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难择路>六百零七章 雪开始融化

与阿史那·豁耳达成一致之后,范国师开始再次征召选锋骑。这一次,规模比上回大得多,直接征召八万新的选锋骑,加上先前留下的两万,凑足十万之数。

阿史那·豁耳看到范国师如此有能力,仅用十天时间,又拉起一支像模像样的骑兵,忍不住连连点头。从几十万青壮男丁中筛选出八万堪用的骑兵,这样繁剧的活,范国师派出手下官员,安排的井井有条,丝毫不乱。

别看对范国师来说不过是简单露一手,若是换了阿史那家族的贵人们来干,弄不好得拖上一个多月,才能勉强成军。

这十天,范国师不光将八万新兵招募起来,编组成军,还给他们人人都发下铠甲,战马,马刀,弓箭。这其中涉及的方方面面,不是三言两语能说的清楚。没有相当的能力,根本完不成。

这些被征召进入选锋骑的次等民与最下等民虽然在突辽国身份卑微,但毕竟都是在草原上混饭吃的,骑术与射术两样吃饭的本事,那是相当熟悉。所以只要骑上战马,拿起弯刀,带上弓箭,他们立即就能摇身一变,成为精锐骑兵。

这一点,就连定北守备团也做不到。

范国师在大肆征召选锋骑的同时,也不忘暗暗暗中扩充精锐“冲锋卫”,为自己的贴身护卫增加实力。从这点上来看,你不得不佩服范国师,如此短时间内,不光完成新一轮扩军,还能抽出空闲,给自己捞些好处。

到目前为止,范国师手里已经攥着两支精锐骑兵,一部就是吴开关所统帅的五千铁甲精骑。这支骑兵自从归附突辽国不久后,就被范国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即便再困难,他都没有交出这支骑兵。

按理来说,吴开关本该是撞令军统帅,自从他叔祖赤仁战死之后,吴开关就接过撞令军统帅的位置。可后来随着战局发展,撞令军几乎全部死完,吴开关与他麾下的铁甲精骑,就成为仅存的撞令军。

吴开关是个精明人,他知道,若是没有靠山,自己早晚也要像叔父祖赤仁那样,为突辽国战死。祖赤仁投靠突辽国之后,被突辽皇帝当做消耗品,直接摆到与定北守备团交锋的最前线,最后兵败身死。没人在突辽皇帝前面为祖赤仁说话,他除了死战,别无出路。

吴开关不想重蹈叔父祖赤仁的覆辙,但他不通突辽话,也巴结不上突辽贵人,他的选择,只有平周人出身的那位范国师。那时范国师尚未受伤,正是如日中天位高权重的时候,在突辽国不说一言九鼎,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庇佑这么一支小小的骑兵,自然不在话下。

吴开关凭借自己多年在平周官场上混出来的经验,敏锐地观察到范国师虽然位高权重,能指挥十万金狼骑兵,但却没有一支真正属于他的心腹兵马。

最后,吴开关决定选中范国师作为自己在突辽国的靠山,暗中投靠。果然,范国师秘密召见吴开关之后,听了他想要投效的要求,大喜!

当时范国师随口与突辽太祖皇帝一提,说自己需要一队护卫。突辽太祖皇帝当即答应,并允许范国师随意在金狼骑兵中挑选。

最终,范国师却没要一个金狼骑兵,只是选了这么一支在突辽太祖皇帝眼中,毫无用处的平周投降骑兵,作为自己的护卫。当时突辽皇帝还有些过意不去,事后给范国师大量褒奖作为补偿。

后来范国师身受重伤,实力大损,为了自保,他迫不得已放下所有兵权,不再统领指挥金狼骑兵。可即便在如此窘迫的情况下,范国师仍一直保留着吴开关手下这支骑兵,不曾交出去。

当时对于这支仅有三千余的平周投降骑兵,突辽太祖皇帝也看不上眼,就没再逼迫范国师。

后来阿史那·豁耳总掌兵权,也没令范国师交出这支骑兵。原因一如当初突辽太祖皇帝,阿史那·豁耳根本看不上这点平周朝的投降骑兵。一群投降的无胆败兵,能有什么用处?就让范国师拿着充充门面也好,省得寒了他的心。

就这么样,范国师一直留着吴开关与这些骑兵,直到现在。这些年慢慢下来,吴开关手下的铁甲骑兵,也渐渐扩展到五千余骑。

然而范国师似乎一直不打算把这支骑兵拉上战场,终日只是不知派他们在执行些什么任务,行踪不定,神神秘秘。

范国师手里另一支精锐骑兵,就是最近新成立的“冲锋卫”。对于这支骑兵,范国师宁缺毋滥,招人极其严格。首先第一条,就是必须只对他忠心耿耿。第二条才是作战能力必须突出。

借着这次重新招募选锋骑的机会,范国师将冲锋卫秘密扩充到五千余,皆是由对他死心塌地的突辽次等民与最下等民组成。甚至于,范国师故意找一些仇恨阿史那家族的次等民与下等民,将他们招入冲锋卫中,大力加以培养拉拢,灌输跟自己混有前途的观念。

不得不说,以范国师的手段拉拢洗脑这些身份低下,生活穷困的次等民与下等民,真是手到擒来。

直到两年之前,突辽国都一直在持续对外扩张,征服了不知多少草原上的部族。到现在,突辽国上等阿史那家族,仅有不到百万之数,但下等民与次等民,却有四百多万。

阿史那·豁耳在征召金狼骑兵时,还必须顾及到族中青壮男丁数目,不能过于穷兵黩武。不然阿史那族中男丁数目不足,将会影响到部族的延续。

反观范国师征召起选锋骑,可没这些顾忌。反正这些次等民与下等


状态提示:六百零七章 雪开始融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