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天国雄起>第九十六章 长沙决战(上)

与此同时,平江城陷落的消息以极短的时间内传遍整个湖南湘地。长沙城坐镇的曾国藩彻底慌了神。长沙虽然是湖南的首府之地,但论及城墙厚度和防御力还真的无法和平江城相比。更何况现在他手中只有五万大军,粮草物资并不充足,在加上全军上下对洪天贵的国防军畏之如虎,正面野战没有丝毫获胜的可能。

国防军从平江城出发,前进速度并不快,而且前进速度极为高调,他们沿着湖南的官道前进,每天前进速度不到三十里,一个村镇一个村镇的过,甚至还想四周伸展范围,所过之处,所有忠于满清的官员闻风而逃,其他不逃走的一个个跳出来恭迎王师,可以说这一路上国防军未动一兵一卒就占领了数县之地。

国防军没有分兵,基本上保留了这些县城的行政职能,因为国防军有自信这些人不敢叛乱。

国防军一路优哉游哉的前进,渐渐的整个湘东之地全部被国防军拿下,那些逃走的满清官员,族老,兵痞、流氓全部集中到了长沙。

曾国藩快马招曾国荃的五万大军回援长沙,但之前消失的翼王石达开部主动出现,并伏击了曾国荃前锋的五个营,报了之前被曾国荃埋伏而被吃掉两个旅的一箭之仇。

曾国荃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击,试图打通回援尝试的通道,却被翼王借助地形层层阻击而拦住了去路,曾国荃即便再着急,面对只是阻拦防御的翼王部也有些狗咬刺猬难以下口的感觉。

曾国藩得到曾国荃快马送来的战报,当场失态,砸碎了自己最心爱的瓷杯。

现在国防军正在大踏步向着长沙而来,湘军一半儿的主力被困在湘西之地和翼王石达开纠缠,曾国藩手中的底牌前所未有的薄弱。

怎么办?是打还是逃?曾国藩前所未有的犹豫起来。

长沙除了五万湘军,还集中了大量的壮丁青壮,都是这段时间动员起来的湘地百姓,是曾国藩准备扩军的基础。现在却已经没有时间派上用场。

曾国藩提出了和国防军决一死战的战略,整个长沙城被湘军接管,所有的湘地青壮全部分发了大刀长矛等冷兵器并按照湘军的训练方式进行训练。

曾国藩命令湘地各城除了留下最基本的口粮之外,其他粮草尽数运往长沙城以支撑这场最后的决战。

为了鼓舞士气,曾国藩甚至提出了和长沙共存亡的口号。

面对曾国藩摆出拼命的架势,在平江城整编新军的洪天贵坐不住了,他带领着二十万大军离开平江城,浩浩荡荡的向着长沙扑去。

西征作战的最后一战,胜利,整个四川之东,将没有成气候的满清军队,如果失败,他们只能退回江西,和满清对峙作战。

前者和后者面对的局势完全不同,前者以长江作为防线,后者却是陆上对峙,天国在这方面存在天然的劣势。

翼王的战报送到英王陈玉成和洪天贵的手中,英王随之上书天王洪天贵,陈述此战对于天国好处,必须打,而且不惜一切代价必须打赢。

与此同时,湖南周边大清朝所有拥有武装力量的地方大员都接到了曾国藩和骆秉章的联名战报,两人分析了大清朝面临的形势,指出长沙之战将是大清和太平天国一场决定国运的大决战,希望各位地方大佬能够出兵增员长沙。各位大清朝的封疆大吏不敢怠慢,谁都知道太平天国牵动着整个大清朝的神经,如果在面对叛乱问题上稍作犹豫,等着他们的恐怕就是免职的圣旨,一个搞不好还有可能丢了脑袋。

因此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只要接到曾骆两人战报的,立刻动员全军组成援军向着长沙前去。一时间整个中西部地区响应如潮,很多管道上都可以看到增援长沙的满清援军。

国防军减缓了前进的脚步,仿佛在等待长沙做好一切准备一般,而后方的洪天贵则加快了前进速度,两支大军终于在长沙城外汇合,双方剑拔弩张,战争阴云笼罩整个长沙城。

“陛下,满清的援军正在源源不断而来,咱们是否应该速战速决?”英王陈玉成沉声说道。他本来想要率领国防军早早的扑上来,却被洪天贵否决了,凭借连番征战的国防军想要拿下长沙城实在是太勉强了。反倒不如缓缓进军,一方面给予敌人尽可能大的心理压力,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让国防军在缓慢进军中稍事休整,同时还能让后勤部队送来更多的粮草武器弹药,以保证整个前线所需。

在进军江西之后,天京城的兵工程已经暂停了步枪火炮的生产,所有兵工厂人员全部参与到弹药的生产上。天国生产的子弹炮弹虽然没有西方的炮弹质量精湛,但却足以满足当前的战争需要,而且质量不高代表着技术相对简单,产能在战争的刺激下不断增高。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兵工厂已经扩招了三次,人数从最初的五百人扩充到了五千人,整整扩大了十倍,现在每天生产的子弹炮弹足以支撑一个团进行一场上规模的战斗。即便这样,还是远远不够,毕竟国防军打仗太猛了,对于弹药和炮弹的依赖无比巨大。

“不着急,咱们日子不好过,敌人恐怕更难过,咱们一路上都是胜利,全军上下士气高昂,只要稍稍缓解疲惫,国防军就可以爆发出更加强大的战斗力,更何况本王只是暂时避免大规模的决战,并不是没有开始战争。英王,战争并不单单只是指的战场上决胜负。”洪天贵微微一笑,脸上没有丝毫的紧张之色。


状态提示:第九十六章 长沙决战(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