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汉末三国志>第091章 那些帝王家族们 上

三国时期包括曹家、刘家、孙家以及司马家都属于帝氏,其中曹家是借助宦官势力崛起的新兴世家大族;刘家作为原先的皇族,则开始没落;孙坚起家于贫寒,孙策时孙家已经做大;司马家则属于汉末名门之一,随着司马懿的崛起而做大。

【曹家】

现在有些人觉得曹操可以算是寒门的代表人物之一,甚至认为曹操也是出身于寒门,这实际上是有些偏差的。

曹家的发家和宦官势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大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在历史上曾经服侍四位皇帝,还曾经帮助外戚梁冀,拥立汉桓帝刘恒,而后来宦官的做大就起源于恒帝。

曹家在曹嵩被曹腾收养之前,的确不是什么大家族,曹嵩的父辈基本没有任官的记载,这也很符合当时的情况,毕竟如果曹家真是一个大族,曹嵩可能也不会被宦官收养了。

曹家的崛起也起源于这一次收养,曹腾在当时宦官中的地位基本就是一把手,在他的帮助下,曹家一跃而起,成为了新兴的大族之一,迈入了暴发户的行列,当时曹家族人曹鼎历任河间相、吴郡太守、尚书令,曹褒官至颖川太守,曹炽历任太中大夫、司马、长史、侍中、长水校尉,曹嵩本人更是担任过司隶校尉、大司农、大鸿胪,最后花万金得以官至太尉。

在曹操年幼时,玩伴也都是年少的袁绍等人,那时的曹操家和贫寒二字可没有一点关系,反而是既富又贵,他的父亲曹嵩因为担任过大司农(财务主管),是非常的富有,而且在曹操长大的那些年也正好是宦官势力走向巅峰的时候,因为和他们的特殊联系,曹家也是相当的受益。

然而曹家和宦官势力的紧密联系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好处也有坏处。宦官势力在恒帝时期打到外戚大将军梁冀后逐渐掌权,经过两次党锢彻底压制了士族,于灵帝时期走向了巅峰,此时曹家是背靠大树好乘凉。但在黄巾大起义之后,宦官势力开始衰落,党锢解除,何进担任大将军,外戚势力再一次开始崛起,宦官的日子不好过了,曹家的日子也受到了影响,曹操的父亲曹嵩就这种动荡不安的情况辞去官职,带着家财避难于徐州,离开了洛阳。

十常侍之乱后,董卓入京,宦官势力彻底覆灭,曹操后来割据一方,也因为家族和宦官势力的联系而被不少当时的士族看不起,甚至敌视。当然了总体来说,没有宦官势力的帮助,就没有以后的曹家。

综合来说,沛国谯县的曹氏属于汉末依靠宦官势力崛起的新兴家族,曹操的父亲曹嵩已经位极人臣位列三公,而曹操更是趁着天下大乱之时,割据一方,后来挟天子而令诸侯差点一统全国,最终在其子曹丕时期正式建立了魏朝,成为了三国时期四个帝室之一。

所以曹操的父亲曹嵩可以说是贫寒出身,然后因为被宦官收养而暴富骤起,至于曹操,人家可就是不折不扣的含着金钥匙的富二代权二代了。

【曹操的唯才是举政策】

上文可知,曹操并不是出身于寒门,他被后世认为是寒门代表人物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当年曹操多次发布求贤令,主张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降人才。

曹操这个政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前文也说过了,和曹操的出身有关系,因为当年宦官势力和士族之间结的仇太深了,两次党锢不是说说的,所以曹操也受了牵连,很多士人就是不认可曹操,所以曹操只能破格提拔人才,不过这种情况在曹操得到献帝,迁都许昌后得到好转。

历史上曹操的唯才是举政策其实也不是很成功,汉末官职粗略的可以分为文官和武官,而在那个时代,还是属于富文穷武的,因为生产力的差距,一般人根本就读不起书,能读书的家里基本都不是一般人,所以曹操能选出的文官基本还是那一个小圈子的。

相比文官来说,武官的条件就低很多了,而在战乱时代,武官的地位也更为重要,所以当时寒门想出头,从军是个很好的选择,然而在曹操麾下这点其实也不现实,因为曹操的亲族策略的影响,武官的这一块大蛋糕首先被曹家和夏侯家的人瓜分了,越高阶的武官越是如此,就连张辽和徐晃这样的将才官职最后也不过只是四将军。

所以曹操的唯才是举政策宣传意义大过了实际意义,有效果,但并不明显。

【刘家】

经过了两汉之后,因为恒灵时间两任皇帝的昏晕无能,东汉也开始了走向了灭亡,作为皇族的老刘家最终只能依靠年少无力的汉献帝守江山,然而刘协却从未能摆脱傀儡的命运,先后成为了董卓、李傕以及曹操等人的棋子,最后为曹丕所废。

在汉末之初,刘家最为出色的人物除了刘虞别无他选,当时刘虞作为幽州牧,轻易的摆平了幽州外部游牧民族的入侵和内部的动乱,又担任大司马,就连作为伐董联军盟主的袁绍也对其钦佩不已,想推荐刘虞为帝,重新振作汉室江山,可惜刘虞选择了盲忠,将希望放在了一个十岁左右的少年身上。

在汉末后期,刘虞、刘岱、刘繇、刘焉、刘表以及刘璋等宗室诸侯一个个都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最后只剩下了汉中王刘备。刘备虽然也是宗室,但经过两汉数百年的光阴,宗室的数量已经非常多了,一般的宗室除了身份上可能贵重一点,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地位,刘备的祖父刘雄曾经担任过东郡范令,但因为父亲刘弘早


状态提示:第091章 那些帝王家族们 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