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铁骨>第四〇〇章 无声的宣告

大年初一,喜气洋洋的南京城到处是一派节日的喜庆气氛,一江之隔的八卦洲东南角濒临长江的狭长荒地上,不知何时冒出一队多达两千余人的队伍,这支队伍所有人身穿从未见过的黑色制服、头戴镶嵌青天白日徽黑帽子,在寒风中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随后用半天时间搭起数十个色彩斑斓的帐篷。

大年初二上午,这队人马在一群道士的引领下,再次举行祭祀仪式,燃放了一个多小时的鞭炮,倒掉上百瓶好酒,随即开始了挖掘和修建工作。

市民们和过往船只开始非常奇怪,看到这队人马默然无声,只顾埋头干活,谁也不敢靠近,更不敢询问他们在这野草丛生、白骨遍地的荒野干什么?

接下来的几天里,简易的木制码头修好,一艘艘满载水泥、钢筋、石料和物资给养的船只络绎开来,人们才知道这队人马在此大兴土木。

大年初五,《东方新闻报》头版头条刊登了《北伐丰碑》一文和相关社论,人们才知道这些人是著名的北伐英雄部队安毅师幸存的两千老兵,他们正在为战死的八千战友修建纪念碑,在四处搜寻死难将士的遗骸。

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轰动,全国各大报纸均转载《东方新闻报》的文章,并对安毅师的许多战役和各级主官进行追溯,一个个资深评论家大胆预测,国民革命军阵营中被取消番号的战功赫赫的安毅独立师将会重新组建,不少文章甚至从政治层面解读“两千老兵为八千死难战友修建纪念碑”背后的寓意,感慨和称颂成为舆论的主流。

数日之间,南京各界代表和市民蜂拥而至,放假归家喜度佳节的各学校年轻学子看到报道后激动不已,络绎告别家人赶回南京赶到八卦洲,原本冷冷清清的八卦洲上到处是前来帮忙和慰问的民众,南京周边各驻军代表也纷纷前来哀悼慰问,周边几个村的村民主动承担起为两千老兵做饭送水的工作,千疮百孔的模范营战旗和独立师各团营战旗,再次高高竖立在主帐篷前的一根根旗杆上,过往船只经过前方的航道,都会鸣响汽笛以示敬意。

数以百计的年轻学生赶到工地,看到一个个手上脸上布满伤痕的老兵挥汗如雨、看到数十名袖子空空的断臂老兵默默承担力所能及的工作、看到最大的帐篷里整齐摆放的一堆堆白骨,感动之余,二话不说就脱下节日的盛装加入到建设者的行列。

各大报社新闻社记者相继赶来,采访带队施工的原独立师副师长尹继南和数名老兵班长,与安毅独立师官兵关系良好的《东方新闻报》、《申报》、《中央日报》连续进行大篇幅报道,把这一事件迅速推向**,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和政治影响力远远超出时下的所有新闻事件。

熙园,总司令办公室。

通过一系列会议制定出一个个法案、重新确立自己不可动摇地位的蒋总司令开完会回来,捡起桌面上的当日报纸坐在椅子上匆匆扫了一眼标题,示意一直等候的陈立夫、俞济时、贺衷寒和康泽几人坐下,放下报纸和蔼地问道:“立夫,尹继南的工程进行得怎么样了?”

“进度很快,特别是五十米小码头浇铸完毕投入使用之后,各种原材料都能够很快送进工地,纪念碑的基础已经建好,请来的百余名石匠正在雕刻一万七千六百五十九名牺牲将士的名字。”陈立夫回答得很详细。

蒋介石惊讶地抬起头:“哪儿来的这么多?”

“继南说,这个数字是从北伐开始到现在他们麾下所有牺牲的将士数目,安毅工兵连在广州西大营组建开始,每一个官兵他们都建立了档案,所以,统计得很详细,没有任何遗漏。”陈立夫回答。

蒋介石长叹一声:“好、好……没想到他们做得这么细,平时谁也不留意,可听到这个数字才让人感慨万千,安毅他们几个打仗那么聪明,伤亡一直都是全军最少的,可也都死了一万七千多人,差不多是两个正规师的人数,其他各部就可想而知了,这一路打下来死了多少将士啊!从这儿也可以看到安毅他们的严谨作风和治军方略,北伐到现在,我们的军政各部连个粗略的总体伤亡统计都没有,失职啊!”

“回校长,学生已经将此事以报告形式上呈军政部,军政部也准备下文让各部上呈伤亡统计数字。”康泽低声汇报。

蒋介石点点头:“虽然晚了点儿,但也来得及,目前各部分都相互谦让达成了共识,番号重复的几个军也都调整完毕,我第一军、第九军、第三十二军的建设步子要加快,各军各师党代表的派遣工作你们要抓紧……安毅的独立师重建工作进行得如何了?”

俞济时呈上安毅的来信:“安师弟说一切顺利,他向校长致谢,信中说恢复了名誉,所有将士感激莫名,士气高涨。”

蒋介石看完信皱起了眉头:“他唯独看上鲁逸轩和赵瑞这两个人,还力荐两人担任团长,这家伙到底怎么想的?给了他三百人的名单,他居然只挑了八个人,而且其中六个还是搞政工的……”

“鲁逸轩和赵瑞二人均毕业于我黄埔,又都是前往俄国留学回来的尖子,只不过性格内向,表现平平,估计是尚未有机会施展才华吧。两人跟随济时和衷寒他们到南昌与安毅见过两次面,其中一次一起上山打猎,估计相互间一见投缘也未可知啊!

从安毅要人的名单上看,他非常注重政治教育,重视我黄埔精神的传承,很好地体会到


状态提示:第四〇〇章 无声的宣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