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芳战士的生命也是宝贵的,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兰芳战士也不会为了不相干的人去拼命,哪怕是外籍军团也一样,他们都是兰芳军部的财产。
到了这个程度,法国人才知道后悔,真是早知如今何必当初,如果不是美国人从中作梗,那么兰芳现在做事也不会做得这么绝。
归根到底之所以落到今天这步田地,还是法国人太短视,或者说这就是民主政治的顽疾。
面对兰芳这头狮子张开的大嘴,法国人只能无奈屈服。
法国人不是没想过独立解决问题,不过法国议会的决议和英国人一样,为了中东地区的那点利益浪费法国战士的宝贵生命不值得,哪怕是叙利亚已经发现了油田也一样。
况且,兰芳政府给了法国政府一个承诺,兰芳政府可以保证法国政府享有油田的收益。
这就很诱人了,也就是说,兰芳和法国瓜分的只是叙利亚,而不是叙利亚的油田,这让法国议会实在是喜出望外。
说实话,秦致远还真看不上叙利亚的那点石油,秦致远已经有了新巴库,兰芳本土也有油田正在开采,现在对汽油的需求也不向二十一世纪那么迫切,在弄来了尼古拉·特斯拉之后,秦致远已经准备利用尼古拉·特斯拉在电力这方面的天才大力开发电动汽车,这些因素都促使兰芳政府不把焦点放在叙利亚北部的油田上,这恰恰是法国人最在乎的。
解决了油田问题,兰芳和法国之间的谈判就进展很快,五月初,就在秦浩歌派军队打进伊拉克的时候,兰芳政府和法国政府达成协议:叙利亚北部的阿勒颇、拉卡、哈马、代尔祖尔、哈塞克等省属于法国,南部的大马士革、苏威达、德拉以及黎巴嫩属于兰芳。
到了这个程度,兰芳政府终于有理由向中东大规模派出部队,以便保护兰芳的利益。
在确定协议的当天,兰芳政府立即宣布,以大马士革为中心,成立兰芳政府直属的西部省,下辖兰芳在中东获得的所有地盘。
在秦致远的计划中,首批前往西部省的部队共有四个师,这四个师中的两个来自陈康健的第一集团军,另外两个师是由高丽人组成的第十六师和第十七师,陈康健担任总指挥,继为兰芳打下北疆区之后,陈康健再次开始了为兰芳开疆扩土的征程。
对于这个任命,陈康健喜不自胜,陈康健不愿意担任什么总督,军队才是最能发挥陈康健能力的地方。
同样是对于这个任命,好几位将军颇有怨言。
目前兰芳在外征战的将军只有张添寿和秦浩歌,张添寿是在耶路撒冷,秦浩歌在叙利亚,现在陈康健也要去西部省,葛立夫、向安康、徐盛他们就翘首以待,就连秦致胜都心痒难耐。
对于将军们的求战之心,秦致远表示理解,但兰芳不可能把所有的将军全部派出去,秦致胜要镇守泗水军部、徐盛驻扎望海州,防备的是菲律宾方向的美国人,向安康驻在暹罗,要应对马来半岛和缅甸两个方向上英国人的压力,葛立夫的司令部在瀛洲,从瀛洲一直往北直到宁北港都是海军陆战队的防御范围,这些都是战略要地,实在是离不开人。
陈康健不理会其他人的羡慕嫉妒恨,得到命令的当天,陈康健就命令部队登船。
其实就在陈康健前往西部省的时候,秦浩歌的部队已经打到巴格达。
巴格达,伊拉克首都,公元前十八世纪就有了有关巴格达的记录,巴格达在波斯语中的意思是“天赐”,是波斯历史文化名城。
在打到巴格达之前,秦浩歌的部队连续击溃伊拉克国民自卫队的数道防线,在抵达巴格达之后,秦浩歌的部队也终于无力前进,后勤实在是跟不上。
秦浩歌是按照叙利亚境内的情况来推断伊拉克的情况,这最终是犯了经验主义错误。
相对于缺乏水资源的叙利亚,伊拉克境内的水资源还是相当丰富的,巴格达这座城市本身就是横跨底格里斯河两岸,距离幼发拉底河仅仅只有三十多公里,就在巴格达附近,有着塞尔萨尔湖、哈巴尼亚湖、来哈利耶湖等等数个大小不等的湖泊,从摩苏尔到巴格达一线水资源丰富,这一地区的农业也相对发达,是中东地区为数不多的绿洲。
这也使得秦浩歌率军进入伊拉克之后,从摩苏尔开始就不断的需要分兵驻守,兵力被不断分散,最终当部队前锋抵达巴格达的时候,秦浩歌发现他的部队已经无力进攻。
其实到目前为止,秦浩歌当初制定的战略目标已经基本达到,伊拉克国民自卫队除了卡里姆的第一师还没有被发现,其他部队基本上都已经被击溃,或者是被歼灭,整个伊拉克境内,只有在阿玛拉附近休整的第十一师还算是保持着完整建制,而这个第十一师,师长就是杨德山。
秦浩歌包围巴格达之后,杨德山的部队也不好再作壁上观,目前杨德山已经率军从穆萨纳前出到阿玛拉,准备“迎击”秦浩歌的部队。
说是“迎击”,实际上杨德山的部队根本就没有准备作战的意思,所有的重武器甚至都被杨德山留在穆萨纳,根本就没有携带,这是已经做好了随时逃跑的准备。
只可惜面对欲拒还迎的杨德山,秦浩歌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哪怕是现在还能抽调出一个团的部队,秦浩歌也会跟着杨德山挥军攻入沙特。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已经基本上陷入相持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