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汉末三国志>第036章 司马懿打压张合

历史上张郃之所以亲自带兵追击诸葛亮,和司马懿有着密切的关系,《魏略》中对此有着直接的记载。从张郃的生平上来看,作为当时曹魏有数大将之一的张郃也应该不会如此草率的去追实力未损的蜀汉大军。

而且从资料中来看司马懿和张郃相处好像也并不是太好,司马懿也有动机对付张郃。

关于张郃在木门谷追击诸葛亮战死之事,在魏国方面材料记载的是张郃因为大腿中箭而丧命,蜀国材料中则直接记载张郃战场中流矢丧命,所以张郃追击诸葛亮不成被并且反杀应该是确凿无疑的。

然而从诸葛亮几次北伐的过程当中,是很难想像张郃主动请兵追击诸葛亮的。首先在这几次交锋之中,张郃的表现是相当不错,他在军事击败了马谡,迫使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在谋略方面,他也曾经准确预计到了诸葛亮兵粮不足的,甚至直接对明帝曹睿说出:“比臣未到,亮已走矣,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结果第二次北伐完全如张郃所料,他率兵尚未赶到,诸葛亮就已经从陈仓退兵。

做为当时曹魏核心将领之一,张郃绝对可以说善谋善战,并且王双的前车之鉴也并不远,张郃作为一个比较稳妥的将领,感觉并不会轻率的去追击诸葛亮,更不要说蜀军当时明显实力未损,诸葛亮本身也是一个万全之人。

《魏略》中记载张郃之所以去追击诸葛亮,完全是因为司马懿的要求。

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魏略》

历史上张郃和司马懿之间的交往从记载来看并不是很多,张郃早前帮助司马懿讨伐过吴军,不过在司马懿担任西线统帅之后,从记载来看二者之间关系并不算好。

《汉晋春秋》里有记载,郃欲分兵驻雍、郿,宣王曰:“料前军能独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禽也。”遂进。

这一点在《晋书》里面同样有着类似的记录,可以看出当时张郃建议司马懿留部分部队在雍、郿两县,以防万一,这个基本就是一个比较稳妥的建议。然而司马懿直接拒绝了,还以英布击败楚国三军的例子作为反驳。

但张郃劝谏的事情和当年楚国三路讨伐英布是一回事吗?首先当年楚国兵败是因为分兵三路讨伐进攻英布,企图互为支援,结果其中一路被英布击溃,另外两路不战而逃。这和张郃建议留兵完全不是一回事的,张郃是劝司马懿留兵驻防,不是要求司马懿分兵进攻。

当年楚国分兵三路导致惨败是因为三路都是作为进攻部队,其中一路败了,另外两路实力差不多,丧失了打败英布的信心,遂也都放弃逃往。而张郃劝司马懿留兵,说的不好听就是以防万一,防止其他意外情况,这些是留下的驻防部队,是后备部队,所以张郃的劝谏只是一个稳妥的建议,谈不上对错,不过司马懿的拒绝和反驳就显得有点生硬了。

不止于此,《汉晋春秋》还有一段关于司马懿和张郃之间的记载——张郃曰:“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在不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且祁山知大军以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於此,分为奇兵,示出其后,不宜进前而不敢偪,坐失民望也。今亮县军食少,亦行去矣。”宣王不从,故寻亮。

这段记载根据诸葛亮北伐时期的记载,也有着比较高的可信度,毕竟诸葛亮几次退兵基本都和粮草补给不足有关,而当时诸葛亮已经在去年秋冬季为了防御曹魏大军的来袭,以及魏延等人北伐的需要,消耗了不少的军粮,所以在本年春季的这一次出击,诸葛亮的补给不可能充足。所以司马懿此时分兵威胁诸葛亮,有着很大把握逼迫诸葛亮退兵的,然而司马懿再次拒绝了张郃的提议。

再结合《魏略》里司马懿强迫张郃出兵追击诸葛亮的记载,可以很明显看出他在打压张郃。

历史上司马懿打压张郃也有着很充足的理由。首先要说一下,在正史上司马懿此时在西部的根基并不深,司马懿在诸葛亮头三次北伐时都没有出场,蜀魏第四次交锋时也只是打了一个酱油,此前也多是作为荆州、豫州的主帅,直到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司马懿才成为了主角之一。

而张郃在曹魏西线的历史就相当长了,从建安十六年(211)曹操出兵讨伐关中诸侯时起,张郃就基本上在雍、凉以及汉中一带活动,先是主要作为夏侯渊的副手,后作为主要作为曹真的副手,也就是说当时张郃虽然也是司马懿的副手,但他在西部的资历是司马懿没法比的,毕竟人家张郃已经在西部待了二十年(211-231),而司马懿(春)才来不到一年。

所以作为刚刚上任正职的司马懿天然的就被资历深厚的副职张郃所隐隐威胁。相比之下夏侯渊和曹真都是曹氏亲族,并且同样在西部资历很深,张郃对于他们的威胁就不大了。

另外曹氏亲族将领当时已经基本凋零,所有将领之中地位开始以司马懿为首,在外姓将领之中更是如此,当时张郃还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中的仅存之人,在曹魏军中声望和资历是非常高的,对于曹丕时期才开始担任军职,在曹睿时期才领兵一方的司马懿还是有很大威胁的。

所以说虽然当时明帝曹睿还活着,司马懿未必有什么反叛的心思,但从


状态提示:第036章 司马懿打压张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