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汉末三国志>第018章 公孙来袭

袁绍控制冀州后,很快就面临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那就是自己的弟弟袁术已经依靠孙坚把战事翻盘了,孙坚在惨败给徐荣之后,重整旗鼓,三战三捷,把董卓的西凉军打了落花流水,把董卓赶回了长安,收复了旧都洛阳。

此时此刻,袁术的大军在孙坚率领之下已经隐隐要杀入关西,夺回天子,消灭董卓,恢复汉室。

按常理来说这时作为反董联军的盟主袁绍应该欢欣鼓舞,为关东军团的胜利而欢呼,但可惜的是袁绍和袁术一向关系一般,前不久袁术就刚刚在另立之事上甩了袁绍的面子,更何况此刻的袁绍已经不再单单作为一名士族的领袖了,袁绍已经成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诸侯,并且以争霸天下作为目标。

所以袁绍不能容忍袁术、孙坚消灭董卓,一旦他们把董卓解决了,恢复汉室,那天下还有袁绍什么事情?

并且按照沮授“冀州对”中的规划,“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这是袁绍要做的,怎么可能让给袁术!

所以为了阻止袁术、孙坚进一步的行动,袁绍果断的拖了自己的弟弟后腿,他任命周昂为豫州刺史,率军占领了孙坚的基地阳城,迫使孙坚中断了对于董卓西凉军集团可能的进一步攻势。

为此袁术随即就和袁绍决裂,两兄弟彻底翻脸。为了对付袁绍,袁术拉拢了公孙瓒、陶谦等诸侯结成联盟,以袁绍为目标联手。

历史上陶谦和袁术、公孙瓒等人一起对付袁绍的原因并没有记载,推测陶谦很可能和袁绍有私怨,也可能是陶谦为了报答公孙瓒。

但公孙瓒要对付袁绍的理由却是很多的,不算袁绍作为盟主却拖自己弟弟后腿的行为在内,单单说公孙瓒和袁绍之间,早先袁绍在夺取冀州的时候就已经把公孙瓒耍过一次了,而后来在袁术夺回阳城的过程中,公孙瓒的堂弟公孙越更是因为攻打袁绍所任命的豫州刺史周昂而战死。

于是公孙瓒对众人说到:“我弟之死,祸起于袁绍。”以此为借口讨伐袁绍。袁绍得知之后大为惊恐,为了缓和矛盾,他把自己渤海郡太守印交给了公孙瓒另一个堂弟公孙范,还派他到渤海郡南皮,想以此结盟停战。

而公孙瓒讨伐袁绍复仇只是其一,但他的目的归根到底还是冀州,这一点从当年袁绍诱其南下时就没有变过,只不过开始被袁绍被当枪使,结果什么都没得到,后来自己的堂弟又因为袁绍之事而中箭而死,公孙瓒干脆以此为借口起兵想要夺取袁绍的冀州,提前消灭自己一个潜在的大敌。

所以公孙瓒最终自然会选择和袁术结盟共同对抗袁绍。

袁绍在夺取冀州后,沮授就提出了自己的“冀州对”,准备以冀州为根据统一北方四州,可惜别人也不傻。

袁绍把公孙瓒当做需要消灭的目标,而自己何尝又不是别人眼中的猎物。袁绍当年能轻易诱公孙瓒南下讨伐韩馥,固然他的使者口才出众,但更重要的是公孙瓒也对冀州有所需求。

公孙瓒在幽州势力强大,拥有着一只百战精锐,但却是也不得不屈服在幽州牧刘虞之下,当时刘虞在幽州的声望远远高于公孙瓒,公孙瓒虽然不弱,可是面对刘虞却没什么好的办法。

更何况两人在政策方面矛盾重重,水火难容,一山不容二虎,幽州在当时地处北方,经济方面向来都需要朝廷的支援,不适合作为根基之地,更悲剧的是幽州行政大权也在刘虞的手中,所以公孙瓒需要开拓一个新的地盘。

而冀州在当时是著名的大州之一,兵员充足,物产丰富。所以公孙瓒在得到袁绍的书信后,立刻答应和其联盟攻打冀州,消灭韩馥,但没想到袁绍道高一丈,自己却白白做了苦力。

袁绍从韩馥手中夺得冀州后,并不代表公孙瓒就放弃了冀州。而袁绍任命公孙范为渤海太守后,恰好青州黄巾军来袭。

反董联军成立后,青州刺史焦和也起兵讨伐董卓,他准备和其他各路将领会合,一道西征,但却没有留下足够的军力保护本州人民的安全,使得青州境内空虚无比。结果就是他的军队刚开始渡黄河,黄巾军就已经在青州死灰复燃,焦和被迫回军镇压。

本来青州地区一向富庶,军队装备很优良,战斗力不差,但焦和每次作战都望风而逃,从来没有与敌人正面交过锋,导致黄巾军势力在青州不断扩大。

焦和信奉鬼神,非常相信占卜,每次作战都先来上一卦。另外他虽然擅长于高谈阔论,但政务眼高手低,赏罚不明。结果就是全州一派萧条景象,黄巾贼四处流窜,到处都是废墟。不久,焦和病死,青州成为了无主之地。

袁绍也在焦和死后不久,把手伸入青州,派广陵人臧洪兼任青州刺史,安抚百姓。

历史上这批黄巾军后来还进入了兖州境内,把兖州弄的一团糟,兖州刺史刘岱也是最终为此战死,后来曹操成为了兖州牧,收编了他们,这也是曹操“青州兵”的由来。

为了消灭这批黄巾军,帮助公孙范守卫渤海,公孙瓒挥军南下。

当时青州、徐州黄巾三十万进入勃海地界,想和黑山军会合。公孙瓒带步骑兵二万人,迎击于东光之南,大破黄巾,斩首三万余级。贼寇丢弃其辎重车敷万辆,逃渡黄河,公孙瓒趁他们渡河时压过去,贼寇又大败,死了几万人,流血染红了河水,生擒七万余人,车辆盔甲财物敷不清,公孙瓒因此威名


状态提示:第018章 公孙来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