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盛唐不遗憾>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夏州城治所周边的荒地,全部种上胡杨林的话,也不是多大的难事,只要发动城内的百姓去种植就可以了,一年就可以完工,平常浇水维护也没多大的难度,几年之后就能看到成果。

不过,夏州全境的荒漠化土地,绝对不止治所周边这一块,东南西北各个方向都出现了很大的荒漠化现象,尤其是北边和西边,荒漠化的程度是最高的,还有夏州北边的几个州郡,也都有非常严重的荒漠化现象,若是把这些地方的沙漠都消灭,是需要种植很多胡杨树的,而且,刚栽的一两年小树苗是需要经常浇水维护的,要不然就干死了。

在设备落后的前提下,想要维持如此大面积的植物造林,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更加困难的情况,是难以说服当地的老百姓,不容易获得普通老百姓的支持。

毕竟,普通老百姓还指望家里的耕地养活自己呢?让他们退地种树,他们的生计就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华夏子民,对土地有着非常坚定的执著,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愿意放弃自己土地的,想要说服他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后世的人都明白植物造林对环境的作用,可这个时代的人却不这么想,他们开荒种地,砍伐巨大的树木搭建房屋,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从而让环境变得逐步荒漠化,可他们自己却不这么认为,他们并不会觉得是自己砍伐树木,破坏森林造成了土地的荒漠化,他们认为是老天经常不下雨,这才导致了当地的荒漠化现象,甚至认为是当地的什么人做了坏事,所以,老天要惩罚这里的人,不给这里下雨,从而逐步让这里出现了荒漠化的现象。

这种对科学知识的无知,导致了要说服他们退耕还林会变得异常困难,甚至,根本就说服不了他们。

“夫人看到的这一片就有上千亩的荒地,这里远离河流,原先的耕地已经荒废了,种任何庄稼都不会长的,可在夏州有太多这样的地方,要是全部种上胡杨树的话,是需要很多人力和物力的,后期的浇水维护都是一个大问题,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是你想的太简单了。”

李安开口说道。

很显然,李寒露所想的,只是把胡杨树苗种下去就算完成任务了,可这样显然是不行的,种树之后要浇水,甚至以后还要继续浇水,直到小树苗的根系发育到一定的时间,就有吸收地下深处水源的能力之后,才不需要继续浇水,之前的幼苗期是需要一直浇水的,否则,很有可能会栽不活的。

“夏州大部分荒漠地区都没有人,就是荒漠而已,大唐的荒漠那么多,管那些没用的地方干什么,只要让城池周边充满绿色就够了。”

李寒露开口说道。

这种想法很短视,同时也很现实,毕竟,要想征服荒漠化的土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规模的荒漠化土地倒还不难治理,可面积较大的荒漠土地就比较难以治理了,那是需要投入巨大人力物力才能征服的,而除了朝廷之外,任何个人都是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的。

而想要说服朝廷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去征服沙漠,这个难度实在是太高了,估计从皇帝到大臣,都不会有人同意,毕竟,大唐拥有万里江山,土地面积已经足够大了,鱼米之乡数之不尽,物产丰富冠绝天下,想要什么样的物产都有,如此,又何必在乎少量荒漠化的土地呢?把这些荒漠化的土地全部扔掉不用,朝廷都不会皱一下眉头,毕竟,朝廷考虑任何事情,那都是要权衡利弊的,只有利大于弊的情况下,朝廷才会一致通过。

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去征服荒漠化的沙漠,这所能带来的利益实在是太少了,至少在世人看来,利益不是很大,而所要付出的成本,简直是天文数字,就连财大气粗的朝廷都有些受不了的,所以,几乎没有通过的可能性。

当然,若沙漠不是在夏州,而是在长安城的边上,每到刮风的季节,大量的沙尘暴便会席卷长安城,让整个长安城陷入一片迷雾之中,如此的话,朝廷就会重视的,通过的可能性就会很大了。

比如后世的某个沙漠,规模也算是很大了,但朝廷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去征服它,而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这个沙漠距离都城太近了,一旦到了刮风的季节,大量的沙尘就会席卷整个京城,让生活在京城里的贵族痛苦不堪,所以,便决定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去征服沙漠,并成功的把一个悬在京城头顶的沙漠给征服了,从此之后,京城的沙尘暴情况就开始好转了,好的不是一星半点。

“夫人说的是,我也就是随便想想罢了,朝廷是不可能通过的,这些家伙,哪里能想到百年千年之后的事情,他们都只想眼前的事情。”

李安开口感叹道。

任何一个帝国的朝廷,在考虑问题的时候,都是从利益的角度去思考的,追求利益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指望他们考虑子孙后代,这显然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下午之后,风更大了一些,大风吹起的沙尘更多,也吹的更高更远,甚至,站在高大城墙上的李安,也能感受到泥土进入自己鼻孔的感觉,这种泥土特有的气味很容易感觉出来,而李安显然不希望泥土吹到自己的脸上,尤其口鼻和眼睛里,更是容不得沙尘。

“夫人,这里的沙尘太大了,还是把口罩戴上吧!”

几年之前,李安就已经发明了口罩,一种过滤性能先进的防护设备


状态提示: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