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文艺生活>644.第643章 传言

这是香江电影人的普遍心态。

一方面想进入内地市场赚钱,一方面又放不下架子,总觉得好莱坞老大,他们老二,自己是顶尖的。

能让他们服气的只有好莱坞,至于内地的电影工业,他们根本看不上。

前期来内地淘金的香江电影人要价非常高,同等资历的摄影师,酬劳是内地摄影师的十倍以上。

有意思的是,香江的电影人大多是非科班出身。

他们在片场一点点的积累经验,跟着师傅学习,懂得变通,这是他们的优势。

但在专业性上远不如内地的人员,内地的电影人缺少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经验的积累,需要通过不断的拍片,拍大片才能成长。

林子轩在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刷经验的机会。

他选择合作伙伴的条件是首先对内地不能存在偏见,其次是真心想合作。

如果把内地市场当成提款机,拍烂片捞钱,他只能说抱歉了。

或许他的条件较为苛刻,不过这是原则问题。

林子轩在香江也有朋友,比如早期合作过的闻隽,还有后来的江至强,这证明他并不拒绝和香江电影人合作。

刘德桦在香江电影圈人缘很好,多年的努力成就了天王的地位。

他听过有关林子轩的各种传言。

有人说香江电影人想到内地发展,尤其是在京城,有两个人需要见一见。

一个是华影集团的韩三评,还有一个是好梦公司的林子轩。

这叫做拜码头。

韩三评是京城电影制片厂的厂长,华影集团的副董事长,这是官面上的联系。

林子轩是好梦公司的老总,内地民营影视公司的大佬,这是民间的资源。

他们是京城影视圈的代表人物,论权利,自然是韩三评大一些,然而,论起圈子里的关系,林子轩的人面更广。

韩三评的位置高,可他不算是京城本地人,早期一直在巴蜀工作。

林子轩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一步步的从底层走上来,形成了自己的关系网,得到了京城演艺圈内老前辈的认可。

再者说,华影集团属于国家,不是韩三评个人的,他迟早有退休的一天。

好梦公司是林子轩的资产,他是掌舵人,除非是自愿,否则没有退休的那天。

现在看来,韩三评占据优势,以后就说不准了。

据说韩三评的性格比林子轩还要强势,更难合作,只是韩三评不像林子轩那样对香江电影圈有偏见。

事实上,内地还有多家可以合作的电影单位和影视公司。

周星持和林子轩没有谈拢后,找了粤省的一家电影制片厂,对方承诺会帮助他打通关系,让《少林足球》进入内地的电影市场。

至于能不能成功,还要看最终的结果。

即使在京城,也有几家有实力的影视公司,不一定非要和好梦公司合作。

但是,想让项目顺利进行,最好能打通韩三评或者林子轩的关系。

京城演艺圈的大部分资源都掌握在这两个人手里。

刘德桦觉得这个传言夸张了些,据他的了解,有七八成的可信度。

他在香江演艺圈的朋友多,人面广,在内地也有关系,能做出客观的判断。

目前,好梦公司正在筹拍一部武侠大片,叫做《英雄》,投资两千万美金,这种规模在香江也属于大制作。

这部片子和《卧虎藏龙》一样,瞄准了西方市场。

《卧虎藏龙》在香江遭到冷遇,票房惨淡,谁也没想到在西方却获得了成功。

影片在欧洲各国的票房证明了这种类型的武侠片符合西方观众的口味。

香江电影人一直觉得自己的武侠片最为正宗,这次被李桉打了脸。

唯一让他们欣慰的是《卧虎藏龙》的武术指导是袁和评,制作班底是他们自己人,他们觉得可以复制李桉的成功。

袁和评既然能拍出那种打戏,再拍一部也不费事,香江电影人擅长跟风拍片。

袁和评自己不这么看,在拍摄《卧虎藏龙》的过程中,他和李桉的意见就没统一过,他认为李桉那么做不行。

这部片子的打戏是两人不断磨合的结果。

模仿着拍一部没问题,可他不敢保证也能和《卧虎藏龙》一样成功。

香江人追求效率,不会像李桉那样打磨剧本,用拍文艺片的耐心来拍武侠片。

而且,投资也是个问题,如今的香江电影不比从前了,以前大家知道拍什么都赚钱,不怕找不来资金。

现在别说投资一千万美金,能拉来五百万就不错了。

这是香江电影面临的窘境。

刘德桦知道《英雄》中的主演阵容已经确定,他没想着在其中出演角色,林子轩排斥香江演员的传言不是空穴来风。

只不过,既然在这儿碰上了,就出面打声招呼,结个善缘。

他在演艺圈这么多年,相信多交朋友没有坏处。

实际上,两人不是第一次见面。

九三年,林子轩和姜闻到香江为《阳光灿烂的日子》拉投资,顺便参加了那一年的金像奖颁奖典礼。

那一年香江电影还处在辉煌之中。

林子轩和姜闻只是看客,坐在台下看着香江演艺圈的盛况,听不太懂主持人的粤语,把握不住香江人的笑点。

看着周围的人都在笑,他没有笑。

正是在那次的颁奖礼上,林子轩和刘德桦见过一面,两人的座位隔了几排,不过刘德桦恐怕对他没什么印象。


状态提示:644.第643章 传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