?

袁绍得不到袁术、曹操等人的支持后,直接联系到刘虞,希望他能作光武皇帝,自己和韩馥能做耿弁、冯异,帮助刘虞恢复汉室,但没想到刘虞根本没有这个抱负,也没有这个担当。

当然,归根结底袁绍等人另立面临的最大的阻碍其实就是皇帝的大义,董卓为什么被群雄讨伐,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废掉了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威胁到了大汉的正统。

而现在袁绍、韩馥另立的行为尽管出发点也是为了大汉,但再立一个皇帝也就等于会多出来一个皇帝,这会使得天下分裂,同样会威胁到大汉的正统,有一就能有二,有二就能有三,你袁绍能再立一个,别人为什么不行?

更何况大部分人还是认可汉献帝刘协的,虽然他是董卓拥立的,但刘协毕竟是灵


状态提示:第012章 困难重重的另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